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珍,1969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系,获学士学位。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从事医院药学工作40年。1985、1989年曾两度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及迈阿密BAXTER研究所深造。1987年起至今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药剂科主任。曾获吴阶平医学研究奖——保罗·杨森药学研究奖,北京市医疗系统先进个人、先进共产党员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9年荣获中国药学会两项最高奖项——中国医院药学领导力奖和中国药学会优秀药师奖。
作为科室的管理者,李玉珍教授大胆突破传统模式,将国外先进的临床药学思路与我国医院药学工作相结合,率先并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标志医院药学方向性的工作。如率先在北京市开展血药浓度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提供正确服药指导,为患者个体化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并应邀在北京药学会交流介绍经验;积极开展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不断思考、改进、优化ADR报告流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报告体系。在医院各科室设立联络员,定期组织培训,树立ADR报告意识,人民医院ADR工作多次获得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表彰;建立药学实验室,完成药动、药效、药剂学研究多项,如罗红霉素、硝苯地平、地尔硫卓等在人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胰岛素聚酯微粒的制备及大鼠体内药效学研究等;克服重重困难,组建药物I期临床试验室,承担医院药物I期临床研究等科研课题;具有前瞻性眼光,转变药学服务基本模式,带领科室开展临床药师工作,药师深入临床,与医生、护士组成团队,共同为患者服务。作为全国第一批开展此项工作的单位,药师的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健康报特别就人民医院药剂科临床药师工作对相关临床医生进行了专访,并进行了连续报道,“临床药师:医师的好搭档”、“药师工作卓有成效”,这是医生对药师的肯定,李玉珍主任被医院呼吸科聘请为客座教授;1996年人民医院药剂科制剂室在北京市率先开始为临床配置全肠外营养液(TPN)、肾替代连续治疗液(CRRT),吸引了香港及国内同行前来参观学习,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及时为临床提供TPN合理配伍的信息,确保患者及时、安全用药。
李玉珍主任工作中身先士卒,挑重担、打头阵,在抗击非典、抗震救灾等各种重大事件中永远冲在第一线,不畏艰难与危险,体现了一位优秀共产党员、科室领导者的气概与风范。
李玉珍教授1997年起担任硕士生导师,已培养药学硕士二十余名。受聘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院兼职教授,承担长学制研究生、本科生等各层次学生的授课、实习、指导实验研究、完成毕业论文等工作。参加医院进修医生、住院医及主治医师培训工作,讲授药理学、药事管理等课程。多次应邀在国内、国际会议上进行学术交流。
李玉珍教授治学严谨,勤勉认真。著有论文70余篇及专著多部,出版的专著主要有:现代临床药物手册(副主编)、现代药物学(副主编)等。发表论文主要有:国产洛索洛芬钠片剂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多索茶碱与莫西沙星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相互作用;3种剂量9-硝基喜树碱大鼠单次灌胃给药后的药动学研究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in Abelmoschus manihot (L.)Medicus by CZE;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peptides from secreted human CKLF1 and heparin using capillary zone electrophoresis; 202例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的调查与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实践与思考;临床实践中药患纠纷的法律责任与防范;21世纪药品质量管理新模式的探讨等。
李玉珍教授对事业孜孜追求,尊重同道,关心、爱护青年药学人员,多年来致力于临床药学、药物经济学、药动学、医院药学管理等专业的研究,并以卓有成效的学术成就在药学界享有较高知名度。经常在国内进行学术讲座,为推动我国临床药学事业发展而努力。热心学会工作,目前兼任北京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执业药师协会副会长,第九届药典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临床药物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担任《中国药学杂志》、《中国新药杂志》、《中国药房》、《中国医院药学杂志》等多家杂志常务编委、编委。
如今,医学已进入了分子生物学时代,以药物基因组学为基础开展治疗药物监测患者个体化用药,为患者安全、合理用药开辟了新的途径,李玉珍教授带领她的团队,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在新领域中不断探索。她坚信自己将为医院药学的发展、为热爱的药学事业奉献毕生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