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18-7-26 15:32 |
---|
|
临床药师网(linyao.net)免责声明
禁止发布任何可能侵犯版权的内容,否则将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侵权后果;提倡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抵制低俗不良违法有害信息。
在新药研发过程中,进行药物体内试验在早期准确地观察药物体内过程,关系到药品能否成功走向市场。评价药物的肠道渗透性模型有药物体内试验法和体外法两大类,体内法包括人体内及动物体内的吸收研究法,体外法包括细胞法、组织法、原位法等。目前在欧美应用比较成功的体内外相关性预测模型有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CS,该系统的成功应用解释了药物的溶出度和胃肠道渗透性是影响药物吸收程度和速度的基本参数,使得我们可以通过体外数据预测药物体内的生物利用度。
为了在研发进程早期就能获得所需的关于药品功效的答案,需要进行体内药理学研究。美迪西的药理学服务主要包括肿瘤动物模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模型、炎症和免疫系统疾病模型、代谢性疾病模型等,多年来帮助众多药物研发企业顺利完成药理学研究,其体内体外药效试验已通过FDA的审查。
药物按照BCS共分为4类:高溶解—高渗透(BCS Ⅰ类)、低溶解-高渗透(BCS Ⅱ类)、高溶解-低渗透(BCS Ⅲ类)、低溶解-低渗透(BCS Ⅳ类)。口服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和药效是由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特性决定的,首先必须吸收才有可能发挥药理作用,所以在制剂设计的时候必须考察药物的性质从而设计出合理的药物制剂,BCS分类对制剂的设计和研究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BCS还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如新药研究生物豁免原则、体内外相关性预测、预测食物和药物的相互作用等。BCS通过反应吸收过程机制的试验确保药物的生物等效性,如果两个含相同活性成分的药物在胃肠道不同区域具有相似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则产品具有相似的吸收速度和程度,两者具有生物等效性,因此可以用体外溶出试验代替人体体内试验。
体内外相关性预测与基于BCS的生物豁免相似,建立和评价体内外相关性的主要目的是依据体外数据预测体内药代参数,并有可能通过检测不同制剂的体外特性研究来代替体内生物等效性试验。
BCS还可以预测食物与药物的相互作用,食物对药物的吸收影响非常复杂。
(1)食物对Ⅰ类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无影响但是会使达到峰浓度的时间延迟;
(2)可较大增加Ⅱ类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对到达峰浓度的时间影响不定;
(3)使Ⅲ类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较少或者无影响,到达峰浓度的时间延迟;
(4)对于Ⅳ类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到达峰浓度的时间都影响不定。据此可以确定最佳给药时间以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增加药效。
BCS建立的目的在于使用体外数据预测药物体内生物利用度,其理论基础是以吸收程度来定义药物的渗透性,即在体内具有高吸收程度的药物具有高渗透性,只要药物在体内可以达到大于90%吸收,均被认为具有高渗透性。当体外渗透性与体内吸收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时,BCS倾向于使用吸收数据进行分类。
|
评分
-
参与人数 1 | 威望 +20 |
临药币 +20 |
支持币 +3 |
收起
理由
|
冯玄
| + 20 |
+ 20 |
+ 3 |
感谢分享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