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顽固性高血压治疗获进展
来源:医学论坛网 作者:记者刘道安 日期:2011-11-07
经皮导管去肾动脉交感神经法疗效得到确认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卢成志主任借鉴国际治疗经验,在我国率先运用经导管射频消融法去肾动脉交感神经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无疑是我国高血压诊疗水平提升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这是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霍勇教授,在11月3日召开的顽固性高血压诊疗新进展媒体见面会上做出的评价。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朱志军副院长介绍说,该医院非常重视高血压疾病的防治工作,在我国率先运用经导管射频消融法去肾动脉交感神经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取得了良好效果。
据卢成志教授介绍,顽固性高血压是卢教授团队长期跟踪的临床课题。尽管各种剂型高血压药物层出不穷,但针对顽固性高血压,目前并无标准的治疗方法。虽然能通过生活方式改变和合理的药物联合治疗使一部分顽固性高血压得到控制,但仍有10%左右高血压患者使用3种以上降压药物仍不能达到目标血压,对于这类高血压患者,亟待有更加有效的治疗手段。
2009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年会公布了一项由澳大利亚墨尔本莫纳什大学心血管研究与治疗中心主任亨利•克拉姆(Krum)教授牵头完成的一项研究。该研究运用连接射频发生器的导管,经皮进入肾动脉阻断肾动脉周围交感神经,可显著降低顽固性高血压病人的血压。该疗法使30%药物治疗无效的高血压患者受益。它运用微创介入治疗方法,整个治疗过程不用开刀。
根据该研究成果,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心血管中心卢成志团队从2年前开始进行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动脉交感神经术攻关课题研究。在进行了充分的前期实验性动物研究后,利用治疗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导管,于2011年7月至9月,对5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经皮导管肾动脉射频消融去肾脏交感神经治疗。
全部5例手术均获得满意效果,患者术后血压明显降低,急性期及早期结果明显优于国外刚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Ardian射频消融方法,患者血压水平分别由术前的248/105 mmHg,221/116 mmHg,200/100 mmHg、190/90 mmHg和170/105 mmHg降到了术后的135/75 mmHg,155/95 mmHg,156/62 mmHg,148/82 mmHg和140/90 mmHg。其中1名合并鼾症的患者,除血压控制良好外,术后打鼾现象也基本消失,3名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术后肌酐水平也有所下降,分别从术前的146.5mmol/L、391.4mmol/L和155.1mmol/L下降到122.1mmol/L、357.5mmol/L和135.2mmol/L,且手术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操作相关的并发症,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均好转出院,第一例患者3个月随访时血压为150/95mmHg。
据悉,目前这种治疗方法只有欧洲及澳大利亚的几个医疗中心开展,亚太地区还处于起步阶段。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心内科是亚太地区最先开展此项技术的中心,已经完成的5例经导管肾动脉射频消融治疗,不但验证了此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且具有多个创新点:
1、在国际上首次利用治疗心律失常的消融导管进行肾动脉交感神经去神经化治疗,同样获得了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术中早期效果明显优于国外使用的Simplicity导管。
2、在早期经验中,血压下降幅度要明显大于国外相关研究报道,国外发表的HTN1和HTN2研究结果,随访期间血压最大下降了32/14 mmHg,在本研究中,血压最大下降幅度113/30 mmHg。
3、手术入路进行创新:有2名患者经右侧肱动脉途径行经导管肾动脉射频消融治疗,更加适合肾血管的解剖特点,减少了患者卧床时间,无相关并发症,此方法此前未见报道,为这种治疗提供的一种新血管入路选择。
4、3例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术后肌酐水平也有所下降,对高血压肾病患者肾功能改善提供了一种有前途的治疗手段。
5、一例患者的夜间阵发性呼吸暂停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卢成志教授指出,经皮导管肾动脉射频消融去肾脏交感神经法目前需严格选择适应证,仅应用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治疗。相信,随着经验积累和方法不断改进,通过对其治疗机制及远期靶器官影响的研究,治疗范围和适应证将不断扩大,可能适用于药物治疗有效的高血压患者,从而减少甚至完全替代药物治疗,使高血压病不再需要长期或终身性服药,故此方法将成为极具前途的非药物治疗高血压病的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