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21-3-15 11:29 |
---|
|
临床药师网(linyao.net)免责声明
禁止发布任何可能侵犯版权的内容,否则将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侵权后果;提倡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抵制低俗不良违法有害信息。
提到世界医学老大,人们一定会不约而同地想到美国。的确,这是一个令人充满羡慕的国家,其学术文化名城波士顿更是一个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名牌大学荟萃的城市。2007年11月7日-13日,波士顿迎来了近1万名前来参加美国风湿病学年会(ACR)的国际宾客,其中一半以上来自美国以外国家。与会者在国际会议中心共同分享各国学者带来的饕餮盛宴。
血管炎目前仍然是风湿病学科中最疑难的一组疾病,其症状和体征极为杂乱无章而又瞬息万变,临床处理十分棘手。在2007年ACR学术会议上,有些内容涉及到血管炎诊治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现节选部分如下:
1.CX3CL1在系统性血管炎发病中发挥的作用
CX3CL1是内皮细胞表达的一种化学因子,可能在炎性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日本Mizuho等学者研究后发现,类风湿血管炎患者的CX3CL1水平及其特异受体CX3CR1的表达均比类风湿关节炎高。本研究的目的是,检验CX3CL1在系统性血管炎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的假说。一共有28例血管炎患者接受了检测,患者按炎性血管管径大小分成三组,其中韦格纳肉芽肿(2例)、Churg-Strauss综合症(3例)、显微镜下多血管炎(13例)和Henoch-Schonlein紫癜(1例)为小血管性血管炎(SVV,共19例);结节性多动脉炎(3例)为中等管径性血管炎(MVV,3例);巨细胞性动脉炎(3例)和大动脉炎(3例)为大血管性血管炎(LVV,共6例)。结果表明,所有血管炎患者的血清CX3CL1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030.1±342.3 vs 113.5±113.5),其中SVV组的CX3CL1水平最高,尤其是显微镜下多血管炎。提示CX3CL1在系统性血管炎尤其是小血管性血管炎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并可以用作为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的一个有用的疾病活动血清学炎性指标。
2.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s Granulomatosis, WG)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美国的几所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两个基因(PTPN22和IRF5)的多态性与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s Granulomatosis, WG)的相关性。一共选择了456例白种人群中的WG患者,687例对照。结果发现,PTPN22 R620W变异体(rs2476601)的基因型与WG有关,而PTPN22基因上的另外11个位点与WG无关。5个IRF5位点也同时被研究,其中与SLE强相关的IRF5外显子1的一个位点(rs2004640)与WG无关,而另外两个位点rs7808907和rs2280714则与WG相关。这些结果提示WG的发生发展与遗传因素有关。WG患者PTPN22 W620的变异提示T细胞的调控异常在WG中起作用。IRF5 rs2280714位点与IRF5的表达强相关,说明IRF5也在WG中起着重要作用。
美国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血管炎中心的Seo等学者检测了利妥昔单抗(rituximab)治疗局限性WG的疗效。局限性WG常规采用糖皮质激素和甲氨喋呤联合治疗,但会出现复发。作者应用抗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rituximab)治疗了8例局限性WG(剂量为每周375mg/m2共4周);这些患者曾接受过标准免疫抑制剂治疗但无效。结果8例患者全部有效,并延长了WG复发的时间,其中4例在复发后重新给予利妥昔单抗治疗依然有效。说明利妥昔单抗是治疗局限性WG的有效生物制剂。
3.白塞病的流行病学、诊断与治疗研究
来自法国的Mahr等研究人员对2003年法国Seine-St-Denis市的白塞病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如下:
种族分组 例数(n) 总人口数(n) 患病率(/100,000人)
总计 79 1,094,412 7.2
欧洲人 19 814,091 2.4
北非人 43 120,590 35.0
亚洲人 11 51,511 17.9
非洲人 6 100,056 5.6
结果提示移民过来的北非人和亚洲人BD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欧洲人。调查显示患BD的危险性与移民时的年龄无关。与以前的假说结果一致,表明BD与种族因素有明显关系。
国际白塞病研究组(ISG)制定的1989年白塞病诊断标准敏感性不高(82.4%),准确性也不高(86.7%)。来自伊朗德黑兰大学医学中心的Davachi等研究人员对国际白塞病研究组诊断标准进行了重新评估和修正。27个城市的医师参与了这项研究。白塞病病例选择的是已经在临床上得到确诊的病例,对照病例则选择了至少有白塞病的一个主要临床表现但还不能确诊为白塞病的病例,一共有2556例白塞病和1163例对照病例入选。通过分析发现,白塞病诊断的最可靠的指标有:生殖器溃疡(82.1%),口腔溃疡(78.2%),皮肤损害(76.4%),假性毛囊炎(65.5%),针刺试验阳性(62.7%),眼部病变(60.4%)。根据分析结果,该研究组制定了一个新的国际诊断标准:
口腔溃疡 1分
皮肤损害 1分
针刺试验阳性 1分
生殖器溃疡 2分
眼部病变 2分
白塞病 3分
根据这个新标准对上述病例进行诊断:敏感性96.1%,特异性88.7%,准确性93.8%,均高于以前的诊断标准,因此希望临床医师应用新的诊断标准来诊断白塞病。
来自伊朗德黑兰大学医学风湿病学研究中心的Davachi等应用双盲随机法评估了秋水仙碱治疗白塞病的疗效。170例白塞病患者接受了这次试验。以疾病活动指数(IBDDAM)作为评价指标,4个月后,试验组49%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改善,22%无变化,29%加重;而对照组29%改善,24%无变化,47%加重,说明秋水仙碱能缓解白塞病的症状。
来自德国的Turbingen大学医学中心的Koetter等研究人员评价IFN-α2a治疗白塞病眼部病变的长期疗效。23例有眼部病变的BD患者接受了IFN-α2a治疗。第一次剂量为6百万IU/天,阶段性减量,直至完全停药;若复发,重新给药。随访平均时间为7.1年。其中17例(73.9%)接受了一个疗程的治疗,5例2个疗程,1例3个疗程。结果表明,14例(60.9%)有眼部症状的患者在2年内没有复发,其中6例在IFN-α2a停止治疗后6年内没有复发。说明IFN-α2a在缓解BD的眼部症状方面优于常规的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和环孢素A,也优于TNF拮抗剂,后者在停药后很快会复发。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