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作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暴婧 高占成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2-08-28
此文章来源于 www.cmt.com.cn
■ 读懂影像报告
病例介绍
现病史 患者女性,13岁,主因“咳嗽、气短伴发热21天”入院。患者入院前21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气短,咳少量白痰,自觉发热,未测体温。入院前1周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WBC) 14.0×109 /L,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86%、淋巴细胞百分数(LY)13.3%。外院予患者吸氧等一般治疗及阿莫西林、阿齐霉素、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病情改善不明显。
患者发病后家庭成员相继出现类似临床表现。
既往史 既往体健。否认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及接触史。否认卡介苗接种史。
体格检查 体温 37.5 ℃,脉搏127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 100/80 mmHg。经皮血氧饱和度92%。双肺底可闻吸气相捻发音。余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 动态红细胞沉降率(ESR)30 mm/第1小时,高敏C反应蛋白(Hs-CRP)10.5 mg/L(正常值<2.2 mg/L),碱性磷酸酶(ALP) 136 IU/L (正常值20~110 IU/L)。人结核抗体IgG (TB-Ab IgG) 阳性。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EB病毒DNA(EBV-DNA)、甲型流感病毒H5N1亚型(H5N1)检测均为阴性。冷凝集试验1:80。两次血培养结果为阴性。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片(2007-12-29)示双肺弥漫粟粒样结节影(图1);同日胸部CT示双肺弥漫分布大小一致(1~3 mm)、密度均一、分布均匀的粟粒样结节影(图2)。胸片(2008-1-2)示双肺弥漫粟粒样结节影并局部融合病灶(图3)。胸片(2008-1-13)示双肺散在斑片影并大片实变(图4)。
治疗 患者入院后,积极给予其抗细菌、四联抗结核及抗真菌、抗病毒治疗,同时予糖皮质激素抗炎治疗。患者出现持续高热,进行性呼吸困难,病情持续加重,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入院后第8天,予无创机械通气后,患者缺氧情况曾有短暂缓解,但逐渐不能维持。入院后第10天,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插管后约6小时患者心跳骤停,复苏无效死亡。
诊断与治疗
临床表现和诊断 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又称粟粒性肺结核,多见于未接种卡介苗的青少年和儿童,由原发性肺结核发展而来;亦可发生于免疫力低下的成年人,由其他结核干酪样灶破溃入血引起。
该病起病急骤,常伴有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盗汗、全身不适等,伴咳嗽,偶有痰中带血。部分患者可出现腹痛、腹泻、便秘、头痛、恶心、呕吐、嗜睡、意识障碍等胃肠道、神经系统症状。婴幼儿及高龄患者症状可不典型,主要表现为一般结核中毒症状如发热、食欲不振、消瘦和倦怠。
患者多衰弱,面色苍白,呈急性病容;脉搏细速,心率增快,胸部查体可无异常或于晚期可闻及少量啰音。
半数患者PPD试验阴性,尤其是老年及体质差者。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沉增快,不同程度贫血,少数患者白细胞增多,偶可出现类白血病样反应。痰结核菌检查阳性率低。血清免疫学检查可呈阳性。
胸部X线表现 该病早期在胸部X线片上不易显示;发病2周后,病灶发展到一定体积,两肺野呈现分布均匀、密度一致、大小一致的粟粒样结节影,称为“三均匀”X线征,是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特异性表现。
CT表现 高分辨CT(HRCT)有助于更早发现粟粒样病灶,利于早期诊断。个别患者粟粒样病症仅局限于一侧肺或部分肺野,但仍具有“三均匀”的特征。
治疗 应该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强化期可延长为3个月,疗程共12个月。
肾上腺皮质激素不作为常规用药,但对结核中毒症状严重的患者,可在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同时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