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药师网(linyao.net)免责声明
禁止发布任何可能侵犯版权的内容,否则将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侵权后果;提倡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抵制低俗不良违法有害信息。
近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基因组学与信息重点实验室刘江课题组与芝加哥大学研究人员合作,在肾癌发病机制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揭示,在低氧的生理条件下,核蛋白SPOP的过表达和错误定位是引发肾癌的核心因素。相关论文已在权威期刊《癌细胞》上在线发表。
据介绍,肾癌是泌尿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肾癌起病隐匿,早期往往没有临床表现,大约30%的肾癌患者在诊断时已经发生转移,未转移的肾癌患者在进行切除术后,有约40%的患者会复发。同时,肾癌对放疗、化疗均不敏感。因此,亟须深入探索肾癌发病的分子机制,找到肾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分子靶标。
2009年,刘江等人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SPOP在99%的肾透明细胞癌肿瘤组织中过表达,而在对应的正常肾组织中表达很低;同时,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SPOP仍过表达,由此阐明SPOP是透明细胞癌的标记分子。其中所指的肾透明细胞癌是肾癌最常见的病理学类型,占肾癌的75%。
详细资料:http://www.engtis.com/zixun/changshi/13802.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