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新手激活药事管理抗菌药物药师培训举报中心药考软件
本站已运行

临药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 wx_jytEetEe3X4N大家说:祝贺临床药师网建网17周年
  • r1235201314rclinphar说:祝贺走过17个春秋,希望越办越好,一直陪伴我们。
  • hhw859大家说:这里真好,可以下载好多课件
  • hhw859大家说:大家好,工作顺利
  • wx_HQ_AwAoX大家说:一起加油!
  • wx_CfsfWCUwfUnd大家说:加油!!!
  • 568721zsl临床药师网说说:感谢分享知识
  • clinphar大家说:春节快乐,万事如意!
  • cwc平台说:发挥全国各临床药师的力量,众人是柴火焰高,一定会越办越好
  • 神女应无恙好的平台说:好的平台,希望越办越好
  • wx_poNQQV902inq越办越好说:好的平台,希望吸引更多人才
  • 13885433081好的平台,希望越办越好说:好的平台,希望越办越好
  • HF^O^平台说:希望临药网这个平台越办越好!
  • jingxuchen平台说:给我们基层工作的药师提供了帮助,关键时刻雪中送炭,敞开胸怀素材共享,万紫千红总是春,越来越兴旺!
  • lipinshang平台说:10多年的临药网忠实粉,在这里学到了很多,查找资料非常方便,愿平台越来越好。
  • sd13jyyyxklss平台说:好的平台,知识丰富,开阔眼界,望越办越好
  • liutangren平台说:风雨同舟相处十五年,越来越好。
  • 求知临床药师网说:生日快乐!从牙牙学语长成15岁“帅哥”
  • gary平台说:希望临床药师网越办越好,为广大临床药师提供更多的资源和交流
  • Alst210507平台说:好的平台,希望越办越好
  • 15129825015临床药师网说:非常棒的平台,但愿越办越好。
  • 568721zsl临床药师网说说:药师学习平台,相信药师网越办越好
  • lzh0586临药网说:祝福网站越来越好,祝福同仁万事如意!
  • sunny-yaoshi临床药师网说:希望论坛越办越好,成为药学人员学习的首选网站!加油
  • 冬日暖阳~秀临药网说:此平台是药学人家园,常常来交流小憩,愿学科越来越好,愿药学人日子越来越好
  • 修行临床药师网说:好的平台,希望越办越好
  • sln123临床药师网说:对我们工作非常有帮助
  • 一千小可爱临床药师网说:感谢这个平台,临床药师网yyds
  • 小分队临床药师网说:这个网站的内容对工作和学习的帮助太大了。内容质量好,权威性高
  • chuyinghong药师说:临床药师真正体现药师价值的机遇来了!
  • gyh660222感谢老师为交流平台做的贡献。说:对我们工作很有帮助
  • 郜琪臻太好了,终于又见面了说:越办越好
  • sunqi3541盛京医院说:希望能被基地录取
  • gary大家说:祝临床药师网越来越好
  • 柠檬梅子临床药师网的老师们说:谢谢临床药学网给我们基层药师提供学习平台,希望我们也能进专业平台学习
  • 我是庆宇平台说:恭喜恢复开放,这是我们临床药师的福音啊!
  • 祥籽clinphar说:我们支持~感谢临药网
  • Terry0915大家说:无意间点开网页 居然可以上了 还开心呀 希望网站越办越好
  • gfelwaiz临床药师网说:希望功能越来越完善
  • clinphar大家说:数据基本恢复完毕,大部分版块已经开放。
  • 海上升明月clinphar说:祝临床药师网越办越好 一直到永远
  • yyhh425666什么时候取消密码呢说:祝药师网越办越好
  • 鸢舞轩临床药学说:希望能在这里学到更多
  • clinphar大家说:数据恢复中,会逐步开放及取消密码。
  • 水月洞天自己说:做好自己就OK其余随缘
  • 梁药师201902227临床药师网说:好平台,提高自我的一个学习平台
  • Lion898大家说:共同成长!祝各位药师越来越学识渊博!
  • qazw310临床药学说:可找到组织了
  • clinphar大家说:贺临床药师网建站13周年!
  • tianshenglu临床药师网说:这真是个非常实用的论坛,希望越来越好
总共63693条微博

动态微博

    查看: 7341|回复: 4

    求邵逸夫医院抗菌素管理文件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四月天 发表于 2008-5-30 14: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临床药师网(linyao.net)免责声明
    禁止发布任何可能侵犯版权的内容,否则将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侵权后果;提倡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抵制低俗不良违法有害信息。
    求邵逸夫医院:《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及《我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原则》,在中国临床药学网上看到了,看不到内容。
    临床药师网,伴你一起成长!微信公众号:clinphar2007
  • TA的每日心情

    2024-10-30 09:36
  • 脉脉斜晖 发表于 2008-7-18 15: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瑞金医院抗菌药物的应用规范(试行)

    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指征与用药方案
    (一) 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原则
    1.已明确为病毒感染病除外继发细菌感染者不需应用抗菌药物。
    2.只能针对一种或二种可能细菌的感染进行预防用药,清洁手术需时较短者尽量不用,不能无目的联合选用多种药物预防多种细菌感染。
    3.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应有仔细的临床观察及消毒隔离的要求,不能放松外科医师的手术技巧、无菌操作技术;营养、环境因素需行各类介入治疗时等 。
    4.消化道局部去污染选药条件:(1)口服不吸收;(2)肠道浓度高,且受肠内容物影响少;(3)对致病菌及易于移位的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有强大杀菌作用。
    (二)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
    原则:
    1.用在细菌定植前:麻醉诱导期,静脉给一剂抗生素或在手术开始(切开皮肤)前2小时肌肉。
    2.应用时间短,长时间并不能降低外科切口感染,反而增加副作用。
    3.不能替代仔细手术操作。
    4.选择合适抗菌药物:a. 较强杀菌效果 b.广谱抗菌作用 c.较高组织渗透能力 d.较好的价格与效益比 e.副作用小
    应用范围:
    1.清洁手术(一类切口):
    外科切口感染率为2%,如常规预防应用则使98%病人置于不必要抗生素副作用危险之下,所以不主张用,但下列情况要用:
    a.远处有感染灶  b.心脏瓣膜病或已置人工心脏  c.应用人工血管或其它移植物  d.估计分离组织广泛,手术时间较长局部组织血供不良  e.有易患感染伴随疾病、营养不良、接受激素或全身情况差
    2.清洁—污染手术(二类切口)
    以下二种情况应用抗生素:
    a.属上述清洁手术需用抗生素范围
    b.胃癌手术、直肠或末端回肠手术、小肠手术、有肠管血供不良、胆管阻塞的胆道手术等
    3.感污染手术(三四类切口)
    应全部应用抗生素预防:
    a.预防SSI在体腔内扩散
    b.预防SSI远处播散
    c.预防SSI切口和达到感染区域以前组织分离免得感染
    给药时间:
    应在手术野或切口受到污染前或污染后短时间内使用。要求在细菌侵入组织时,组织中抗菌素浓度已达到有效浓度。若污染在先用药在后,二者相距时间越长,作用越小。单纯术后用药与不用药相比区别不大。
    术前用药时间以术前1-2小时,而更早用药并不能证明有更好预防作用,除非治疗已存在感染,也无必要提前2-3日应用。
    如手术时间较长,手术时间超过抗生素半衰期,术中应加一个剂量抗生素。
    一般认为预防性术后应用抗生素至多持续72小时,以免产生耐药性。
    给药方式:
    常用静推和静点:
    但单剂量静推后药物在切口内出现速度及高峰浓度要大于静点。
    1.静推1小时后,切口中抗生素浓度与血浓度相等,在以后数小时切口浓度大于血液浓度。
    2.静点切口浓度6小时后与血浓度相等,以后数小时低于血浓度。
    抗生素选择:
    1.根据手术种类和部位推测致病菌种类选用
    2.各种不同抗生素达到切口内浓度不同,例如:
    a.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等到达切口浓度最高
    b.克林霉素中等
    c.庆大霉素、红霉素不易到达切口
    有人推荐优先考虑头孢、头孢曲松(菌必治)——抗菌谱广效果优越、半衰期长,组织内浓度大、毒性低。
    3.多数SSI为需氧与厌氧菌混合感染,建议选用头孢或氨基糖苷类+甲硝唑联合用药
    (三) 内科系统
    1.对内科病人进行介入性检查治疗感染预防
    不一定都要用预防用药,确有指征者也要严格掌握疗程和剂量,(同外科)及手术前30-60分钟给一个足够剂量,时间4-6小时,即超过给予抗生素半衰期,可在术中追加一剂量,治疗会房,在给一剂量,最多给药不﹥48小时。术后无感染指征和无明确的感染诊断不随意用。
    2.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病人感染预防
    抗菌药物不能长期预防一切可能发生的感染,只能在特定的应急状态下,或针对某些专门的致病菌进行短期有效的预防,首先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措施(留取导尿、长期人工机械通气、大血管置管、化疗和放疗、免疫抑制剂长期使用等)
    用药原则:
    a.疑有感染存在应作病原学检查,尽早明确病原学诊断,应早进行经验治疗。
    b.选用广谱抗生素,以杀菌剂为主,剂量要充足。
    c.如需联合用药,尽可能在药敏指导下选用具有协同作用抗菌药物。
    d.采用适当给药途径,病情严重者静脉给药,调整好给药次数、时间、速度。
    e.纠正同时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积极治疗基础病、并发症。
    f. 采取环境保护措施,严格贯彻消毒灭菌隔离制度,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措施。
    (四) 治疗疗程:
    轻、重度感染                         单剂治疗5-7日
    重度感染                              单剂治疗7-14日
    (五) 治疗剂量和给药途径:
    按药代动力学和微生物学因素比较抗生素给药方案:
    a.药物血浆稳态峰浓度同该药的最低抑菌浓度比值  CSSmax/MIC
    b.高于抗菌药物MIC,血药浓度所维持的时间
    c.强度指数:给药间隔时间大于MIC值的药时曲线下面积部分
    1.剂量:
    血药浓度与抗菌药物剂量有关,药物在体液或组织中的浓度至少要超过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最好能达到最小杀菌浓度MBC。血药浓度太低,引起细菌耐药或变异,而不会有疗效,浓度太大,其疗效也不会随之提高。
    2.给药时间间隔
    根据药物半衰期来确定给药时间。头孢曲松的血清半衰期长达8小时,可每天给一次,轻症1-2g,肌注或静点,重症2-4g静点;派拉西林血清半衰期短,仅1小时,每天给药4-6次,轻症4-6g肌注,重症8-16g静滴。给药间隔时间还与抗生素后效应PAE有关(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故可适当延长给药间隔时间。
    3.给药方式:
    轻症或消化道感染可口服途径给药
    中度可im
    严重可iv
    (六) 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指征
    1、综合病征的预防用药指征:对涉及各科病人均可出现的昏迷、中性粒细胞减少、免疫缺陷等综合病征应用抗菌药物并无效果,相反招致菌群失调,耐药菌株产生。因此,只有在以下情况下才酌情应用。
    综合病征的预防用药
    综合病征 预防用药指征 预防用药方法
    昏迷 1、体温>38
    2、周围血象WBC>12×109/L,N>80%
    3、呼吸道分泌明显增加(喉头痰鸣)
    4、有多器官功能衰竭
    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6、心肺复苏后 1、 定期进行菌群调查
    2、符合左侧用药指征中一项以上,按优势菌药敏试验选药
    3、消化道局部去污染
    中性粒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1×109/L 1、成人可选用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小儿科选用大环内酯类等药物
    2、必要时进行肠道局部去污染
    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抗体生成障碍 1、与急性传染病有密切接触史
    2、进行导尿、安装人工起搏器病灶活检等侵入性操作 1、根据各种可能病原体预防用药
    2、操作前预防用药1次
    2﹑常见疾病的预防用药
    常见疾病名称 预防用药指征 预防用药方法
    上呼吸道感染 病毒感染并伴有下述一项者:
    1.疑有继发细菌感染
    2.年龄<3岁或>60岁
    3.周围血象WBC>10×109/L,N>80% 针对病原菌选药,以β-内酰胺类药物为佳。
    菌尿症 下述病人需留置导尿者:
    1.妊娠期妇女,老年人
    2.中性粒细胞<1×109/L
    3.免疫功能低下者 插导尿管及留置导尿管前半小时各服阿莫西林1g或呋喃妥因0.1或诺氟沙星0.2,定期尿培养,若出现菌尿尽量拔管并按优势均药敏选用抗菌药物,行治疗用药。留置导尿旨在拔管时追加1次药物。
    肠源性感染 1.重度免疫缺陷
    2.各种原因所致休克
    3.器官或骨髓移植受体
    4.中性粒细胞<1×109/L
    5.重症肝炎,肝昏迷
    6.严重烧伤病人
    7.接受结肠-直肠手术者
    8.多器官功能衰竭 危中期进行消化道局部去污染,选用新霉素、多粘菌素E、妥布霉素、两性霉素等,也可口服链霉素及制霉菌素等。国外介绍的配方有:
      多粘菌素E  100mg
      妥布霉素    80mg
    两性霉素B  500mg
    以上3种口服qid1-3天
    同时可用2%糊状混合剂涂搽口腔粘膜,每日4次。也可根据菌群调查结果选用药物。
    细菌性心内膜炎   风心病、先心病,人工瓣膜患者伴有下列一项:
    1.进行拔牙、扁桃腺切除或呼吸道其它手术操作
    2.尿路或胃肠道手术或其它侵入性操作 术前静脉用青霉素G80万u-160万u,术后同量q8h×1-2天;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林可霉素0.6或庆大霉素8万u肌注或静滴,术前一次,术后8小时再用一次。
    术前用氨苄西林2g并加用庆大霉素8万u静滴,术后用药q8h×1天;预防肠球菌感染可用去甲万古霉素0.4静滴1-2次(间隔8小时)
    真菌感染 1.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毒性药物治疗的病人
    2.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
    3.大面积烧伤需使用大量广谱抗菌药物者 1.经常观察有无表浅真菌感染(口腔、会阴部位)
    2.定期送咽拭子、尿、大便真菌培养
    3.如涂片和培养发现真菌,应根据致病菌及药敏治疗
    风湿热复发 1.反复发作的链球菌咽炎的青少年
    2.有风湿热病史者
    3.有风湿性心瓣膜病者 长效青霉素120万肌注,每月一次,持续5年以上(或用至25尿)。
    青霉素过敏者改用红霉素0.2bid定期服用。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有密切接触的家属、陪护、医务人员 磺胺嘧啶1-2g/日,小儿0.25-0.5g/日,分2次,同复等量碳酸氢纳。对磺胺过敏者改用利福平0.4-0.6g/日,小儿10mg/Kg/天,<1岁,减半,q12h×2天。
    输血疟疾 疟疾高发区受血者 输血同时口服氯喹2片(每篇基质0.15g),每天一次,连续2天。
    结核病 1.PPD试验阳转需用药物治疗的糖尿病病人和未接种卡介苗的婴幼儿
    2.PPD试验阳转活前后2次比较硬结直径增大6mm者
    3.与痰菌阳性病人密切接触的小儿及免疫功能低下的陪护人员
    4.有结核病史或胸片示有陈旧性结核病灶,因其它疾病需长期应用激素或其它免疫抑制剂者 雷米封
    成人0.3/日,小儿10mg/Kg/天,疗程3-6个月
    百日咳 近期有百日咳接触史的7岁以下儿童 红霉素50mg/Kg/天×2周,或克拉霉素7.5mg/Kg.po.bid×14d
    霍乱 1.流行地区或密切接触者
    2.流行期间非典型腹泻 四环素0.25 qid或强力霉素0.1-0.2 bid×3天
    卡氏肺孢子虫感染 1.艾滋病病人
    2.长期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者
    3.器官或骨髓移植受体 SMZ 25mg/kg/天
    TMP 5 mg/kg/天
    分二次口服,持续用药(或定期清扫);对磺胺过敏者选用戊烷脒定期清扫。
    危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 1. 24小时尿量<300ml
    2.血肌酐>442μmol/L(>5mg/dl)
    3.肺水肿、咯血 青霉素G80万u-160万u iv q8h或头孢噻肟钠1g iv q8h,危重期间3-5天。
    重型肝炎 1.肝性脑病
    2.流行期间非典型腹泻
    3.重度腹水
    4.使用激素 1.定期进行咽部、粪的菌群调查
    2.消化道局部去污染
    3.肝性脑病可选用头孢噻肟钠
    A组溶血性链球菌或肺炎球菌感染 脾切除后 长效青霉素120万u,肌注,每月一次×2-3年。
    甲亢危象  头孢噻肟钠1g iv q8h×1-3天
    新生儿感染的预防 1.产妇有生殖道B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2.新生儿室内有金黄色葡萄球菌、A组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感染流行时
    3.有胎膜早破6小时以上,第二产程延长,羊水Ⅱ0以上污染、羊膜炎及出生有羊水吸入、苍白窒息等
    4.产妇生殖道有淋球菌和衣原体感染,其经产到分娩的新生儿 可选用青霉素20万u q8h×3天或氨苄西林0.125 iv q8h×3天
    可分别选用苯唑西林0.1、青霉素20万u、氨苄西林0.1,静脉用药q8h 3天
    淋球菌:用1%硝酸银滴眼
    衣原体:用0.5%红霉素或1%四环素眼药膏涂眼
    放疗后感染 1.放疗后中性粒细胞<1×109/L
    2.各个部位有放射性溃疡 1.消化道去污染
    2.菌群调查
    3.根据优势菌选药,用药5-7天
    皮肤病感染 1.大疱性皮肤病有皮肤破损,分泌物增加且需应用激素者
    2.自身免疫疾病需长期、大剂量使用激素(>60mg/日)者 1.定期菌群调查
    2.可根据菌群调查结果针对优势菌选药,选用SMZ-TMP(6个月以下婴儿不用)或红霉素口服
    3﹑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围手术期用药必须根据手术部位、可能致病微生物、手术持续时间及抗菌药抗菌谱及半衰期选用抗菌药物,一般应在麻醉诱导期静脉注射1次足量抗生素或术前1/2-1小时肌注。手术持续时间超过4-6小时,根据药物半衰期,术中追加1次,围手术期用要以用单剂量为佳,其预防效果同样或更为满意,毒副作用明显减少。药物选择一般以第一代头孢等第一线药物为主,不用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万古霉素(VRE MRSA感染除外)等药物。外科预防用药不能忽视手术技巧和无菌操作。
    预防用药原则:
    (1)洁净的手术:大致分为甲、乙两类。
    甲类:如疝气、精索静脉曲张……等,原则上一般不用抗微生物制剂,如需使用,可术前一剂量,术后一剂量。使用的抗菌药物以本表第一线抗微生物制剂为主。介入治疗术中有关抗菌药物应用亦可按此类处理。
    乙类:如人工关节、心脏、脑部、骨、关节………等手术,原则上可使用3-5天抗菌药物,以本表第一线抗菌药物为主。糖尿病或免疫抑制等情况若需行介入治疗可按此类处理。
    (2)洁净但易受污染的手术
    手术也洁净但术中易受污染,如胃、肠、肺、妇科、耳鼻科、产科、口腔、颌面外科………等手术。原则上使用抗菌药物3天,以本表第一线抗菌药物为主。
    (3)污染的手术
        对脓疡、烧伤疤痕、皮肤移植或已感染器官进行的手术,术钱术后使用抗菌药物有必要性使用时可依病情发展,按抗菌药物使用原则用药,一般术后用药3-7天,药物选用按治疗用药方案进行。

    瑞金医院抗菌药物的应用规范(试行)2
    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指征与用药方案
    (一) 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原则
    1. 已明确为病毒感染病除外继发细菌感染者不需应用抗菌药物。
    2. 只能针对一种或二种可能细菌的感染进行预防用药,清洁手术需时较短者尽量不用,不能无目的联合选用多种药物预防多种细菌感染。
    3. 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应有仔细的临床观察及消毒隔离的要求,不能放松外科医师的手术技巧、无菌操作技术;营养、环境因素需行各类介入治疗时等 。
    4. 消化道局部去污染选药条件:(1)口服不吸收;(2)肠道浓度高,且受肠内容物影响少;(3)对致病菌及易于移位的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有强大杀菌作用。
    (二)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
    原则:
    1. 用在细菌定植前:麻醉诱导期,静脉给一剂抗生素或在手术开始(切开皮肤)前2小时肌肉。
    2. 应用时间短,长时间并不能降低外科切口感染,反而增加副作用。
    3. 不能替代仔细手术操作。
    4. 选择合适抗菌药物:a. 较强杀菌效果 b.广谱抗菌作用 c.较高组织渗透能力 d.较好的价格与效益比 e.副作用小
    应用范围:
    1. 清洁手术(一类切口):
    外科切口感染率为2%,如常规预防应用则使98%病人置于不必要抗生素副作用危险之下,所以不主张用,但下列情况要用:
    a.远处有感染灶  b.心脏瓣膜病或已置人工心脏  c.应用人工血管或其它移植物  d.估计分离组织广泛,手术时间较长局部组织血供不良  e.有易患感染伴随疾病、营养不良、接受激素或全身情况差
    2. 清洁—污染手术(二类切口)
    以下二种情况应用抗生素:
    a. 属上述清洁手术需用抗生素范围
    b. 胃癌手术、直肠或末端回肠手术、小肠手术、有肠管血供不良、胆管阻塞的胆道手术等
    3. 感污染手术(三四类切口)
    应全部应用抗生素预防:
    a. 预防SSI在体腔内扩散
    b. 预防SSI远处播散
    c. 预防SSI切口和达到感染区域以前组织分离免得感染

    给药时间:
    应在手术野或切口受到污染前或污染后短时间内使用。要求在细菌侵入组织时,组织中抗菌素浓度已达到有效浓度。若污染在先用药在后,二者相距时间越长,作用越小。单纯术后用药与不用药相比区别不大。
    术前用药时间以术前1-2小时,而更早用药并不能证明有更好预防作用,除非治疗已存在感染,也无必要提前2-3日应用。
    如手术时间较长,手术时间超过抗生素半衰期,术中应加一个剂量抗生素。
    一般认为预防性术后应用抗生素至多持续72小时,以免产生耐药性。

    给药方式:
    常用静推和静点:
    但单剂量静推后药物在切口内出现速度及高峰浓度要大于静点。
    1. 静推1小时后,切口中抗生素浓度与血浓度相等,在以后数小时切口浓度大于血液浓度。
    2. 静点切口浓度6小时后与血浓度相等,以后数小时低于血浓度。

    抗生素选择:
    1. 根据手术种类和部位推测致病菌种类选用
    2. 各种不同抗生素达到切口内浓度不同,例如:
    a. 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等到达切口浓度最高
    b. 克林霉素中等
    c. 庆大霉素、红霉素不易到达切口
    有人推荐优先考虑头孢、头孢曲松(菌必治)——抗菌谱广效果优越、半衰期长,组织内浓度大、毒性低。
    3. 多数SSI为需氧与厌氧菌混合感染,建议选用头孢或氨基糖苷类+甲硝唑联合用药

    (三) 内科系统
    1. 对内科病人进行介入性检查治疗感染预防
    不一定都要用预防用药,确有指征者也要严格掌握疗程和剂量,(同外科)及手术前30-60分钟给一个足够剂量,时间4-6小时,即超过给予抗生素半衰期,可在术中追加一剂量,治疗会房,在给一剂量,最多给药不﹥48小时。术后无感染指征和无明确的感染诊断不随意用。
    2.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病人感染预防
    抗菌药物不能长期预防一切可能发生的感染,只能在特定的应急状态下,或针对某些专门的致病菌进行短期有效的预防,首先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措施(留取导尿、长期人工机械通气、大血管置管、化疗和放疗、免疫抑制剂长期使用等)

    用药原则:
    a. 疑有感染存在应作病原学检查,尽早明确病原学诊断,应早进行经验治疗。
    b. 选用广谱抗生素,以杀菌剂为主,剂量要充足。
    c. 如需联合用药,尽可能在药敏指导下选用具有协同作用抗菌药物。
    d. 采用适当给药途径,病情严重者静脉给药,调整好给药次数、时间、速度。
    e. 纠正同时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积极治疗基础病、并发症。
    f. 采取环境保护措施,严格贯彻消毒灭菌隔离制度,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措施。
    (四) 治疗疗程:
    轻、重度感染                         单剂治疗5-7日
    重度感染                              单剂治疗7-14日
    (五) 治疗剂量和给药途径:
    按药代动力学和微生物学因素比较抗生素给药方案:
    a. 药物血浆稳态峰浓度同该药的最低抑菌浓度比值
            CSSmax/MIC
    b. 高于抗菌药物MIC,血药浓度所维持的时间
    c. 强度指数:给药间隔时间大于MIC值的药时曲线下面积部分
    1. 剂量:
    血药浓度与抗菌药物剂量有关,药物在体液或组织中的浓度至少要超过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最好能达到最小杀菌浓度MBC。血药浓度太低,引起细菌耐药或变异,而不会有疗效,浓度太大,其疗效也不会随之提高。
    2. 给药时间间隔
    根据药物半衰期来确定给药时间。头孢曲松的血清半衰期长达8小时,可每天给一次,轻症1-2g,肌注或静点,重症2-4g静点;派拉西林血清半衰期短,仅1小时,每天给药4-6次,轻症4-6g肌注,重症8-16g静滴。给药间隔时间还与抗生素后效应PAE有关(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故可适当延长给药间隔时间。
    3. 给药方式:
    轻症或消化道感染可口服途径给药
    中度可im
    严重可iv
    (六) 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指征[见附件(二)]


    四﹑联合药物作用分类禁忌
    (一) 抗菌药物作用分类
    1. 繁殖期杀菌剂(快速杀菌剂):β内酰胺﹑类多肽类﹑磷霉素
    2. 静止期杀菌剂(慢效杀菌剂):氨基糖甙类﹑多粘菌素
    3. 快速抑菌剂:四环素﹑氯霉素﹑大环内酯﹑林可霉素
    4. 慢速抑菌剂:包括磺胺类
            联合应用:增加疗效,减少毒副作用
            协同作用:>两种相加之和
            无关作用:各自作用
            拮抗作用:<各自作用
    (二) 联合应用适应症:
    1. 病原菌尚不明确危重细菌感染
    2. 单一不能控制的混合感染
    3. 单一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
    4. 长疗程治疗易产生耐药性
    5. 减少毒副作用
    联合:
    1. 繁殖期杀菌剂(头孢菌素)+静止期杀菌剂(氨基糖甙类)
    头孢+硝基咪唑类:—治疗需氧与厌氧菌
    氟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
    2. 繁殖期杀菌剂(青霉素类)+快速抑菌剂(大环内酯)—拮抗作用
    3. 繁殖期杀菌剂(万古霉素)+静止期杀菌剂(氨基糖)作用增强,毒性增强,不宜联合
    4. 红霉素与氯霉素—无协同作用
    5. 抗结核因常可出现耐药性故常三联
    药物不良反应:
        指使用正常剂量出现有害的与使用目的无关反应:
    1. 特异性反应
    2. 过敏性反应
    3. 毒性反应
    4. 耐药性反应
    5. 二重感染


    五、细菌性感染经验治疗选药方案
    (一) 经验治疗选药原则
    1. 经验治疗不能忽视病原学诊断  在给病人抗菌药物治疗前采集标本送病原学检测,以提高检出率,为支持经验选药提供科学依据。
    2. 确定感染性质  轻型的社区获得性感染和初治病人可选用一般抗菌药物,而医院耐药菌株感染、难治性感染应尽快确定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及其治疗效果,选用杀菌类作用强的抗菌药物。有局部病灶者需同时进行局部治疗,引流和病灶清除术。
    3. 药物的理化性质、药代动力学特点,如药物溶媒的选用、使用方法、组织分布诸多因素均应是经验治疗考虑的要素。
    (二) 临床常见感染性疾病经验选用方案[见附件(三)]


    六、抗菌药物的毒副反应与选药参考
    (一) 肾功能不全病人选药剂给药方案
    1. 选药
    可用正常剂量或略减剂量者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哌拉西林、美洛西林、苯唑西林、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氯霉素、多西环素、异烟肼、利福平、甲硝唑、克霉唑、乙胺丁醇
    剂量中度减少或适当调整药量者 青霉素、羧苄西林、阿洛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噻吩、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孟多、头孢西丁、吡肟、氨曲南、亚胺培南、氟喹诺酮类、林可霉素、头孢呋新、头孢他啶、头孢唑肟、拉氧头孢、头孢吡肟、氨曲南、亚胺培南、氟喹诺酮类、林可霉素、酮康唑
    避免使用或慎用必须减少剂量者尽量不用者 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ti考拉宁、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无环鸟苷、SMZ-TMP、四环素、多粘菌素、呋喃类、咪康唑

    2.  肾功能减退时给药量的控制
    (1) 估计法
    肾功能减退时给药剂量的估计
    肾功能试验 正常 轻度损害 中度损害 重度损害
    内生肌酐清除率
    ml/s
    ml/min
    血清肌酐值
    µmol/l
    mg/dl
    给药剂量 1.503-2.004
    90-120

    88.4-133
    1-1.5
    正常量 0.835-1.336
    40-60
    133-177

    1.6-2.0
    1/2-2/3
    正常量 0.167-0.835
    10-40
    177-442

    2-5
    1/5-1/2
    正常量 <0.167
    <10
    >442

    >5
    1/10-1/5
    正常量
    (2) 肾功能减退时抗感染药物调整的推荐剂量(附件四)

    (二) 肝功能不全病人选药
    优先选用的抗菌药
    (正常剂量) 青霉素、头孢唑林、头孢他定、氨曲南、亚胺培南、氨基甙类、氟喹诺酮类、多西环素、甲硝唑、呋喃类、乙胺丁醇、万古霉素、多粘菌素
    慎用或减量的抗菌药 乙氧萘青霉素、苯唑西林、哌拉西林、美洛西林、阿洛西林、头孢噻吩、头孢噻肟、头孢哌酮、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红霉素类、5-氟胞嘧啶
    避免选用的抗菌药 红霉素酯化物、利福平、异烟肼、氯霉素、酮康唑、咪康唑、两性霉素B、四环素、土霉素、磺胺

    (三) 妊娠期与哺乳期病人选药

    1、妊娠期抗菌药物的选用
    妊娠早期
    避免应用 妊娠后期
    避免应用 妊娠全过程
    避免应用 权衡利弊后
    谨慎使用 妊娠全过程
    可予应用
    TMP
    甲硝唑
    乙胺嘧啶
    利福平
    金刚烷胺
    利巴韦林
    红霉素酯化物 磺胺药
    氯霉素 四环素类
    红霉素酯化物
    氨基糖甙类
    喹诺酮类
    万古霉素
    去甲万古霉素
    异烟肼
    磺胺药+TMP
    呋喃妥因
    碘苷
    阿糖腺苷 氨基糖甙类
    异烟肼
    氟胞嘧啶
    氟康唑
    万古霉素
    去甲万古霉素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其他内酰胺类
    磷霉素
    林可霉素

    2、 抗菌药物在乳汁中的浓度
    乳汁药物浓度>母体血清药物浓度25%者
                  磺胺药﹑TMP﹑异烟肼﹑甲硝唑﹑红霉素﹑克林霉素﹑氯霉素﹑                 四环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妥布霉素、氨苄西林、羧苄西林、氟喹诺酮类
    乳汁药物浓度<母体血清药物浓度25%者
                  阿洛西林、氨曲南、头孢唑啉、头孢甲肟、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西丁 、头孢曲松、头孢呋辛、美洛西林、呋喃妥因、苯唑西林、青霉素

    (四) 药物引起新生儿的不良反应
    新生儿抗菌药物不良反应
    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发生机制
    氯霉素


    磺胺药

    氟喹诺酮类
    四环素类

    氨基糖甙类

    万古霉素
    磺胺与呋喃类 灰婴综合征


    脑性核黄疸

    软骨损害(动物)
    齿及骨骼发育不良、牙黄

    耳、肾毒性

    耳、肾毒性
    溶血性黄疸 肝酶不足和肾功能发育不全,影响氯霉素的降解与排泄,是游离氯霉素浓度高
    磺胺替代胆红质与蛋白的结合位置
    不明
    药物与钙络合沉积在牙齿和骨骼中
    肾清除能力差,药物浓度个体差异大,易致血药浓度升高
    同氨基糖甙类
    新生儿红细胞中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五)抗菌药物的其它不良反应
    引起其它不良反应的常见抗菌药物
    类型 常见药物 预防
    神经系统:可有痉挛癫痫、听力下降和视力损害、周围神经炎、神经肌肉接头阻滞等
        造血系统:可见贫血、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凝血功能障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溶血尿毒综合症 青霉素、链霉素及其他氨基糖甙类、万古霉素、多粘菌素B、呋喃类、亚胺培南等
    氯霉素、青霉素及半合成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林可霉素、链霉素、四环素、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磺胺、灰黄霉素、万古霉素、利福平等
    青霉素、链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喹诺酮、磺胺、TMP、呋喃类、两性霉素B 防止剂量过大,疗程过长和静脉滴速过快

    定期检查网织红细胞计数和血常规
    用第三代头孢,特别是头孢哌酮、拉氧头胞加用VitK1

    询问过敏史、皮内试验、密切观察,及时停药
    二重感染 广谱抗生素 尽量用窄谱抗生素,定期送标本革兰氏染色涂片和培养









































    附件(一)
    抗菌药物使用的分线管理

    分类 首选药物 次选药物 特殊指征药物



    青霉素类 青霉素G、氨苄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哌拉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氨苄西林-舒巴坦钠、阿莫西林、普鲁卡因青霉素 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氯唑西林 万古霉素、ti考拉宁、











    美洛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两性霉素B





    头孢菌素类 头孢氨苄、头孢唑林(先锋霉素V)、头孢拉定(先锋霉素Ⅵ)、头孢克洛 头孢噻肟、头孢呋辛、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吡肟
    其它β内酰胺 氨曲南
    氨基糖苷类 庆大霉素、链霉素、阿米卡星 奈替米星、卡那霉素、妥布霉素
    氯霉素类 氯霉素
    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琥乙红霉素、阿奇霉素 克拉霉素
    四环素类 强力霉素(多西环素) 四环素
    氟喹诺酮类 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 左旋氧氟沙星
    呋喃类 呋喃妥因、呋喃唑酮
    磺胺类 SD、SMZ-TMP、柳氮磺胺吡啶
    其它类 甲硝唑、、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利福平、异烟肼、磷酸素钠、吡嗪酰胺、乙胺丁醇 对氨基水杨酸钠、利福喷丁
    抗真菌类 制霉菌素、酮康唑
    氯康唑、伊曲康唑、咪康唑、氟胞嘧啶、酮康唑
    抗病毒类 利巴韦林、阿昔洛韦 金刚烷胺、阿糖腺苷
    中草药制剂 黄连素、板兰根、双黄连、抗病毒口服液、、香莲片、三金片、鱼腥草注射液



    附件(二)
    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

    1、 综合病征的预防用药指征:对涉及各科病人均可出现的昏迷、中性粒细胞减少、免疫缺陷等综合病征应用抗菌药物并无效果,相反招致菌群失调,耐药菌株产生。因此,只有在以下情况下才酌情应用。

    综合病征的预防用药

    综合病征 预防用药指征 预防用药方法
    昏迷 1、 体温>38
    2、 周围血象WBC>12×109/L,N>80%
    3、 呼吸道分泌明显增加(喉头痰鸣)
    4、 有多器官功能衰竭
    5、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6、 心肺复苏后 1、 定期进行菌群调查
    2、 符合左侧用药指征中一项以上,按优势菌药敏试验选药
    3、 消化道局部去污染
    中性粒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1×109/L 1、 成人可选用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小儿科选用大环内酯类等药物
    2、 必要时进行肠道局部去污染
    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抗体生成障碍 1、 与急性传染病有密切接触史
    2、 进行导尿、安装人工起搏器病灶活检等侵入性操作 1、 根据各种可能病原体预防用药
    2、 操作前预防用药1次

    2﹑常见疾病的预防用药
    常见疾病名称 预防用药指征 预防用药方法
    上呼吸道感染 病毒感染并伴有下述一项者:
    1. 疑有继发细菌感染
    2. 年龄<3岁或>60岁
    3. 周围血象WBC>10×109/L,N>80% 针对病原菌选药,以β-内酰胺类药物为佳。
    菌尿症 下述病人需留置导尿者:
    1. 妊娠期妇女,老年人
    2. 中性粒细胞<1×109/L
    3. 免疫功能低下者 插导尿管及留置导尿管前半小时各服阿莫西林1g或呋喃妥因0.1或诺氟沙星0.2,定期尿培养,若出现菌尿尽量拔管并按优势均药敏选用抗菌药物,行治疗用药。留置导尿旨在拔管时追加1次药物。
    肠源性感染 1. 重度免疫缺陷
    2. 各种原因所致休克
    3. 器官或骨髓移植受体
    4. 中性粒细胞<1×109/L
    5. 重症肝炎,肝昏迷
    6. 严重烧伤病人
    7. 接受结肠-直肠手术者
    8. 多器官功能衰竭 危中期进行消化道局部去污染,选用新霉素、多粘菌素E、妥布霉素、两性霉素等,也可口服链霉素及制霉菌素等。国外介绍的配方有:
      多粘菌素E  100mg
      妥布霉素    80mg
    两性霉素B  500mg
    以上3种口服qid1-3天
    同时可用2%糊状混合剂涂搽口腔粘膜,每日4次。也可根据菌群调查结果选用药物。
    细菌性心内膜炎   风心病、先心病,人工瓣膜患者伴有下列一项:
    1. 进行拔牙、扁桃腺切除或呼吸道其它手术操作
    2. 尿路或胃肠道手术或其它侵入性操作 术前静脉用青霉素G80万u-160万u,术后同量q8h×1-2天;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林可霉素0.6或庆大霉素8万u肌注或静滴,术前一次,术后8小时再用一次。
    术前用氨苄西林2g并加用庆大霉素8万u静滴,术后用药q8h×1天;预防肠球菌感染可用去甲万古霉素0.4静滴1-2次(间隔8小时)
    真菌感染 1. 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毒性药物治疗的病人
    2. 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
    3. 大面积烧伤需使用大量广谱抗菌药物者 1. 经常观察有无表浅真菌感染(口腔、会阴部位)
    2. 定期送咽拭子、尿、大便真菌培养
    3. 如涂片和培养发现真菌,应根据致病菌及药敏治疗
    风湿热复发 1. 反复发作的链球菌咽炎的青少年
    2. 有风湿热病史者
    3. 有风湿性心瓣膜病者 长效青霉素120万肌注,每月一次,持续5年以上(或用至25尿)。
    青霉素过敏者改用红霉素0.2bid定期服用。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有密切接触的家属、陪护、医务人员 磺胺嘧啶1-2g/日,小儿0.25-0.5g/日,分2次,同复等量碳酸氢纳。对磺胺过敏者改用利福平0.4-0.6g/日,小儿10mg/Kg/天,<1岁,减半,q12h×2天。
    输血疟疾 疟疾高发区受血者 输血同时口服氯喹2片(每篇基质0.15g),每天一次,连续2天。
    结核病 1. PPD试验阳转需用药物治疗的糖尿病病人和未接种卡介苗的婴幼儿
    2. PPD试验阳转活前后2次比较硬结直径增大6mm者
    3. 与痰菌阳性病人密切接触的小儿及免疫功能低下的陪护人员
    4. 有结核病史或胸片示有陈旧性结核病灶,因其它疾病需长期应用激素或其它免疫抑制剂者 雷米封
    成人0.3/日,小儿10mg/Kg/天,疗程3-6个月
    百日咳 近期有百日咳接触史的7岁以下儿童 红霉素50mg/Kg/天×2周,或克拉霉素7.5mg/Kg.po.bid×14d
    霍乱 1. 流行地区或密切接触者
    2. 流行期间非典型腹泻 四环素0.25 qid或强力霉素0.1-0.2 bid×3天
    卡氏肺孢子虫感染 1. 艾滋病病人
    2. 长期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者
    3. 器官或骨髓移植受体 SMZ 25mg/kg/天
    TMP 5 mg/kg/天
    分二次口服,持续用药(或定期清扫);对磺胺过敏者选用戊烷脒定期清扫。
    危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 1. 24小时尿量<300ml
    2. 血肌酐>442μmol/L(>5mg/dl)
    3. 肺水肿、咯血 青霉素G80万u-160万u iv q8h或头孢噻肟钠1g iv q8h,危重期间3-5天。
    重型肝炎 1. 肝性脑病
    2. 流行期间非典型腹泻
    3. 重度腹水
    4. 使用激素 1. 定期进行咽部、粪的菌群调查
    2. 消化道局部去污染
    3. 肝性脑病可选用头孢噻肟钠
    A组溶血性链球菌或肺炎球菌感染 脾切除后 长效青霉素120万u,肌注,每月一次×2-3年。
    甲亢危象 头孢噻肟钠1g iv q8h×1-3天
    新生儿感染的预防 1. 产妇有生殖道B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2. 新生儿室内有金黄色葡萄球菌、A组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感染流行时
    3. 有胎膜早破6小时以上,第二产程延长,羊水Ⅱ0以上污染、羊膜炎及出生有羊水吸入、苍白窒息等
    4. 产妇生殖道有淋球菌和衣原体感染,其经产到分娩的新生儿 可选用青霉素20万u q8h×3天或氨苄西林0.125 iv q8h×3天
    可分别选用苯唑西林0.1、青霉素20万u、氨苄西林0.1,静脉用药q8h 3天
    淋球菌:用1%硝酸银滴眼
    衣原体:用0.5%红霉素或1%四环素眼药膏涂眼
    放疗后感染 1. 放疗后中性粒细胞<1×109/L
    2. 各个部位有放射性溃疡 1. 消化道去污染
    2. 菌群调查
    3. 根据优势菌选药,用药5-7天
    皮肤病感染 1. 大疱性皮肤病有皮肤破损,分泌物增加且需应用激素者
    2. 自身免疫疾病需长期、大剂量使用激素(>60mg/日)者 1. 定期菌群调查
    2. 可根据菌群调查结果针对优势菌选药,选用SMZ-TMP(6个月以下婴儿不用)或红霉素口服

    3﹑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围手术期用药必须根据手术部位、可能致病微生物、手术持续时间及抗菌药抗菌谱及半衰期选用抗菌药物,一般应在麻醉诱导期静脉注射1次足量抗生素或术前1/2-1小时肌注。手术持续时间超过4-6小时,根据药物半衰期,术中追加1次,围手术期用要以用单剂量为佳,其预防效果同样或更为满意,毒副作用明显减少。药物选择一般以第一代头孢等第一线药物为主,不用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万古霉素(VRE MRSA感染除外)等药物。外科预防用药不能忽视手术技巧和无菌操作。
    预防用药原则:
    (1) 洁净的手术:大致分为甲、乙两类。
    甲类:如疝气、精索静脉曲张……等,原则上一般不用抗微生物制剂,如需使用,可术前一剂量,术后一剂量。使用的抗菌药物以本表第一线抗微生物制剂为主。介入治疗术中有关抗菌药物应用亦可按此类处理。
    乙类:如人工关节、心脏、脑部、骨、关节………等手术,原则上可使用3-5天抗菌药物,以本表第一线抗菌药物为主。糖尿病或免疫抑制等情况若需行介入治疗可按此类处理。
    (2) 洁净但易受污染的手术
    手术也洁净但术中易受污染,如胃、肠、肺、妇科、耳鼻科、产科、口腔、颌面外科………等手术。原则上使用抗菌药物3天,以本表第一线抗菌药物为主。
    (3) 污染的手术
        对脓疡、烧伤疤痕、皮肤移植或已感染器官进行的手术,术钱术后使用抗菌药物有必要性使用时可依病情发展,按抗菌药物使用原则用药,一般术后用药3-7天,药物选用按治疗用药方案进行。





    附件(三)
    临床常见感染性疾病经验选药方案
    1. 常见内科系统感染性疾病选药
    疾病名称 诱发因素或伴随症状 主要致病菌 首选 次选或替代 疗程 备注
    上呼吸道感染(原发行或继发性细菌感染 ①.>60岁或<3岁
    ②.有鼻窦炎
    ③.免疫功能降低 1.链球菌 青霉素G、红霉素、SMZco 林可霉素、头孢第一代 5-7天 1. 上感的病原体80%以上为病毒所致,除①②③,一般不用抗菌素药物,上感不应用头孢三代、亚胺培南、、头霉素等抗菌药物。
    2.流感嗜血杆菌 氨苄西林 阿莫西林、头孢第一代、大环内酯类、头孢克洛 5-7天或症状体征消退3-4天
      肺炎 院外获得或脾切除术后 肺炎球菌 青霉素G(脾切除术后肺炎需用大剂量) 头孢一代、大环内酯类 症状体征消失 1. 对万古霉素敏感的多重耐药G+球菌可选用万古霉素
    2. 肺脓肿疗程6-8周以上
    3. 亚胺培南应用指征:
    a) 病原不明的严重感染
    b) 多重耐药菌的混合感染
    c) 产超广谱酶和Ⅰ型酶的G杆菌感染
    新生儿羊水吸入性肺炎 ①肠杆菌和厌氧菌 头孢西丁 头孢噻肟、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视病情(3周)
    ②B组溶血性链球菌 青霉素G 头孢第一代、头孢呋辛 同上
    ③衣原体 红霉素 克拉霉素、阿齐霉素 10-14天
    ④支原体 红霉素 多西环素、阿齐霉素、环丙沙星
    气管切开、呼吸计或手术后 铜绿假单胞菌 哌拉西林+阿米卡星,头孢哌酮、阿洛西林、环丙沙星 头孢他啶、替卡西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舒普深、他唑西林 视病情而定
    阻塞性肺炎 卡他莫拉菌 大环内酯类、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舒氨西林 氟喹诺酮类、SMZCo 视病情而定 4.发现PRP(耐青霉素肺炎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金葡菌)、VRSA(耐万古霉素金葡菌)、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者,请医院感染科会诊
    继发于脓毒血症 金葡菌(MSSA) 苯唑西林或氯唑西林 林可霉素,头孢第一代 3-4周
    MRSA 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 磷霉素+拉氧头孢,ti考拉宁,环丙沙星+利福平 大于4周,症状体征胸片正常后7-10天
    G杆菌 第二代头孢菌素+氨基糖甙类,哌拉西林、氟喹诺酮类  他唑西林,第三代头孢菌素 大于4周,症状体征胸片正常后7-10天
    产超广谱酶菌株 头孢西丁+阿米卡星 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免疫功能低下 卡氏肺孢子虫 SMZ100mg/kg.d+TMP 20mg/kg.d 戊烷脒 4mg/kg.d 3周
    军团菌 红霉素 0.5qid,重者加利福平 0.45qd 阿齐霉素,克拉霉素,SMZCo,氟喹诺酮类 >4周 免疫功能正常28天
    免疫功能缺损适当延长
    白色念珠菌 氟康唑 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 胸片复查吸收后7-10天
    曲霉菌 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 伊曲康唑 4周
    老年肺炎 肺炎双球菌
    G菌 青霉素、一代、二代头孢+大环内酯类或单用喹诺酮类 三、四代头孢+大环内酯类或碳青霉烯类
                              

    疾病名称 诱发因素或伴随症状 主要致病菌 首选 次选或替代 疗程 备注
    败血症 皮肤,软组织感染扩散 金葡菌(MSSA) 苯唑西林或氯唑西林 林可霉素,头孢第一代 症状消失后2周
    金葡菌(MRSA) 去甲万古霉素或万古霉素 拉氧头孢+磷霉素
    大面积烧伤 铜绿假单胞菌 他唑西林或替卡西林+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 头孢他定、头孢吡肟、环丙沙星、亚胺培南/西司他定,美洛培南、免疫功能↓者上述药物+氨基糖甙类 视病情而定 局部可用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敷料
    静脉导管相关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同金葡菌-- 视病情定 尽早拔出导管
    肠杆菌 头孢第二代+阿米卡星或庆大霉素 头孢第三代,氟喹诺酮,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他唑西林 症状体征消失后7-10天
    肠外高能营养 白色念珠菌 同肺炎 同肺炎 同肺炎
    腹部盆腔手术 肠杆菌+厌氧菌 头孢二代或庆大霉素+甲硝唑,他唑西林、头孢噻肟 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霉素类 视病情定
    尿路感染 无症状性菌尿症 肠杆菌 阿莫西林2g三日疗法,SMZ-TMP三日疗法 头孢第二代,氟喹诺酮,庆大霉素 3日 1. 导尿相关者宜尽早拔除留置导尿管
    2. 医院内尿路感染的症状体征不典型,诊断主要根据尿液定量培养
    3. 细菌L型感染需选用不同作机制药物交替应用,疗程>4周
    急性肾盂肾炎 肠杆菌 阿莫西林或诺氟沙星,SMZ-TMP 第二代头孢,广谱青霉素(美西林、哌拉西林等) 7-10天或二次尿培养转阴
    反复发作性肾盂肾炎 肠杆菌 阿莫西林或氟喹诺酮类 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广谱青霉素 症状控制后或尿培养(—)后继续用SMZCo0.25-0.5或呋喃旦丁50-100mg qN持续6个月
    细菌L型 大环内酯类+氨基糖甙类 阿莫西林+大环内酯类、喹诺酮+大环内酯或利福平、氯霉素、多西环素 4-6周
    下尿路感染 肠杆菌 阿莫西林或SMZ-TMP单剂量或1-3天 氟喹诺酮类、多西环素
    淋球菌,支原体,衣原体 见性传播疾病 见性传播疾病 见性传播疾病
                                              















    疾病名称 诱发因素或伴随症状 主要致病菌 首选 次选或替代 疗程 备注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院外感染 脑膜炎双球菌 磺胺嘧啶首剂2g,以后1gq6h 青霉素G(大剂量),头孢噻肟 5-7天 青霉素800-1200万u/日,小儿20-40万u/kg.d,严重者加大剂量
    伴呼吸道症状 肺炎球菌 青霉素G1200-2000万u/日(成人),小儿30-60万u/kg.d,±头孢曲松 头孢噻肟钠
    氨苄西林(剂量150-200mg/kg.d) >2周 症状体征消失,CSF正常后7天
    流感嗜血杆菌 氨苄西林150-200mg/kg.d 阿莫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 10-14天
    血行扩散 金葡菌(MSSA) 苯唑西林 头孢噻肟、头孢曲松 症状体征消失CSF正常后7天
    金葡菌(MRSA) 万古霉素 万古霉素+磷霉素
    耳源性 变形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他唑西林,头孢他定 拉氧头孢、美洛培南、环丙沙星、头孢曲松 同上 同上
    手术或创伤 见手术后深部感染 同上 同上 视病情而定 手术前30-60分钟进行围手术期用药
    胃肠道感染 胃,十二指肠溃疡 幽门螺杆菌 阿莫西林+甲硝唑(替硝唑)+胶体铋剂(如次枸橼酸铋)质子泵抑制剂 阿莫西林+甲硝唑(替硝唑)+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H2—受体阻滞剂 7-14天 幽门螺杆菌治疗指征:具下述中一项:
    1. HP
    2. 难治性、反复性消化道溃疡
    3. 有出血、穿孔需手术治疗者
    痢疾 痢疾杆菌 氟哌酸、SMZ-TMP、呋喃唑酮 氨苄西林、哌拉西林、氨基糖甙类 症状消失连续二次,大便培养(—) 小儿宜选用广谱青霉素类或第二代头孢菌素
    霍乱 霍乱弧菌 多西环素 诺氟沙星、SMZCo或四环素 3天 小儿尽量避免用氟喹诺酮类及四环素,不能口服者可用氨卞西林
    其它感染性肠炎 大肠杆菌等G—菌 诺氟沙星或庆大霉素、SMZ—TMP 氨苄西林,第二代头孢菌素 症状控制后1-3天
    球菌性肠炎 葡萄球菌或肠球菌 苯唑西林+庆大霉素,头孢一代,红霉素 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口服 视病情而定
    原发性腹膜炎 需氧或兼性厌氧菌 G—杆菌 氟喹诺酮类+甲硝唑或头孢二代 头孢三代 视病情而定 常发生于重症肝炎、肝硬化、肾病综合症等疾病基础上
    肠球菌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去甲万古霉素 同上

    疾病名称 诱发因素或伴随症状 主要致病菌 首选 次选或替代 疗程 备注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伪膜性肠炎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 甲硝唑或替硝唑(口服) 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口服 7-10天
    球菌性肠炎 葡萄球菌或肠球菌 红霉素,第一代头孢,苯唑西林+庆大霉素 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 症状控制
    铜绿假单胞菌肠炎 他唑西林+庆大霉素(或阿米卡星) 口服多粘菌素、头孢他定、环丙沙星 症状控制
    真菌性肠炎 白色念珠菌 制霉菌素 克霉素、酮康唑、氟康唑 症状控制
    细菌性心内膜炎 院外感染 草绿色链球菌 青霉素G1200—2000万u/日(成人)+氨基糖甙类 头孢第一代 6-8周
    手术后肠球菌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或阿莫西林+庆大霉素 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 6-8周
    葡萄球菌 苯唑西林 头孢唑啉、头孢噻肟钠,MRSA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 6-8周
    铜绿假单胞菌 头孢他定+妥布霉素 亚胺培南+西司他定 >6周




    2. 常见外科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经验选药
    疾病名称 主要致病菌 首选 次选或替代 备注
    疖、痈、淋巴结炎、新生儿皮下坏疽 金葡菌 1. 产青霉素酶株:苯唑西林,氯唑西林
    2. 甲氧西林耐药株: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 头孢唑啉、利福平
    氧氟沙星、阿米卡星 如合并厌氧菌感染,加用甲硝唑或替硝唑
    丹毒、蜂窝组织炎 链球菌 青霉素G 氨苄西林、头孢第一代、大环内酯类
    坏死性筋膜炎 需氧菌+厌氧菌 阿米卡星或庆大霉素+甲硝唑、氯霉素 头孢二、三代,氧氟沙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气性坏疽 产气荚膜杆菌 青霉素G(大剂量)+克林霉素 头孢唑啉、哌拉西林、氯霉素、万古霉素 高压氧
    胆囊、胆管炎 肠杆菌、厌氧菌 甲硝唑+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头霉素、头孢哌酮、头孢三嗪、喹诺酮类
    骨髓炎 金葡菌 林可霉素、克林霉素、苯唑西林 氧氟沙星,头孢一、二代,万古霉素 MRSA首选万古霉素慢性骨髓炎以手术引流
    口腔内感染 链球菌+厌氧菌 青霉素G 林可霉素,大环内酯类,头孢第一、二代 口腔厌氧菌首选甲硝唑
    中耳炎、乳突炎、鼻窦炎 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 青霉素类+甲硝唑
    或氨基糖甙类+甲硝唑 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第一代
    头孢二代,头霉素

    疾病名称 主要致病菌 首选 次选或替代 备注
    眼外伤、眼内手术
    角膜溃疡穿孔 1. 金葡菌、链球菌
    2. 铜绿假单胞菌
    3. 混合感染 氯唑西林、苯唑西林、林可霉素
    哌拉西林+阿米卡星或妥布霉素
    青霉素+氨基糖甙类,氯霉素 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头孢第一代
    头孢他啶,环丙沙星
    林可霉素,头孢第一代,环丙沙星 加局部用药:氯霉素,病毒性用无环鸟苷
    手术后切口感染
    浅部感染:
    1. 头面及膈以上手术
    2. 膈下手术

    深部感染:
    1. 中枢神经系统

    2. 腹膜炎
    3. 人工瓣膜心内膜炎

    葡萄球菌,链球菌
    大肠杆菌及其它肠杆菌为主,可混合厌氧菌感染


    葡萄球菌

    肠杆菌+厌氧菌
    手术后60天内(早期):葡萄球菌

    手术后60天以上(晚期):D组链球菌

    同皮肤软组织感染
    氨基糖甙类+甲硝唑



    苯唑西林或氯唑西林(大剂量)
    氨基糖甙类+甲硝唑;哌拉西林
    苯唑西林或氯唑西林2g q4h×4-6周
    万古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硫脒  

    同皮肤软组织感染
    哌拉西林+氨基糖甙类,他唑西林,头霉菌素,广普青霉素


    头孢噻肟,氯霉素,头孢三嗪,万古霉素
    头孢第二、三代,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头孢第一代、氧氟沙星、万古霉素
    万古霉素+庆大霉素,美洛西林

    轻者伤口局部处理即可

    3. 性传播疾病选药
    疾病名称 感染部位 首选经验用药 次选或替代药物 疗程 备注
    梅毒螺旋体 早期(1、2期和病期2年内的潜伏梅毒) 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u im qd×10-15天
    苄星青霉素240万u,肌注(两侧臀部个120万u)每周一次×2周 青霉素过敏者,用多西环素0.1bid×15天或红霉素0.5qid×15天 2-3周 妊娠、肝脏受损不用四环素,改用红霉素(不用无味红霉素)
    晚期(病程2年以上的3期及2年以上潜伏梅毒) 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u im qd×15-20天,间隔2周后重复一疗程
    苄星青霉素240万u,肌注,每周一次×3周 青霉素过敏者用,多西环素0.1bid×30天或红霉素0.5qid×30天 3-4周 同上
    妊娠期梅毒 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u im qd×10天 青霉素过敏者,红霉素0.5qid×15天 妊娠早、中、晚期(每3个月)用一疗程
    先天性梅毒 苄星青霉素5万u/kg.次,qd×10-14天 青霉素过敏者,红霉素口服,使用30天 3-4周
    新生儿(母亲患梅毒) 出生后用普鲁卡因青霉素5万u/kg.次,qd×10天
    心血管梅毒 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u im qd×15天,共3-4疗程,二疗程之间相隔15天
    对青霉素过敏者用多西环素0.1bid×30天,休息15-30天,再用30天 8岁以下不用多西环素
    神经梅毒 青霉素G240-400万u iv q8h×14天,共用3-4疗程,疗程间隔15天
    或普鲁卡因青霉素120万u im qd×15天
    继用苄星青霉素240万u,每周1次×3-4周 多西环素100mg bid po ×12天(青霉素过敏时)
    ①为防止大剂量青霉素引起的赫氏反应,首剂青霉素宜小

    疾病名称 感染部位 首选经验用药 次选或替代药物 疗程 备注
    真菌感染 浅表部位感染 制霉菌素或克霉唑或咪康唑霜外用
    严重者口服伊曲康唑 视病情而定 口腔鹅口疮用制霉菌素悬液搽口腔
    伊曲康唑对甲癣有较好疗效
    肠道感染 制霉菌素 酮康唑 3-7天
    泌尿道或肺部感染 酮康唑或氟康唑 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 视病情而定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 氟康唑、大蒜素 同上
    军团菌病 肺炎 红霉素 多西环素或利福平 >3周
    鼠咬热 小螺菌鼠咬热
    念珠状链杆菌鼠咬热 青霉素G 红霉素、四环素、氯霉素 7-14天 有心内膜炎时,青霉素剂量加大,疗程3-4周
    兔热病(土拉杆菌病) 链霉素 四环素、氯霉素 7-10天 合并脑膜炎者用氯霉素,疗程10-14天
                                                                      


    附件(四)
    肾功能减退时抗感染药物的剂量调整
    药物 正常治疗量(1)
    (Ccr>1.503ml/s) 肾功能减退(Ccr ml/s)时调整剂量(2)
    >0.835-1.336 0.167-0.835 <0.167
    青霉素
    氨苄西林
    阿莫西林
    哌拉西林
    氨苄西林-舒巴坦
    替卡西林-克拉维酸
    头孢唑啉
    头孢氨苄
    头孢拉定
    头孢呋辛
    头孢西丁
    头孢克洛
    头孢尼西
    头孢噻肟
    头孢噻肟
    头孢曲松
    头孢他啶
    头孢替坦
    头孢克肟
    拉氧头孢
    头孢毗肟
    氨曲南
    亚胺培南
    庆大霉素
    妥布霉素
    奈替米星
    阿米卡星
    万古霉素
    ti考拉宁
    红霉素
    克拉霉素
    阿奇霉素
    克林霉素
    氯霉素
    多西环素
    甲氧苄啶
    甲硝唑
    环丙沙星
    氧氟沙星
    两性霉素B
    氟胞嘧啶
    氟康唑
    异烟肼
    乙胺丁醇
    利福平
    毗嗪酰胺
    乙硫异烟胺
    阿昔洛韦
    更昔洛韦
    Stavudine
    膦甲酸
    叠氮胸苷
    戊烷脒
    乙胺嘧啶 40 万-400万μq6h
    0.25-2g q6h
    0.25-0.5g q8h
    3g q4h
    3g q6h
    3.1g q4h
    1-2g q8h
    0.25-0.5g q6h po
    1g q6h
    0.75-1.5g q8h
    2g q8h
    0.25g q8h po
    1g q24h
    2g q8h
    2g q8h
    1-2g q12h
    2g q8h
    1-2g q12h
    0.2g q12h po
    2g q8h
    1-2g q8h
    1-2g q8h
    0.5g q6h
    1.7mg/kg q8h
    1.7mg/kg q8h
    2mg/kg q8h
    7.5mg/kg q12h
    1g q12h
    6mg/kg q24h
    0.25-0.5g q6-12h
    0.25-0.5g q12h po
    0.25-0.5g q24h po
    0.15-0.3g q6h
    12.5mg/kg q6h
    100mg q24h po
    100-200mg q12h
    7.5mg/kg q6h
    0.5-0.75g q12h po
    200mg q12h
    0.3-0.7mg/kg q24h
    0.5-1.0g q6h
    200-400mg q24h
    5mg/kg q24h(最高300mg)
    15mg/kg q24h po
    600mg q24h po
    25mg/kg q24h(最高2.5g po)
    0.25-0.5g q12h po
    5mg/kg q8h
    5mg/kg q12h
    40mg q12h(≥60kg)
    60mg/kg q8h
    200mg q8h
    4mg/kg q24h
    25-50mg q24h po q6h
    q6h
    q8h
    q4-6h
    q6h
    q4h
    q8h
    q6h
    q8h
    q8h
    q8h
    q8h
    q24h
    q8h
    q8h
    q12h
    q8-12h
    q12h
    q12h
    q12h
    q12h
    q8-12h
    q6h
    60%-90%q8-12h
    60%-90%q8-12h
    50%-90%q8-12h
    60%-90%q12h
    1g q12-24h
    q24h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q12h
    100%
    100%
    100%
    q24h
    q6-8h
    100%
    q24h
    q24h
    q24h
    100%
    100%
    5mg/kg q8h
    q12h
    40mg q12h
    28mg/kg q8h
    200mg q8h
    q24h
    100% q8h
    q6-12h
    q8-12h
    q6-8h
    q6-12h
    q8h
    q12h
    q8h
    q12h
    q8-12h
    q12h
    q8h
    q24h
    q12-24h
    q12-24h
    q12h
    q24-48h
    q24h
    0.3g  q24h
    q24h
    q16-24h
    q12-24h
    q12h
    30%-70%q12h
    30%-70%q12h
    20%-60%q12h
    30%-80%q12-18h
    1g q24-96h
    q72h
      100%
    75%
    100%
    100%
    100%
    100%
    q18h
    100%
    50%-75%
    50%
    q24h
    q12-24h
    50%
    q24h
    q24-36h
    q24h
    100%
    100%
    5mg/kg q12-24h
    q24-28h
    20mg q12-24h
    15mg/kg q8h
    200mg q8h
    q24-36h
    100% q12h
    q12-24h
    q24h
    q8h
    q12-24h
    q12h
    q24-48h
    q12h
    q24h
    q24h
    q24-48h
    q12h
    q48h
    q24h
    q24h
    q12h
    q48h
    q48h
    0.2g q24h
    q48h
    q24-48h
    q24h
    q24h
    20%-30%q24-48h
    20%-30%q24-48h
    10%-20%q24-48h
    20%-30%q24-48h
    1g q96-168h
    q72h
          50%-75%
    50%-75%
    100%
    100%
    100%
    100%
    q24h
    50%
    50%
    25%-50%
    q24-36h
    q24-28h
    25%
    q48h
    q48h
    q24h
    60mg/kg biv(每周两次)
    50%
    2.5mg/kg q24h
    q48-96h

    6mg/kg q8h
    100mg q8h
    q48h
    100%
    注:(1) 表中所列为成人治疗量,凡未注明给药途径者均系静脉给药,正常治疗量(静脉给药者)的高限系用于危及生命严重感染的每日剂量。
       (2) 调整剂量为减少每次剂量或延长给药期间,仅减少每次剂量者注给药量的百分数,仅延长给药期间者注给药间隔时间,两者均调整者则注明剂量及间期改变。
       (3) 本表主要参考资料:Sanford J P. Guide to Antimicrobial Therapy. Dallas, Texas: Antimicrobial Therapy Inc. 1995
    临床药师网,伴你一起成长!微信公众号:clinphar2007
    头像被屏蔽
  • TA的每日心情

    2019-5-16 09:05
  • jylmdh 发表于 2008-7-21 11: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临床药师网,伴你一起成长!微信公众号:clinphar2007

    该用户从未签到

    曾延骁 发表于 2012-1-16 10: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好了··  谢谢分享 · 学习··
    临床药师网,伴你一起成长!微信公众号:clinphar20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3-1-12 17:14
  • zgh1109 发表于 2015-3-26 10:5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分享!很实用!
    临床药师网,伴你一起成长!微信公众号:clinphar20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禁止发布任何可能侵犯版权的内容,否则将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侵权后果。
    2、请认真发帖,禁止回复纯表情,纯数字等无意义的内容!
    3、提倡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抵制低俗不良违法有害信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