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药师网(linyao.net)免责声明
禁止发布任何可能侵犯版权的内容,否则将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侵权后果;提倡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抵制低俗不良违法有害信息。
皮肤光敏反应主要包括光毒性反应和光变态反应,区别是
化学物致光毒性皮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1. 诊断
光毒性皮炎的诊断要点可归纳成以下几点:
1.1 发病前有明确的一定量的光敏物接触史,并受到一定强度和时间的日光或人工光源照射。
1.2 皮损发生在暴露部位,并有明显的光照界限。
1.3 呈光毒性皮炎临床表现。
1.4 同样条件下,大多数人可以发病。
1.5 皮损始发于受光照后数小时内。
1.6 脱离接触光敏物质或避光后,皮炎消退较快,局部可留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
1.7 光斑贴试验呈晒斑样反应。
2 鉴别诊断
2.1 晒斑光毒性皮炎的临床表现与晒斑相似,但由于光敏物的存在,引起反应所需的光线程度较晒斑为低,而反应的程度则更为强烈。
晒斑系因日光的过度照射后,在被晒部位发生的皮肤炎症反应, 不需有光敏物存在。本病最易发生在初夏,因此时皮肤尚未晒黑,对日光的耐受性低, 尤其是平时不常暴露于日光而突然在日晒下活动较长时间更易发病。
2.2 光变应性皮炎
光毒性皮炎与光变应性皮炎均属外因性光敏性皮炎,有些相同之处, 也有所 区别,现将两者的区别列表如下:
表 光毒性皮炎与光变应性皮炎的鉴别
----------------------------------------------------------------------------------------------------------------------------------
项 目 光毒性皮炎 光变应性皮炎
----------------------------------------------------------------------------------------------------------------------------------
代表性光敏物 煤焦油、焦油、沥青 卤代柳酰苯胺、氯丙嗪
发病率 高; 可发生于每个机体 低;仅发生于少数人
潜伏期 无 有;初次接触5~14天后;再接触,24小时内发病
发病部位 局限于照光部位 初发于光照部位,可扩展到全身
作用光谱 与致敏物的吸收光谱相似 较致敏物的吸收光谱宽,并向长波移行
皮损特点 晒斑样, 呈界限清楚的红斑和水肿 皮损呈多形性,有丘疹性、湿疹样或荨麻疹样,界限不清
愈后色素沉着 明显 不明显或无
自觉症状 烧灼感 搔痒感
疗 程 除去光敏物及避光后,反应消退较快 可能迁延,可发展成持久性光敏反应
交叉反应 无 有
被动转移试验 阴性 可能阳性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阴性 可能阳性
光斑贴试验 呈晒斑样 呈湿疹样
----------------------------------------------------------------------------------------------------------------------------------
附: 光斑贴试验: 是诊断外源性光敏性皮炎和确定致敏原的重要手段。现将常用的简便易行的方法介绍于后:
1. 光源
可用一般治疗用的汞石英灯或水冷式石英灯、 光源到皮肤的距离为50cm。
2. 方法
a. 先测定患者的最小红斑量(med)。
b. 用可疑的致病原在患者背上作三处闭合斑贴试验。
c. 24小时后,将两处斑贴物除去,用乙mi擦净,将其中一处用亚红斑量(略低于med)照射。另一处用加普通窗玻璃滤过的紫外线照射,时间为med的30倍。第三处在除去斑贴物后,立即用黑纸遮盖,避免任何光照,用作对照。
d. 于照射后24、48、72小时观察结果。在亚红斑量照射处发生的晒斑样反应,为光毒性反应;在窗玻璃滤过的紫外线照射处出现湿疹样反应为光变应性反应;在对照处发生反应,则可能为致敏物的一般接触过敏反应,或刺激反应,此情况,对光斑贴试验结果可根据反应程度判定,或将斑试物减低浓度重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