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第二-四气调神大论-2
4 解析:
顺应四时的养生方法
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有密切关系,本段原文强调顺应四时的变化规律而养生调神,目的是防止疾病发生,以确保身心健康。
1.自然界四季生长收藏的规律
春三月,天地间万物发动,欣欣向荣,自然界的阳气于此时皆向外舒发,充满了生机,故此时的特点是万物“ 发陈”。夏三月,天气下降,地气上升,产生了云雨的变化,天地之气相交,万物繁荣秀丽,此时的特点是“蕃秀”。秋三月,天气转凉,秋风劲急,地气清肃,万物大都由秀丽而结实,到了收成的季节,此时的特点是“容平”。冬三月,天寒地冻,万物生机潜藏,呈现一片萧条景象,一般的昆虫也进入冬眠状态,此时的特点是“ 闭藏”。
2.人必须顺应四时而调形养神
适应自然界的具体要求,主要是形体活动和精神调摄两个方面。强调养神的同时,重视形体的调养,进一步阐明《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的“形与神俱”学术论点。
(1)形体活动
人应根据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季不同特点,适当调节个人生活起居。春夏季节,就要顺从生长的特点,使体内阳气不断的生长;而秋冬季节,就要顺从季节的收藏特点,注意回避秋季肃杀和冬季严寒的气候,不要使体内的阳气发散,即便是取暖,也应注意不要让腠理过分开泄,以免潜藏的阳气外散。
(2)精神调摄
本节用比喻的方法指出,精神的调摄也要顺从四季气候变化。在春天,养生调神的基本原则顺应阳气升发,万物俱生的特征,要心情舒畅,精神活泼,不要扼杀生机,尽量使精神放松;在夏天,要使精神焕发;在秋天,要使神气内敛含蓄,不让自己的意志外驰;在冬天,要让意志潜藏,不要向外显露。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适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
顺应天地交感的规律以保全“生气”的道理
1.指出四时气候变化对生命活动有极大影响。
经文以比喻的手法,假设一个天地混乱而致的恶劣的自然环境来说明人体适应四时、协调阴阳的重要性,说明人体的确阳气和天地之气一样,即不能停滞,又不能发泄太过,否则机能受到损害,疾病就会发生。
2.强调顺应四时而养生的意义
从自然界来说,若风调雨顺,植物便会生长茂盛;反之气候反常,破坏了自然界生长收藏的规律,万物就不能正常生长,甚至中途夭折了。在这种情况下,不懂得养生之道的人,就会因此而得病。但懂得养生,能通达协调阴阳之理的人,能够适应这种变化,所以不会有什么病,这是由于他们没有违反万物的自然发展规律,故它的生机不会断绝。
四时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化之根本
1.违逆四时阴阳的危害性
人能顺应自然的变化,则生气不竭,苛疾不起。若违反了前面所述的四时养生方法,不注意形体活动和精神的调摄,就会损伤人体的真气,导致阴阳失衡,因而出现阴阳的偏盛偏衰,而发生疾病,如“肝气内变”、“心气内洞”、“肺气焦满”、“肾气独沉”等,此即“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之意。
2.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意义
原文作为适应四时阴阳的养生方法提出,生长属阳,收藏属阴,所以春夏养生长之气,即为养阳;秋冬养收藏之气,即为养阴。
随着人们的认识深化,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已经不仅作为养生的法则,而是更多的被作为治则运用于临床。如秦伯未就曾提出,对阳气不足的哮喘病人,不用化痰镇咳药,主张在春夏季用补阳药,以温养体力,促使机体自然好转,可防止秋冬发作,其理由是借助夏天阳旺来培植秋冬之不足。
3.“治未病”
经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起画龙点睛作用,重点突出了未病先防。一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如四时环境的适应,精神的保养,体格的锻炼,生活的规律等,都属于预防疾病的范畴。二是防止疾病的传变,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一“治未病”思想,对后世有很大的启迪作用,尤其是对中医治疗学的影响更为深远,如葛洪说:“是以圣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 朱丹溪也说:“与其救辽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反映了《内经》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学术思想。
5 注家精选
1.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顺从生长之气蓄养阳气,秋冬顺从收藏之气蓄养阴气。即春夏养生、养长;秋冬养收、养藏。
清·高世栻:“圣人春夏养阳,使少阳之气生,太阳之气长;秋冬养阴,使太阴之气收,少阴之气藏。”
明·张介宾:“夫阴根与阳,阳根于阴,阴以阳生,阳以阴长。所以圣人春夏则养阳,以为秋冬之地,秋冬则养阴,以为春夏之地。皆所以从其根也。”
清·张志聪:“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而培养也。”
2.治未病:
明·张介宾:“此承前篇言圣人预防之道,治于 未形,故用力少而成功多,以见其安而不忘危也。”
明·吴昆注:“二句古语,结言四气调神乃圣人未病之治,未乱之防。”
明·马莳注:“若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灵枢?逆乱篇》云:‘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正所谓圣人欲养生长收藏之气,不待寒变、痎疟、飧泄、痿厥等病已生而始治之也。凡病则气乱,未病则气治。”
3.飧泄:
唐·王冰注:“飧泄者,食不化而泻出也。逆秋伤肺,故少气以奉于冬藏之令也。”
明·张介宾:“肺属金,王于秋,秋失所养,故伤肺。肺伤则肾水失其所生,故当冬令而为肾虚飧泄。”
4.痿绝:
明·张介宾:“肾主水,王于冬,冬失所养,故伤肾。肾伤则肝木失其所生,肝主筋,故当春令而筋病为痿。阳欲藏,故冬不能藏而阳虚为厥。”在学习过程中,要紧紧围绕这五要素来取舍。如第一卷共四篇:1.上古天真论篇,以论寿运为中心;2..四气调神论篇,以论年运为中心;3.生气通天论篇,以论日运为中心;4.金匮真言论篇,以论五脏运为中心。古人文章不似现代长篇大论,而是以卷来阐述一定的内容,一篇只有一个中心,诸篇合论姑息就叫做姊妹篇吧。四篇合论养生防病以延年益寿之道,四篇虽无一个“医”字,实乃医之上策。运者,规律。遵循者受益无尽,违规者贻害无穷。受益多少全靠自身修为。本篇以论四季养身为中心,也是很重要的论文,但因看似寻常,其中奥妙难以理解及引起重视。汉文帝时,习医者淳于意因不与难缠的王公贵族治病,招医闹恶意诽谤,被治罪以肉刑。状告至汉文帝(公元前202年至公元前157年),皇帝亲手审理此案,留下了医界佳话。司马迁《史记》中无黄帝内经,《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了淳于意的二十五例医案,称为“诊籍”,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病史记录。在此学习内经第一卷,可结合学习《扁鹊仓公列传》“诊籍”,其中便有失于养身者贻害无穷的记叙,特别是引深对本篇文意的理解与重视,增强自身修为的信念,是应该有帮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