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诊邀请:
患者病情及诊疗情况简介:患者己婚女性,41岁,因“宫颈癌术后27天,左腹股沟伴左下肢疼痛12+小时”入院。入院诊断:盆腔淋巴囊肿伴感染,盆腔炎?宫颈癌术后。患者1+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自测体温最高达39.4℃,自行物理降温处理(具体不详),发热门诊已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入院后反复发热,胸部CT提示:支气管炎并右上肺小结节影。先后使用头孢西丁+甲硝唑+多西环素治疗仍发热。盆腔穿刺液检出“鹑鸡肠球菌(D群)”,根据药敏结果更换左氧氟沙星治疗4天,仍发热,请贵科会诊,协助制定抗感染方案。
一.病情介绍
患者,女性,41岁,贵州凯里人,2020年3月18日入住我院妇科。
主诉:宫颈癌术后27天,左腹股沟伴左下肢疼痛12+小时
现病史:
2020年2月20日,因“宫颈鳞状细胞癌 I B1期”,于我院行“经腹子宫广泛切除+双侧输卵管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左侧卵巢囊肿剥除术+双侧卵巢移位术+盆腔粘连松解术”手术,术后给予头孢呋辛1.5g+甲硝唑0.5g q8h预防感染,术后连续多日盆腔引流液多,3月3日行B超提示:子宫切除术后,盆腔左侧囊性包块(56×56mm)。3月9日拔出盆腔引流管,3月12日,引流口未见液体渗出,患者要求出院并同意,出院诊断:1、宫颈鳞状细胞癌I B1期,2、盆腔包块待查:淋巴囊肿?。
3月17日,患者受凉后发热,自测体温最高达39.0℃,自行物理降温处理(具体不详),12+小时前开始出现左下腹剧痛,难忍,伴左下肢放射痛,立即就诊我院,结合既往病史,以“盆腔淋巴囊肿伴感染”收入院。
否认糖尿病、甲状腺亢进等慢性病。
二、入院检查(2020.3.18)
【体格检查】
·T 37.5℃,P 72次/分,R 18次/分,BP 95/58mmHg。
·神清,查体合作,腹平,安静面容。
·脐下见一约10cm竖行手术疤痕,无溃烂及脓肿,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质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扪及,双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3-4次/分。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WBC 24.85×109/L、%N 84.1%、Hb 108g/L、PLT 220×109/L;
炎症标志物:未查。
【辅助检查】
盆腔CT:盆腔左侧囊性病灶,考虑包裹性积液
【入院诊断】
1、盆腔淋巴囊肿伴感染
2、盆腔炎?
3、宫颈癌术后
三、入院治疗
入院予以抗感染:3/18 左氧氟氟沙星0.2g q12h ivgtt+甲硝唑0.5g q12h ivgtt 。
※ 3/19,行经皮盆囊性包块穿刺置管引流术,并将穿刺液送检。抗感染方案更改为 多西环素0.1g q12h po+甲硝唑0.5g q12h+头孢西丁 2g q6h。血管外科会诊:暂不考虑深静脉血栓。
※ 3/20,间断发热,最高体温38.2℃,发热时左侧下肢腹股沟处疼痛。昨日穿刺引流液引出淡黄色液体200ml。
※ 3/21,患者仍反复高热,最高体温38.6℃,热时左侧下肢腹股沟处疼痛。引流液引流出淡黄色液体90ml。
※ 3/22,仍反复发热,最高体温38.0℃,发热时左侧下肢腹股沟处疼痛,程度较前减轻,引流液引流出淡黄色液体150ml。穿刺液检出:鹑鸡肠球菌(D群),万古霉素、四环素耐药,青霉素G、氨苄西林等均敏感。
※ 3/23,根据药敏结果停止多西环素、头孢西丁,将甲硝唑静脉输注更改为口服,并予以左氧氟沙星0.5g ivgtt qd。
※ 3/24,患者无发热,左侧腹股沟疼痛较前明显缓解,但行动时仍有不适,更改左氧氟沙星静脉输注、甲硝唑口服后,食欲变差,感恶心,但无呕吐,无腹胀、腹痛,无反酸、嗳气,无肢体麻木,无胸闷、心慌。考虑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引起的胃肠道不适。引流管引流淡黄色液体30ml。
入院后体温变化图
※ 3/26,患者诉仍有恶心胃肠道不适,症状持续整日,无呕吐,昨日有低热,最高体温37.6℃,引流液无明显渗出,无明显腹股沟疼痛。考虑甲硝唑引起胃肠道反应大,更改口服为静脉输注。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WBC 7.03×109/L、#N 4.62×109/L、%N 65.7%、Hb 106g/L、PCT 411×109/L。
※ 3/27,昨日最高体温,37.8℃,进食后仍有消化道不适,稍感恶心,无呕吐。盆腔CT:1、盆腔左侧包裹性病灶引流术后吸收缩小。
【临床药师会诊】
1、患者盆腔淋巴囊肿穿刺液培养出鹑鸡肠球菌,药敏结果显示青霉素G、氨苄西林敏感,该细菌是少见的肠道球菌,为禽兽类肠道中的优势正常菌群,人体分泌物检出不排除存在污染可能。
2、鉴于其细菌细胞壁的青霉素结合蛋白以BP4为主,氨苄西林或阿莫西林主要结合BPB4和BB5,因此治疗上首选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患者自3.23使用左氧氟沙星后,发热情况较前稍好转,峰值下降,最日最高体温37.8℃,但患者诉连续4日,每次输注完毕后均出现胃肠道不适,食欲不佳情况,可能是氟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
3、综上,针对鹑鸡肠球菌,建议更改抗菌药物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2 g ivgtt q8h输注时间>1h。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兼厌氧菌作用,可不联合甲硝唑。患者自3.18入院以来,先后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西丁、多西环素抗菌药物,品种较多,需警惕院內多重耐药细菌感染。
4、谢邀,密切随诊。
四、继续治疗
※ 3/27,停用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更改为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1.2g ivgtt q8h。
※ 3/28,患者无明显胃肠道不适,左侧下肢仍有不适,能忍。引流管中已经72h未见明显引流液。
※ 3/31,左下肢腹股沟疼痛明显好转,予以拔除引流管。昨日夜间发热一次,最高体温37.7℃,其他生命征平稳。
※ 4/3,患者连续3日无发热,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序贯口服阿莫西林胶囊 1.0g po q8h。
※ 4/4,患者病情平稳,予以出院。
五、分析讨论
盆腔淋巴囊肿,是妇女恶性淋巴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跟手术方式、切除淋巴结数目及年龄均有关,与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无统计学意义。盆腔淋巴囊肿的发生率约为1%-58%,多发生在术后2周左右,是发生率最高的并发症,其他并发症还有部位疼痛、下肢淋巴水肿、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资料显示盆腔淋巴囊肿并感染的感染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60.9%),其次是革兰阳性菌(39.1%)。革兰阳性菌主要有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以及鹑鸡肠球菌,此次案例中检出的为革兰阳性菌“鹑鸡肠球菌(Enterococcus gallinarum,EG)”。
1984 年Collins 等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生化特性为兼性厌氧、触酶阴性、链状排列的D群革兰阳性球菌,是禽兽及人类肠道的自然菌群。
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以及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作用靶点是细菌细胞壁上的PBP2和PBP3,而肠球菌的细胞壁青霉素结合蛋白以PBP4和BPBP5为主,因此,肠球菌属细菌对这些药物天然耐药。
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的机制为通过合成低亲和力的黏肽前体,使细菌的黏肽链末端成分发生改变,消除了与万古霉素结合的靶位,导致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产生。VRE 可分为 VanA、VanB、VanC、VanD 和 VanE等不同表型和基因型,不同分型决定了对万古霉素的不同耐药性,EG 携带染色体介导的 VanC 基因,正是由于这种基因导致其对万古霉素耐药。
青霉素类中的广谱抗菌药物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的作用靶点为BPB4和BPB5,因此是当肠球菌属细菌的药敏报告提示青霉素G、氨苄西林敏感后,首选氨苄西林或阿莫西林,若青霉素G、氨苄西林耐药,则使用糖肽类抗菌药物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或恶唑烷酮类抗菌药物利奈唑胺。
该案例中的EG除了万古霉素天然耐药以及四环素耐药外,对其余抗菌药物敏感。入院后经验性先后予以了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头孢西丁和甲硝唑,其中左氧氟沙星仅使用一天后停用,头孢西丁使用4天,体温未明显下降,选择左氧氟沙星后,体温稍好转,但出现胃肠道不适,同时再次出现低热。临床药师会诊后,参考药敏报告中的青霉素及氨苄西林均提示敏感,建议停止左氧氟沙星及甲硝唑,更改为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后,胃肠道不适消除,且未再发热。肠球菌属细菌近来在我院检出率逐渐增多,但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未能了解该类细菌的敏感特点及治疗原则,对应的抗感染方案的制定主要依靠药敏报告,药敏报告中对一些药物提示体外实验敏感,但并不代表体内治疗合适。作为临床药师,应不断学习、积极参与临床治疗,为医师提供合理的治疗建议,也要为患者安全、经济、有效的用药负担起责任。
编者按:公众号临药网陆续发布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实践的相关案例,欢迎投稿(均有稿酬),投稿邮箱:1817081@qq.com;相关实践案例有成功之处,也可能有缺陷和不足,欢迎大家积极写留言参加讨论,以便共同提高。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临药网」,搜索「yaoyousuosi」即可关注,[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