四年前,医院要上三乙,临床药学室应运而生。基于当时的“政治”背景,一直默默工作的我被领导看好。我参加工作10年,平时工作兢兢业业,学习也颇为刻苦,再加上向来十分听话,又具备药学本科学历,在我院来说业务还算过硬,于是,我以“小组长”的名义进驻了临床药学室,同时又被领导“荣赐”为“药事管理委员会秘书”,办公室设在主任办公室的隔壁。
“受命”于危难之中的我,怀着对药学事业的崇高热情和全心为患者服务的信念,从此对着三级医院评审标准,细致地展开了工作。
先从基础做起吧。编制度、订文件、查处方、看病历、下临床监督用药、不良反应收集、编药讯……
参加临床会诊是标准上严格要求的。刚“上任”不久,神经内科就有一名危重病人需要会诊。从来没有上过临床的我,被匆匆传唤到位,分管院长还很“尊重”我的身份,请我发表我的看法,手足无措的我,只记得当时脸唰的一下红到了耳根,我只好茫然地摇了摇头。他事后还单独和我谈心,鼓励我说:“你就是学药的,怕什么呀?”,我默不作声。事后,我的桌子上就多了临床医学的书籍,我必须加强学习。
感染内科一患者发生了严重的输液反应,病人及家属闹得很凶。“用的是左氧,已经好好地用4天了,怎么会这样呢?左氧还敢用吗?”新上任的护士长急得不知所措。我了解到上步液体是脂肪乳,左氧是用盐水稀释的,便要求看保留的输液器。曾从事过TPN配制工作的我,一眼便看见小壶中是破乳后的液状物。我告诉她们说先用脂肪乳后用左氧是安全的,但顺序颠倒后就容易出问题了,所以这时中间可以用合适的溶媒过渡。2005年我院的学术交流会上,我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当时曾引起一些反响。据我所知,有几个科室曾采纳过我的建议,后来随着时间推移,对液体反应的担心也就逐渐放松了,再后来就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
上“三乙”之后,在市里的大力支持下,医院把通过“三甲”验收列为三年之内的宏伟目标,我知道我的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每季一次的下临床检查是在分管院长的带领下实现的,只要院长在,医务科科长、护理部主任以及相关合理用药评价组成员基本上能保持在岗,可是,只要院长一有事,我们这个团队的人员就会越来越少,最后就只剩下药剂科和院感科的人了。一般的来说,监督检查的结果都是在我的总结之下,药剂科主任在药事管理委员会上把问题提出来,然后分管院长点评一下就可以了。
处方点评工作也都落在我一个人头上。每个月我都要从四个药房各抽出几本处方进行点评。就我院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填写处方点评表几乎是没有意义的,对于处方质量提高并没有多大的促进作用,只是更便于对各院之间用药的情况进行宏观分析。而且我还得在填写时让不合格数据保持在5%以下。三年前我院的处方合格率,肯定是在60%左右的。所以,我只好另外准备了一个本,把处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记下来,私下里向主任再三地提出来。有时候我觉得主任都嫌我烦了,可是,我没有办法,我觉得不提出来是我的责任。目前,随时随便抽查,我敢说,处方合格率肯定能在90%了。每季处方点评完毕,我需要拿着点评表找相关领导签字,有领导会说:“这上面的内容我也不太清楚,你最好把表复印一份给我吧。”
我院的药物不良反应工作在我市来说也是做得最好的了,可一直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每季度我们要做一次汇总通报,并且通过查询资料,把结果反馈给报告者。我们曾对不报的科室进行奖金的扣发,也对报告好的科室进行过奖励,但是最终的结果是报的科室继续在报,不报的科室仍然不报。在药事会上提出得多了,院长会婉转地指出:“不良反应报告是每位医务人员的职责,三甲标准里是放在‘临床药学’这一块中,临床药学人员要亲自下临床,去发现不良反应,去指导临床报告,临床上工作很忙,临床药学人员要服务于临床,和临床形成双向互动才行。”所以我现在甚至有些怕参加药事管理委员会了。
“心内科一病人使用参脉注射液发生了输液反应,表现为高热,你去看看吧。”刚上班,主任便打来了电话。我先在网上(药库可以上网,我没有)搜索了关于参脉注射液的资料,又找了一份说明书,拿着笔记本赶去。和主管医师了解,与当班护士了解、与病人及家属了解,记下相关资料:药品生产厂家、批号、用药疗程、用药途径、反应具体情况、病人自身情况等等。最近我国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事件接连不断。和心内科交流意见后,我又匆匆赶回科里,了解哪些科室在用该种药品,提请医护人员在使用期间密切关注。
《药品处方集》的修订也是围绕合理用药进行的。我院的药品购进我从来没有权利参与,但是修订的具体工作却非我莫属。临床药学是了解全院合理用药的核心部门,这是你的职责,能不参与吗?我找相关人员核对,品种分类不出错就行了,药品大幅增删的原因我从来不敢过问。好多临时引进的新药,都是我在查处方时发现的,我自己去找说明书复印后留存。
新药申请表是从我这儿发出的,领导让给谁我才能给谁。填好的表格收到以后,我都要把相关内容整理出来,是不是招标药、是不是医保药、本院同类药品分析我都要做好,至于引进不引进就不是我考虑的事了。
癫痫患儿的血药浓度监测报告出来了,看说明、查文献,然后提出些建议,医师采纳与否,我只能电话随访,有时病人家属也觉得我分析得有理,但也不敢听我的。
三甲冲刺阶段,在手术室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抗菌药物的术前规范性预防应用。把药带进手术室使用,对手术室医师和护士是一项重大改革,除增加工作量,还承担用药的风险。这是试运行两个月后的“小结”。护理部主任和麻醉科主任不时地用眼睛斜着我们主任,那神情简直让人难以接受。口舌之争未停,分管院长发话了:“国家规定我们不能违反,但要考虑可执行性。既然效果不好,就算了吧。用药首先要考虑临床,不能死搬。”我只记得当时我们主任的脸象红布一样,就差眼泪没掉出来。好在第二天,分管院长可能又觉不妥,在翻阅了一些规定后又把我们“召”去,说把文件完善一下发下去,继续执行吧。
三甲要求必须设立静脉配制中心,开展集中配制工作。我们主任说“你不是一直查处方看病历吗,还是由你来负责审方吧”,我说“我能胜任吗?”,主任说“你不能的话你说谁能?”我真不知该再说什么了,主任再加上一句话“这都是临床药学的工作范畴,你每天抽半天时间参与工作。”于是,我只有又沉默了。药学泛泛,我能做多少呢?
其他的工作就不必多说了,科里只要是不好分配的工作肯定是在我的头上,领导说:“你工作时间相对灵活嘛。”是啊,总是看到你不在网上,就是看杂志报纸,你不是闲人吗?
一年又一年,我在临床药学室已经4年光景了。看看已作过的笔记和文件,我有时候会感到些许欣慰。但是,对于领导的态度,我一直感觉很是心寒。每当不论大小的检查来临时,我常常被推到了责任的最前沿,但是在年底评比时,不说别人,就连领导自己也从来想不起我的不易。常常有人(也包括药剂科的人)会问我:“你在临医室是干什么的呢 ?”我真不知该怎么回答。是啊,我每天究竟都干些什么呢?冷静地想想,我的工作,真的很难用量来计算,甚至许多工作都是“不为人知”的。我每天什么都涉入,却又什么都不太懂,我到底是什么呢?反正我不敢说我是“临床药师”!药学泛泛,我能做多少呢?
目前,我院静脉配制中心的工作正在逐步开展。我打算提出申请,去配制中心工作。我认为我已经36岁了,工作仍然没有定位,是我最大的遗憾。我认为配制室的工作可能会更适合我。
我很爱药学,但我希望我是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身份被人认可的。不论身在哪个岗位,我都会尽我最大的努力把工作做好的,我想,我应该回答:我是一名医院药学工作者!
备注:之所以一直没把我的心里话写出来,是怀疑我是不是当了“临床药师”队伍中的逃兵。我只是想和大家讲讲我的工作状况。论坛里的同志们大多雄心壮志,而我却显得十分低沉。我真的不好意思给一些新参加工作的同志以压力。我羡慕那些真正奋斗在临床的药师们,请珍惜你们的幸运和机会吧。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愿我们都能够愉快的工作。作为我,只想做一名踏实的药师,体现自身的价值。但我一直不想说,但又不得不承认,我是一场领导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真的,直至现在,我常常处于两难的状态,所以工作十分郁闷。不过,请大家相信,我会继续努力工作的,一定要对得起药师的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