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际上楼组这个问题就是一个持续静脉滴注的血药浓度计算问题。计算血药浓度问题,需先知道个体药代动力学参数,但是个体药代动力学参数没有TDM的实验条件是不可能知道的。在没有TDM的情况下,只能按群体药代动力学的参数来计算。群体药代动力学计算有应该专门的软件(我现在还没有接触过),小孩,成年人、老年人各自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在群体药代动力学计算软件上应该是有很大差别的!!!
在既没有TDM,又没有群群体药代动力学计算软件的情况下,只能手工硬算了。嘿嘿
在没有婴儿药代动力学数据的情况下,只能假定婴儿与成人的药代动力学常数相同(即分布容积V和消除速率常数K均相同),按照成人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来计算血药浓度。
5版药理学书附录有药代动力学参数,取均值V=1L/Kg,半衰期t(1/2)=2小时。
假定红霉素为单室模型,下面按开始单室模型计算:消除速率常数K=0.693/半衰期=0.3465/h;滴注速度Ko=10mg/h。假定小孩为5Kg。
根据药代动力学公式C=Ko/KV×[1-exp(-kt)];带入数据得C=10/0.3465*5×[1-exp(-0.3465t)]=5.77×[1-exp(-0.3465t)]
带入时间,算出每个时点的血药浓度,1h时为1.69mg/L, 2h为2.88mg/L.,3h为3.73mg/L..........后面依次增高,直至四个半衰期即8h后达稳态血药浓度5.77mg/L。
按照常规给药方法将120mg分为3次,Q8h给药,一次40mg,按照静脉注射模型给药公式计算C=CoEXP(-Kt),一般给药,半衰期内血药浓度肯定是有效的,则2h时的血药浓度为4mg/L;1h时为5.65mg/L;3h为2.8mg/L。因此4mg/L的血药浓度肯定是高于MIC的,肯定是有效血药浓度。
因此,该案例中静滴3h后应该肯定就已经达到有效血药浓度了,并且将一直持续到滴注结束。可能实际上1h时的滴注血药浓度已经在MIC之上了。因此,对本案例来说,滴注的12小时内是能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的!!!!!但是其用药还是不合理,因为其另外12小时完全没给药!!!
以上是我的分析,欢迎大家纠错、并继续讨论;如果有哪位朋友能够提供红霉素对一些细菌分别的MIC,那就更便于知道滴注多少小时后能达到有效血药浓度了哈!!!
特别希望有从事TDM或者群体药代动力学的专业人士进来提供一下更为专业的解答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