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新手激活药事管理抗菌药物药师培训举报中心药考软件
本站已运行

临药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 wx_jytEetEe3X4N大家说:祝贺临床药师网建网17周年
  • r1235201314rclinphar说:祝贺走过17个春秋,希望越办越好,一直陪伴我们。
  • hhw859大家说:这里真好,可以下载好多课件
  • hhw859大家说:大家好,工作顺利
  • wx_HQ_AwAoX大家说:一起加油!
  • wx_CfsfWCUwfUnd大家说:加油!!!
  • 568721zsl临床药师网说说:感谢分享知识
  • clinphar大家说:春节快乐,万事如意!
  • cwc平台说:发挥全国各临床药师的力量,众人是柴火焰高,一定会越办越好
  • 神女应无恙好的平台说:好的平台,希望越办越好
  • wx_poNQQV902inq越办越好说:好的平台,希望吸引更多人才
  • 13885433081好的平台,希望越办越好说:好的平台,希望越办越好
  • HF^O^平台说:希望临药网这个平台越办越好!
  • jingxuchen平台说:给我们基层工作的药师提供了帮助,关键时刻雪中送炭,敞开胸怀素材共享,万紫千红总是春,越来越兴旺!
  • lipinshang平台说:10多年的临药网忠实粉,在这里学到了很多,查找资料非常方便,愿平台越来越好。
  • sd13jyyyxklss平台说:好的平台,知识丰富,开阔眼界,望越办越好
  • liutangren平台说:风雨同舟相处十五年,越来越好。
  • 求知临床药师网说:生日快乐!从牙牙学语长成15岁“帅哥”
  • gary平台说:希望临床药师网越办越好,为广大临床药师提供更多的资源和交流
  • Alst210507平台说:好的平台,希望越办越好
  • 15129825015临床药师网说:非常棒的平台,但愿越办越好。
  • 568721zsl临床药师网说说:药师学习平台,相信药师网越办越好
  • lzh0586临药网说:祝福网站越来越好,祝福同仁万事如意!
  • sunny-yaoshi临床药师网说:希望论坛越办越好,成为药学人员学习的首选网站!加油
  • 冬日暖阳~秀临药网说:此平台是药学人家园,常常来交流小憩,愿学科越来越好,愿药学人日子越来越好
  • 修行临床药师网说:好的平台,希望越办越好
  • sln123临床药师网说:对我们工作非常有帮助
  • 一千小可爱临床药师网说:感谢这个平台,临床药师网yyds
  • 小分队临床药师网说:这个网站的内容对工作和学习的帮助太大了。内容质量好,权威性高
  • chuyinghong药师说:临床药师真正体现药师价值的机遇来了!
  • gyh660222感谢老师为交流平台做的贡献。说:对我们工作很有帮助
  • 郜琪臻太好了,终于又见面了说:越办越好
  • sunqi3541盛京医院说:希望能被基地录取
  • gary大家说:祝临床药师网越来越好
  • 柠檬梅子临床药师网的老师们说:谢谢临床药学网给我们基层药师提供学习平台,希望我们也能进专业平台学习
  • 我是庆宇平台说:恭喜恢复开放,这是我们临床药师的福音啊!
  • 祥籽clinphar说:我们支持~感谢临药网
  • Terry0915大家说:无意间点开网页 居然可以上了 还开心呀 希望网站越办越好
  • gfelwaiz临床药师网说:希望功能越来越完善
  • clinphar大家说:数据基本恢复完毕,大部分版块已经开放。
  • 海上升明月clinphar说:祝临床药师网越办越好 一直到永远
  • yyhh425666什么时候取消密码呢说:祝药师网越办越好
  • 鸢舞轩临床药学说:希望能在这里学到更多
  • clinphar大家说:数据恢复中,会逐步开放及取消密码。
  • 水月洞天自己说:做好自己就OK其余随缘
  • 梁药师201902227临床药师网说:好平台,提高自我的一个学习平台
  • Lion898大家说:共同成长!祝各位药师越来越学识渊博!
  • qazw310临床药学说:可找到组织了
  • clinphar大家说:贺临床药师网建站13周年!
  • tianshenglu临床药师网说:这真是个非常实用的论坛,希望越来越好
总共63693条微博

动态微博

    查看: 2258|回复: 5

    [执业药师考试] 执业医师考试重点病理学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60483047 发表于 2012-2-14 13: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临床药师网(linyao.net)免责声明
    禁止发布任何可能侵犯版权的内容,否则将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侵权后果;提倡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抵制低俗不良违法有害信息。
      第16章 病理学

      本章重点

      本章较为重要,2000~2009年约考过221题。除了内分泌系统疾病不常考,其余章节

      几乎每年必考,但各章节每年题量最多在5题左右。考生应重点掌握:细胞组织损伤和修复;

      血栓的类别及特点;急性炎症的类型及病理变化;肿瘤的命名和分类、肉瘤的概念;小叶性

      肺炎和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变化、临床并发症;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病理类型及疾病特点;结

      核病的病变的性质、特征。

      第1单元 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

      重点提示

      本单元2000~2009年约考过39题,适应6道,损伤25道,占本章总题量的60%,修

      复8道。出题量很大,几乎每年都考,每年5题左右。

      重点掌握细胞组织损伤和修复,多以概念考查及理解分析题型为主,有一定的难度,需

      要在平日复习中牢固掌握概念,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预计在今后考试中此知识点的出

      题量仍会维持在较高水平,且难度有加大的趋势,因此,应在平日的学习中多下工夫。

      考点串讲

      一、适应性改变

      (一)萎缩

      已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称为萎缩(2002),根据病因分为生理性萎缩

      和病理性萎缩两大类。如心、脑动然粥样硬化时,斑块使血管腔变小,引起心、脑等器官萎

      缩(2004)。

      (二)肥大、增生及化生

      1.肥大 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的增大称为肥大。

      2.增生 实质细胞数量增多而引起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称为增生。

      3.化生 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的过程

      (2008)。其类型如下。

      (1)鳞状上皮化生:支气管柱状上皮因慢性炎症化生为鳞状上皮(2000)。

      (2)肠上皮化生。

      (3)结缔组织和支持组织化生:一种间叶组织化生为另一种间叶组织,如结缔组织可化

      生为骨、软骨等组织(2001)。

      二、损伤

      (一)可逆性损伤

      可逆性损伤(也称“变性”)是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因代谢发生障碍,而使细胞

      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现象,常伴功能低下。

      1.细胞水肿 电镜下观察,实为肿胀的线粒体和扩张的内质网,也称细胞的水变性

      (2002、2003、2005)。病毒性肝炎时,肝细胞重度水肿,整个细胞变圆如气球,故称气球样

      变(2002、2003)。

      2.脂肪沉积

      (1)正常情况下,除脂肪细胞外,其他细胞内一般不见或仅见少量脂滴,如出现脂滴或

      脂滴明显增多,称脂肪沉积(脂肪变性)。脂肪沉积常见于肝,也可见于心、肾等器官(2002、

      2006)。

      (2)慢性酒精中毒或缺氧引起心肌脂肪变,常累及左心室内膜下和乳头肌部位。脂肪变

      心肌呈黄色,与正常心肌的暗红色相间,形成黄红色斑纹,称为虎斑心(2002)。

      (3)肝细胞脂肪变性时,肝细胞内出现大小不等的空泡,脂滴可被苏丹Ⅲ染成橘红色

      (2000)。肝淤血时,小叶中央区缺氧较重,该处肝细胞常发生月旨肪变性(2006、2008)。

      3.玻璃样变性 在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半透明均质、红染、无结构物质称玻璃样变性,

      又称透明变性(2007)。玻璃样变性的类型分为如下几种。

      (1)结缔组织玻璃样变:常见于纤维瘢痕组织、纤维化的肾小球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纤

      维性斑块等。病变处纤维细胞明显减少,胶原纤维增粗且互相溶合呈半透明均质状,质地坚

      韧(2003、2008)。

      (2)血管壁玻璃样变:常见于高血压病时的肾、脑、脾和视网膜的细动脉。细动脉持续

      痉挛,内膜通透性增高,在内皮细胞下凝固成无结构的均匀红染物质,导致血管壁增厚、管

      腔狭窄甚至闭塞,使组织器官缺血(2008)。

      (3)细胞内玻璃样变:多种原因引起细胞质内出现大小不等、圆球形,均质红染的物质。

      慢性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管上二皮细胞的胞浆内融合成玻璃样小滴;病毒性肝炎时,肝细胞

      胞质内出现圆形、红染的玻璃样小滴,亦称嗜酸性小滴(2001、2006)。

      4.淀粉样变原发性全身性淀粉样变主要来源王血清-免疫球蛋白轻链(2008)。

      (二)不可逆性损伤——细胞死亡

      细胞发生致死性代谢、结构和功能障碍可引起细胞不可逆性损伤,即细胞死亡。主要有

      两种类型:一是凋亡,二是坏死。

      1.坏死是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2007)。细胞核的变化是

      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2003)。

      2.坏死通常分为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和纤维素样坏死三个基本类型,此外还有干

      酪样坏死、脂肪坏死、坏疽等一些特殊类型的坏死。

      (1)凝固性坏死最常见,多见于心、肝、肾、脾等实质器官(2007)。

      (2)速饯蛙坯殛见于细菌或某些真菌感染引起的脓肿、缺血缺氧引起的脑软化以及溶解

      性坏死等。

      (3)纤维素样坏死见于某些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以及急进型高血压

      等。

      (4)坏疽是指局部组织大块坏死并继发腐败菌感染(2007)。

      干性坏疽,常见于动脉阻塞但静脉回流尚通畅的四肢末端。坏死区干燥、皱、缩、呈黑

      色,与正常组织界限清楚(2000、2007)。

      湿性坏疽多发生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如肺、肠、子宫、阑尾、胆囊等(2003、2005)。

      气性坏疽系深达肌肉的开放性创伤,合并厌氧菌感染。坏死区按之有捻发感。

      三、修复

      (一)再生的概念

      组织和细胞损伤后,由周围健康的细胞进行增生,以实现修复的过程称为再生(2005)。

      (二)各种细胞的再生能力

      根据再生能力的强弱分为三类:不稳定细胞、稳定细胞和永久性细胞。

      1.不稳定细胞 这类细胞再生能力很强,如表皮细胞,呼吸、消化及生殖道的黏膜上

      皮,淋巴、造血细胞,间质细胞等(2004、2007)。

      2.稳定细胞 有较强的再生能力,生理情况下处于细胞增生周期的静止期,一旦受到

      损伤,则迅速增生,进行修复。这类细胞包括各种腺器官的实质细胞以及原始间叶细胞。

      3.永久性细胞 这类细胞再生能力缺乏或极微弱,包括神经细胞、骨骼肌及心肌细胞。

      (三)肉芽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1.肉芽组织的结构 肉芽组织主要由纤维母细胞和新生的毛细血管组成(2002、2005)。

      常有大量渗出液及炎性细胞,主要是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2000、2002、2007)。肉芽组织

      最后变为瘢痕组织(2006)。

      2.功能 ①抗感染及保护创面;②填补伤口及其他组织缺损;③机化血凝块和坏死组

      织。

      (四)创伤愈合

      创伤愈合是指机体遭受外力作用,皮肤等组织出现离断或缺损后的愈复过程。

      历年经典试题

      1.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不包括(C)

      A.化生

      B.萎缩

      C.再生

      D.肥大

      E.增生

      2.软组织中出现骨和软骨组织,应考虑是(D)

      A.再生性增生

      B.过再生性增生

      c.内分泌性增生

      D.组织的化生

      E.癌前病变

      3.细胞水肿时,主要发生病变的细胞器是(A)

      A.线粒体和内质网

      B.高尔基复合体和线粒体

      C.核糖体和内质网

      D.内质网和中心体

      E.核糖体和中心体

      4.肉芽组织的成分不包括(C)

      A.血管内皮细胞

      B.成纤维细胞

      C.平滑肌细胞

      D.炎症细胞

      E.肌纤维母细胞

      5.下列组织中最易完全再生修复的是(D)

      A.心肌组织

      B.骨组织

      c.神经组织

      D.上皮组织

      E.平滑肌组织

      6. 不属于凝固性坏死的病变是(A)

      A.脑梗死

      B.心肌梗死

      C.肾梗死

      D.干酪样坏死

      E.脾坏死

      7. 男,24岁,吸烟,近一年来右下肢行走后疼痛,休息后好转,出现间歇性跛行。近1月

      来,右脚坶趾变黑、皱缩,失去知觉,此种病变是(C)

      A.液化性坏死

      B.固缩坏死

      C.干性坏疽

      D.湿性坏疽

      E.干酪样坏死

      (8~9题共用备选答案)

      A.细胞水肿

      B.脂质沉积

      C.结缔组织玻璃样变

      D.血管壁玻璃样变

      E.细胞内玻璃样变

      8.肝细胞脂肪变性为(B)

      9.高血压病肾小球细动脉管壁增厚狭窄(D)

      (10~11题共用备选答案)

      A.细胞水肿

      B.玻璃样变

      c.黏液变性

      D.淀粉样变

      E.脂肪沉积(脂肪变性)

      10.虎斑心(E)

      11.病毒性肝炎肝细胞气球样变(A)

      第2单元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重点提示

      本单元2000~2009年约考过24题,血栓形成8道,栓塞7道,充血与淤血5道,梗

      死4道。每年均考3题左右。

      应重点掌握血栓的类别及特点(多为概念记忆型题目,难度不大,但需掌握各种概念定

      义的联系与细微差别,预计在今后的考试中仍会涉及此知识点,多加注意)和栓塞类型。

      考点串讲

      一、充血和淤血

      (一)充血概念和类型

      1.概念 充血指器官或局部组织血管内血液含量的增多(2002)。

      2.类型 可分为动脉性充血和静脉性充血两类。①动脉性充血包括生理性充血及病理

      性充血上后者如炎症性充血及减压后充血等(2007)。②静脉性充血又称被动性充血,简称淤

      血。

      (二)淤血的原因、病理变化和对机体的影响

      1.淤血的原因 ①静脉受压;②静脉管腔阻塞;③心力衰竭。

      2.淤血的病理变化

      (1)肉眼:淤血的器官和组织体积增大,呈暗红色。

      (2)光镜下: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盈,可见出血、间质水肿。

      3.常见器官淤血举例

      (1)肺淤血:多为左心衰竭引起。肉眼表现为肺脏肿胀、色暗红或呈棕褐色,质地变硬

      (2001)。肺水肿、肺出血可见心力衰竭细胞,即吞噬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2008)。

      (2)肝淤血:主要见于右心衰竭。肉眼肝脏体积增大,切面为红、黄相间,呈花纹状,

      故称槟榔肝。光镜下可见肝静脉、中央静脉和肝窦扩张淤血。

      4.淤血对机体的影响(2004) ①淤血性出血、组织水肿;②脏器实质细胞的萎缩、变

      性和坏死;③脏器硬化;④侧支循环的建立。

      二、血栓形成

      (一)概念

      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腔内,血液中某些成分互相粘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

      成。所形成的固体质块为血栓。

      (二)血栓形成条件(2001、2002)

      1.心血管内膜损伤

      2.血流缓慢或涡流

      3.血液凝固性增高

      (三)血栓的类型(2002、2008)

      1.白色血栓由血小板和纤维素构成,见于血栓的头以及心瓣膜血栓(2004)。

      2.混合血栓由血小板小梁和纤维素构成的梁,见于血栓的体。

      3.红色血栓是血液按墓组成成分凝凰乙见于血栓的尾。

      4.透明血栓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由纤维素构成,常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发生于微动脉、毛细血管和微静脉内(2007)。

      (四)血栓的结局(2006)

      软化、机化、钙化、脱落。

      (五)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阻塞血管、栓塞、形成瓣膜病、出血或休克。

      三、栓塞

      (一)栓塞与栓子的概念

      在循环血液中是常物体沿血流运行阻塞相应血管的过程称为栓塞(2005),阻塞血管的物

      质称(2007)。

      (二)栓子运行途径

      1.来源于右心或体静脉的栓子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

      2.来源于左心或主动脉的栓子阻塞体动脉分支。

      3.来源于肝外门静脉的栓子阻塞肝内门静脉及其分支。

      4.交叉性栓塞。

      5.逆行性栓塞。

      (三)栓塞类型和各自对机体的影响

      1.血栓栓塞 肺动脉及其分支血栓栓塞,栓子90%左右来源于下肢深静脉或盆腔的静

      脉(2000)。体积巨大的血栓栓子突然阻塞肺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可引起急性右心衰竭,

      同时引起肺动脉、冠状动脉和支气管动脉痉挛,进一步影响心肺功能而引起猝死(2000、

      2001)。体循环的动脉栓塞,栓子主要来源于左心房和左心室的附壁血栓及动脉粥样硬化处

      的血栓。

      2.脂肪栓塞 常见于长骨的骨折或脂肪组织严重创伤,表现为微循环血管腔内有多数

      脂肪滴,可通过苏丹IIl染色证明(2002)。

      3.气体栓塞 多量空气迅速进入血循环或原已溶解于血液内的气体迅速游离,均可形

      成气体栓塞。常见于潜水员病和其他减压病以及心脏大血管手术(2002)。

      4.羊水栓塞 由于羊水中含有促凝血物质可引起DIC,病人表现为猝死、休克、昏迷

      或出血(2001)。

      5.其他栓塞 肿瘤细胞栓塞可引起肿瘤转移。细菌团栓塞引起多发性栓塞性小脓肿。

      四、梗死

      (一)概念

      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流阻断,又不能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而发生的坏死,称为梗死。

      (二)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1.血管阻塞是梗死发生的主要原因。

      2.血管受压闭塞。

      3.动脉痉挛。

      4.未能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

      5.局部组织对缺血的耐受性和全身血液循环状态。

      (三)梗死的类型和病理变化

      1.贫血性梗死 发生于组织结构较致密、侧支循环不充分的实质器官,如脾、肾、心

      肌和脑组织。梗死灶呈灰白色(2005)。

      2.出血性梗死 常见于肺、肠等具有双重血液循环的器官,梗死灶内有大量的出血

      (2001、2005)。

      3.败血性梗死

      历年经典试题

      1.来自下肢深部静脉的血栓栓子最常引起栓塞的器官是(B)

      A.脑

      B.肺

      C.肝

      D.心

      E.肾

      2.血栓形成的条件不正确的是(D)

      A.血管内皮损伤

      B.新生血小板增多

      C.涡流形成

      D.纤维蛋白溶酶增加

      E.组织因子释放

      3.出血性梗死常发生于(C)

      A.肾、肠

      B.脾、肺

      C.肺、肠

      D.心、肠

      E.肾、心

      4.减压病引起的栓塞为(A)

      A.气体栓塞

      B.血栓栓塞

      C.羊水栓塞

      D.脂肪栓塞

      E.异物栓塞

      5.淤血不会引起(E)

      A.水肿

      B.血栓形成

      C.变性、坏死

      D.纤维组织增生

      E.实质细胞增生

      6.贫血性梗死主要发生于(c)

      A.心、肝、肾

      B.心、肺、脾

      C.心、肾、脾

      D.大脑、肺、肾

      E.小肠、肝、心

      7.血栓转归中不会发生的是(C)

      A.钙化

      B.溶解

      C.化生

      D.机化

      E.形成栓子

      8.病理表现为透明血栓的疾病是(A)

      A.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B.深静脉血栓形成

      C.风湿性心内膜炎瓣膜赘生物

      D.冠状动脉内原位血栓

      E.扩张型心肌病的附壁血栓

      第3单元 炎 症

      重点提示

      本单元2000~2009年约考过23题,其中,急性炎症l3道,超过了本章总出题量的一

      半,慢性炎症3道。每年出题量在3道左右。

      重点集中在急性炎症,特别是类型及病理变化,以概念考查和理解记忆为主,难度相对

      不大,但较灵活,需要对概念理解深刻。

      考点串讲

      一、概述

      (一)定义

      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损伤因子的刺激所发生的一种以防御反应为

      主的基本病理过程(2008)。局部的血管反应是炎症过程的主要特征和防御反应的中心环节。

      (二)原因

      生物性因子(细菌、病毒)、物理、化学因子等。

      (三)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1.变质 炎症局部组织所发生的变性和坏死称为变质。变质既可发生在实质细胞,也

      可见于间质细胞(2005)。

      2.渗出 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质、体腔、黏膜表面和体表。

      3.增生 包括实质细胞增生和问质细胞的增生。问质细胞的增生包括巨噬细胞、内皮

      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增生可产生大量胶原纤维。

      (四)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1.炎症的局部表现 红——血管扩张,炎性充血(2000);肿——充血、淤血、水肿;

      热一一动脉性充血,血量升高,代谢加强——产热增多;痛——神经末梢压迫、牵拉和刺激

      (2000);功能障碍——损伤、代谢异常、炎性渗出物、疼痛等综合造成。

      2.炎症的全身反应 ①发热。②白细胞增多:急性化脓性炎时——中性粒细胞增多;

      慢性炎症和病毒性炎症时——淋巴细胞增多(2007);过敏性炎症和寄生虫性炎症时——嗜酸

      性粒细胞增多(2004)。③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加强。④免疫系统活跃。⑤实质脏器出现变

      性坏死。

      (五)炎症的结局

      痊愈、迁延为慢性炎症、蔓延扩散。

      二、急性炎症

      (一)渗出

      血管反应实质是组织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是炎症发生的中心环节。渗出的成分也不同,

      一般是先液体后有形成分。

      (二)炎症细胞的种类和主要功能、炎症介质的概念和主要作用

      白细胞的渗出是炎症反应最重要的特征。

      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常见于炎症早期、急性炎症和化脓性炎症;构成炎症反应的主要

      防御环节。

      嗜酸性粒细胞主要见于寄生虫感染和过敏性炎(2004)。

      急性炎症的炎症反应主要是通过一系列化学因子的作用实现的。这些化学因子称为化学

      介质或炎症介质。

      炎症介质在炎症中的主要作用包括:①血管扩张;②血管通透性升高,如组胺、缓激肽、

      C3a、C5a、LTC4、LTD4、LTE4、PAF、活性氧代谢产物、P物质(2000);③趋化作用;④发

      热;⑤疼痛;⑥组织损伤。

      (三)急性炎症的类型和病理变化

      1.浆液性炎 浆液性炎以浆液性渗出为其特征,渗出物以血浆成分为主,常发生于黏

      膜、浆膜和疏松结缔组织(2001)。

      2.纤维素性炎 纤维素性炎以纤维蛋白原渗出为主,继而形成纤维素。纤维素性炎易

      发生于黏膜、浆膜和肺组织。发生于黏膜者渗出的纤维蛋白、坏死组织和中性粒细胞共同形

      成假膜,又称假膜性炎(2001、2002、2003、2005)。

      浆膜的纤维素性炎(如“绒毛心”)可引起体腔纤维素性粘连,随后纤维素机化而发生纤

      维性粘连(2005)。

      3.化脓性炎 化脓性炎以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并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

      为其特点。化脓性炎多由化脓菌感染所致。依病因和发生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表面化脓和积脓、

      蜂窝织炎(2001)。

      急性蜂窝织炎的致病菌主要是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亦可为厌氧性细

      菌(2000、2001)。

      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蜂窝织炎,由于链激酶和透明质酸酶的作用,病变扩展迅速,

      有时能引起败血症(2000)。

      在皮肤或黏膜的化脓性炎时,由于皮肤或黏膜坏死、崩解脱落,可形成局部缺陷,即溃

      痃。深部脓肿如向体表或自然管道穿破,可形成窦道或瘘管。窦道是指只有一个开口的病理

      性盲管,瘘管是指连接于体外与有腔器官之间或两个有腔器官之间的、有两个以上开口的病

      理性管道(2008)。

      4.出血性炎

      三、慢性炎症

      (一)一般慢性炎症的病理变化和特点

      1.炎症灶内浸润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单核细胞。

      2.常有较明显的纤维结缔组织和上皮细胞、腺体及实质细胞的增生。

      3.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激活是慢性炎症的另一重要特点。

      (二)慢性肉芽肿性炎的概念、病因和病变特点

      1.慢性肉芽肿性炎的概念、病因 肉芽肿是由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的细胞,呈局限

      性浸润和增生所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2001、2005)。肉芽肿性炎是一种以肉芽

      肿形成为其特点的特殊增生性炎症(2000).

      2.肉芽肿性炎的病变特点 常呈慢性经过。以结核结节为例,中心常为干酪样坏死,

      周围为放射状排列的上皮样细胞,并可见郎罕斯(Langhans)巨细胞。

      历年经典试题

      1.急性炎症时组织变红的主要原因是(E)

      A.组织间隙水肿

      B.炎症灶内炎细胞浸润

      C.炎症灶内血栓形成

      D.肉芽组织增生

      E.血管扩张,血流加快

      2.炎症介质组胺在炎症灶内最主要的作用是(B)

      A.白细胞趋化

      B.使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高

      C.引起疼痛

      D.导致发热

      E.造成组织损伤

      3.关于纤维素性炎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

      A.常发生于浆膜、黏膜和肺

      B.浆膜的纤维素性炎易导致浆膜粘连

      C.心外膜的纤维素性炎常形成绒毛心

      D.肺的纤维素性炎不会导致机化

      E.常伴嗜中性粒细胞浸润

      4.寄生虫感染时,浸润的炎症细胞主要是(D)

      A.嗜中性粒细胞

      B.单核细胞

      C.淋巴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浆细胞

      5.只有一个开口的病理性盲管称为(A)

      A.窦道

      B.糜烂

      C.溃疡

      D.瘘管

      E.空洞

      6.男,38岁,肛周皮下有一深部脓肿,一端向体表穿破,另一端向直肠穿孔,不断有脓、

      粪液流出,此管道应称为(E)

      A.空洞

      B.溃疡

      C.蜂窝织炎

      D.窦道

      E.瘘管

      (7~10题共用备选答案)

      A.蜂窝织炎

      B.脓肿

      C.卡他性炎

      D.纤维素性炎

      E.积脓

      7.菌痢假膜形成属(D)

      8.疖和痈属(B)

      9.急性阑尾炎属(A)

      10.黏膜大量浆液渗出属(C)

      第4单元 肿 瘤

      重点提示

      本单元2000~2009年约考过36题,肿瘤的命名和分类l3道,约占本章总题量的l/3,

      历年来的出题量都很大,几乎每年必考,题量4~5道。

      考生应重点掌握:①肿瘤的命名和分类,多为理解记忆型题目,需要在熟练掌握概念的

      基础上,对照选项做出仔细的区别。在平目的复习中,要对重点内容做重点掌握。②肉瘤的

      概念。其他适当了解。

      考点串讲

      一、概述

      (一)概念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调

      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2006)。

      (二)组织结构

      1.肿瘤的实质 肿瘤实质是肿瘤细胞的总称,是肿瘤的主要成分。

      2.肿瘤的间质 肿瘤的间质成分不具特异性,起着支持和营养肿瘤实质的作用。

      二、生物学行为

      异型性是肿瘤异常分化在形态上的表现。异型性小,说明分化程度高(2001)。区别异型

      性的大小是诊断肿瘤,确定其良、恶性的主要组织学依据。良性肿瘤细胞的异型性不明显,

      一般与其来源组织相似。恶性肿瘤常具有明显的异型性(2008)。

      三、生长

      浸润性生长为大多数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

      (一)扩散和转移

      1.肿瘤的扩散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

      (1)直接蔓延。

      (2)转移。①淋巴道转移: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多经淋巴道转移。②血道转移:各种恶

      性肿瘤均可发生,尤多见于肉瘤、肾癌、肝癌、甲状腺滤泡性癌及绒毛膜癌。③种植性转移:

      常见于腹腔器官的癌瘤。

      2.恶性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机制 ①局部浸润;②血行播散。

      (二)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区别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对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005、2007)。

      1.组织分化程度

      2.核分裂象

      3.生长速度

      4.生长方式

      5.继发改变

      6.转移

      7.复发

      8.对机体影响

      四、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一)肿瘤的命名原则

      肿瘤的命名一般根据其组织发生即组织来源(分化方向)和生物学行为来命名。

      1.良性肿瘤在其来源组织名称后加一“瘤”字。

      2.恶性肿瘤一般亦可根据组织来源命名,来源于上皮组织的统称为“癌”,如鳞状细

      胞癌、腺癌。来源于间叶组织称为肉瘤,如平滑肌肉瘤、纤维肉瘤(2003)。

      有些来源于幼稚组织和神经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母细胞瘤,如神经母细胞瘤、髓母细胞

      瘤等,但肌母细胞瘤、软骨母细胞瘤和骨母细胞瘤为良性(2004)。

      有些恶性肿瘤由于成分复杂或由于习惯沿袭,在肿瘤的名称前加恶性,如恶性畸胎瘤、

      恶性脑膜瘤、恶性神经鞘瘤等(2007)。

      (二)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的概念

      1.癌前病变 癌前病变是指某些具有癌变的潜在可能性的病变(2001)。常见的癌前病

      变有(2008)如下情况。

      (1)黏膜白斑。

      (2)慢性子宫颈炎伴宫颈糜烂。

      (3)直肠、结肠的腺瘤性息肉:单发、多发均可发生癌变,有家族史的多发者,更易发

      生癌变(2002、2005)。

      (4)乳腺增生性纤维囊性变:常因内分泌失调引起,伴有导管内乳头状增生者易发生癌

      变(2007)。

      (5)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溃疡。

      (6)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7)皮肤慢性溃疡。

      (8)肝硬化。

      2.非典型性增生 非典型性增生是上皮细胞异乎常态的增生,形态呈一定程度的异型

      性,但不足以诊断为癌,多发生于皮肤或黏膜表面的鳞状上皮,也可发生于腺上皮。

      3.原位癌 原位癌指黏膜鳞状上皮层内或皮肤表皮内的重度非典型增生几乎累及或累

      及上皮的全层,但尚未侵破基底膜而向下浸润生长者称为原位癌。

      (三)癌与肉瘤的区别

      1.来源 癌的组织来源为上皮组织;肉瘤的组织来源为间叶组织(2000、2001、2004、

      2005、2007)。

      2.发病率 癌较常见,约为肉瘤的9倍。

      3.大体特点 你癌质较硬、色灰白、较干燥;肉瘤质软、色灰红、湿润、鱼肉状。

      4.组织学特点 癌多形成癌巢,实质与间质分界清楚,纤维组织有增生;肉瘤细胞多

      弥漫分布,实质与间质分界不清,间质内血管丰富,纤维组织少。

      5.网状纤维 癌细胞间多无网状纤维;肉瘤细胞问多有网状纤维。

      6.免疫组织化学 癌细胞表达上皮标记(如细胞角蛋白);肉瘤细胞表达间叶标记(如波

      形蛋白)。

      7.转移 癌多经淋巴道转移;肉瘤多经血道转移。

      五、常见的上皮性肿瘤

      (一)上皮组织良性肿瘤

      1.乳头状瘤

      2.腺瘤 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腺上皮向囊腔内呈乳头状增生,并分泌浆液,所以称

      为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2007)。

      (二)上皮组织恶性肿瘤

      1.鳞状细胞癌 常发生于原有鳞状上皮覆盖部位,如皮肤、口腔、唇、子宫颈、阴道、

      食管、阴茎等,也可发生于鳞状上皮化生的部位如支气管、胆囊、肾盂等处,正常时虽不由

      鳞状上皮覆盖,但可通过鳞状化生而发生鳞状细胞癌(2003)。分化好的鳞状细胞癌可在镜下

      观察,层状角化物称为“癌珠”,分化较差的鳞癌无角化珠形成,甚至也无细胞间桥,瘤细

      胞呈明显的异型性并见较多的核分裂象(2001、2002、2006)。

      2.基底细胞癌 本癌对放射治疗敏感,临床呈低度恶性经过。

      3.移行上皮癌

      4.腺上皮癌 镜下可见黏液聚集于癌细胞内,将核挤向一侧,使该细胞呈印戒状,称

      为印戒细胞。

      六、常见的非上皮性肿瘤

      (一)良性间叶组织肿瘤

      常见的类型有以下几种。

      1.纤维瘤

      2.脂肪瘤

      3.脉管瘤

      4.平滑肌瘤

      5.软骨瘤

      (二)恶性间叶组织肿瘤

      1.纤维肉瘤

      2.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3.脂肪肉瘤

      4.横纹肌肉瘤

      5.平滑肌肉瘤

      6.血管肉瘤

      7.骨肉瘤 X线可见特征性的Codman三角和日光放射状影像。

      8.软骨肉瘤

      (三)其他类型肿瘤

      1.神经外胚叶源性肿瘤

      2.多种组织构成的恶性肿瘤 常见的有畸胎瘤、肾胚胎瘤、癌肉瘤。

      (1)畸胎瘤:根据组织分化成熟程度不同可分为良性畸胎瘤和恶性畸胎瘤。恶性畸胎瘤

      多为实性,在睾丸比卵巢多见。容易发生转移,可转移到盆腔及远处器官(2002、2005)。

      (2)肾胚胎瘤:又称为肾母细胞瘤。

      (3)癌肉瘤。

      七、病因学和发病学

      肿瘤在本质上是基因病。

      (一)肿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1.原癌基因、癌基因及其产物 原癌基因是具有潜在的转化细胞能力的基因,可被多

      种因素激活。

      2.肿瘤抑制基因 肿瘤抑制基因的产物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常见的肿瘤抑制基因有Rb

      基因、P53基因、神经纤维瘤病-l基因(NF—1)、结肠腺瘤性息肉基因(Dcc)和Wilms瘤基因

      (WT-1)等(2004)。

      3.凋亡调节基因和DNA修复调节基因

      4.端粒和肿瘤

      5.多步癌变的分子基础

      (二)常见的化学、物理和生物性致癌因素

      1.化学致癌因素 ①间接作用的化学致癌物:多环芳烃,芳香胺类与氨基偶氮染料,

      亚硝胺类,真菌毒素(2000)。②直接作用的化学致癌物。

      2.物理致癌因素

      3.病毒和细菌致癌 ①RNA致瘤病毒。②DNA致瘤病毒。

      (三)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

      1.遗传因素

      2.宿主对肿瘤的反应一一肿瘤免疫

      3.其他与肿瘤发病有关的因素 ①内分泌因素。②性别和年龄因素。③种族和地理因

      素。

      历年经典试题

      1.区别癌与肉瘤的主要依据是(D)

      A.浸润性生长、无包膜

      B.异型性明显,有核分裂象

      C.通过血道转移

      D.组织来源

      E.肿瘤体积巨大

      2.肿瘤细胞分化程度高是指(E)

      A.肿瘤周围有较多的淋巴细胞浸润

      B.不容易引起器官的阻塞和破坏

      C.高度恶性的肿瘤

      D.有较大的异型性

      E.与起源组织相似

      3.“癌前病变”最确切的概念是(D)

      A.癌肿的早期阶段

      B.良性肿瘤发生了癌变

      C.一种恶性病变,不可逆转

      D.有癌变潜在可能的良性病变,有可能逆转

      E.有癌变潜在可能的良性病变,但必然会发展为癌肿

      4.癌细胞团中有较多癌珠存在,可诊断(B)

      A.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B.高分化鳞状细胞癌

      C.高分化腺癌

      D.低分化腺癌

      E.未分化癌

      5.霍奇金病的最有诊断意义的细胞是(A)

      A.R-S细胞

      B.霍奇金细胞

      C.陷窝细胞

      D.多形性瘤细胞

      E.嗜酸性细胞

      6.判定良性与恶性肿瘤,最具诊断意义的是(C)

      A.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B.生长速度

      C.对机体影响

      D.生长方式

      E.出血与坏死

      7.未成熟型畸胎瘤属于(D)

      A.交界性肿瘤

      B.早期癌

      C.良性肿瘤

      D.恶性肿瘤

      E.癌前病变

      第5单元 心血管系统疾病

      重点提示

      本单元2000~2009年约考过l4题,动脉粥样硬化6道,原发性高血压4道,风湿性

      心脏病4道,题量不很大,平均每年l~2道。且题型多为概念性的考查,难度不大,只要

      考生对各相关知识点,如病理变化及重要器官的影响等重要内容熟练掌握即可。

      考点串讲

      一、动脉粥样硬化

      (一)血管的病理变化

      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病变主要发生在大、中动脉。

      1.脂斑脂纹期 动脉内膜面出现淡黄色针头大小的斑点或长短不一的条纹。镜下见脂

      斑脂纹由大量泡沫细胞聚积而成。泡沫细胞是局部浸润的巨噬细胞及移入的平滑肌细胞吞噬

      脂质后形成的(2004)。

      2.纤维斑块期 脂质在内膜中沉积增多,刺激病灶周围和表面的纤维组织增生,并发

      生玻璃样变,逐渐形成向内膜表面隆起的斑块(2006)。

      3.粥样斑块期 斑块深层组织坏死、崩解,并与病灶内脂质混合,形成粥样物质。

      4.粥样斑块的继发性改变 ①斑块内出血;②溃疡形成;③血栓形成;④钙化。

      (二)心胀肾脏和脑的病理变化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发生于左冠状动脉的前降支(2001、2008)。

      (2)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疾病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分为以下类型:①心绞痛。②心肌

      梗死,最常见部位是左前降支供血区:左室前壁、然部、室间隔前2/3及前内乳头肌,占

      全部心肌梗死的50%(2003)。③心肌纤维化。

      2.脑动脉粥样硬化 病变以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环最严重。

      3.肾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最常累及动脉开口处及主干近侧端。

      二、原发性高血压

      (一)血管的病理变化

      原发性高血压血管的病理变化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1.细动脉硬化 是高血压病血管病变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细动脉的玻璃样变,最具诊

      断意义的肾的入球动脉和视网膜动脉的玻璃样变(2002、2007)。

      2.肌型小动脉硬化 小动脉内膜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增生,内弹力膜分裂。

      3.弹力肌型及弹力型动脉硬化

      (二)心脏、肾脏和脑的病理变化(缓进型高血压)

      1.心脏 血压长期升高,左心室因负荷增加而代偿性肥大,早期心腔无明显扩张,晚

      期失代偿,出现肌源性扩张而致左心衰竭。

      2.肾脏 肾小球入球动脉硬化,管腔狭窄,相对正常的肾单位代偿性肥大;两侧肾脏

      对称性缩小,重量减轻,表面有弥漫分布的细小颗粒,称为原发性颗粒状固缩肾。晚期可出

      现肾衰竭,严重者可致尿毒症。

      3.脑 ①脑软化常为小灶性、多发性,最后由胶质细胞增生修复。②脑出血是晚期高

      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2000)。出血多发生在内囊和基底节区域(2003)。③脑水肿。

      三、风湿性心脏病

      (一)基本病理变化

      1.变质渗出期

      2.增生期 又称肉芽肿期。特征性病变是形成风湿小体(Asch0仟小体),属肉芽肿性病

      变(2001)。镜下可见风湿小体的中央为纤维素样坏死;周围是增生的组织细胞,即Aschoff

      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少量浸润的炎细胞。风湿小体是风湿病的特征性病变,具有诊断意义。

      3.纤维化期 又称愈合期。

      (二)心脏的病理变化

      1.风湿性心内膜炎 风湿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病变。主要累及心瓣膜,以二尖瓣最常

      见。

      2.风湿性心肌炎 主要累及心悸问质小血管旁的结缔组织,表现为典型的风湿性肉芽

      肿,可导致心功能不全(2004)。

      3.风湿性心外膜炎

      四、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一)病因

      主要由细菌引起,最常见的病原菌为草绿色链球菌;肠球菌、革兰阴性杆菌、真菌亦可

      引发本病。

      (二)心脏的病理变化

      1.心脏常发生在已有病变的瓣膜上。

      2.血管细菌毒素和赘生物脱落形成的栓子可引起动脉性栓塞和血管炎。

      3.肾炎赘生物脱落引起局灶性。肾小球。肾炎或因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基底膜引起

      弥漫性肾小球肾炎。

      4.败血症细菌和毒素的长期作用,导致病人出现败血症。

      五、心瓣膜病

      (一)病因

      心瓣膜病是指心瓣膜受到各种致病因素损伤后或先天性发育异常所造成的器质性病变,

      表现为瓣膜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最后常导致心功能不全,引起全身血液循环障碍。

      (二)心瓣膜病的类型和病理变化

      1.二尖瓣狭窄 大多由风湿性心内膜炎所致。

      (1)血流动力学和心脏变化:呈童如左心房发生代偿性扩张和肥大(2006)。

      后期,左心房代偿失调,心房收缩力减弱而呈高度扩张(肌源性扩张)。

      (2)二尖瓣口狭窄时,左心室内流入血量减少,心室腔一般无明显变化。当狭窄非常严

      重时,左心室可出现轻度缩小(2000)。

      2.二尖瓣关闭不全

      3.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4.主动脉瓣狭窄

      历年经典试题

      1.高血压病最严重的病变是(D)

      A.左心室肥大

      D.颗粒性固缩肾

      C.脑软化

      D.脑出血

      E.视网膜出血

      2.风湿病中最具诊断意义的病变是(D)

      A.心肌局灶性变性、坏死

      B.心内膜纤维组织增生

      C.胶原纤维的纤维素样变性

      D.Aschofr小体形成

      E.心外膜纤维素渗出

      3.心肌梗死最常发生的部位在(D)

      A.右心室后壁

      B.左心室后壁

      C.右心室前壁

      D.左心室前壁

      E.左心室侧壁

      4.高血压病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B)

      A.豆状核和丘脑

      B.内囊和基底节

      c.蛛网膜下腔

      D.侧脑室

      E.大脑髓质

      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发生的部位是(B)

      A.左冠状动脉主干

      B.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C.左冠状动脉左旋支

      D.右冠状动脉主干

      E.右冠状动脉后降支

      第6单元 呼吸系统疾病

      重点提示

      本单元2000~2009年约考过l5题,其中,慢性支气管炎4题,小叶性肺炎5题。题量

      不大,对相关重要知识点的考查以小叶性肺炎和慢性支气管炎为主,尤其是病理变化、临床

      并发症等内容,需要熟练掌握。其他知识点,如大叶性肺炎、肺硅沉着病及肺癌等,应掌握

      其基本的病理变化。

      考点串讲

      一、慢性支气管炎

      1.病理变化

      (1)炎性渗出和黏液分泌增多,使黏膜上皮的纤毛发生粘连、倒伏,甚至脱失。上皮细

      胞发生程度不等的变性、坏死,上皮再生时可发生鳞状上皮化生。

      (2)黏液腺泡增生、肥大,浆液腺泡黏液化。

      (3)黏膜层及黏膜下层充血水肿,淋巴细胞、浆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

      2.临床病理联系

      (1)咳嗽、咳痰:由于黏液的分泌增多,痰液和炎症刺激支气管黏膜而引起咳嗽、咳痰,

      痰多呈白色泡沫状。肺部听诊可闻及干、湿啰音(2001)。

      (2)哮喘:支气管痉挛或狭窄及黏液和渗出物阻塞而致。体检时,两肺布满哮鸣音,呼

      吸急促,不能平卧。本病合并肺气肿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同时易并发支气管肺(2006)。

      3.阻塞性肺气肿的病理变化和对机体的影响

      (1)病理变化:气道囊性扩张所致的肺大疱常位于胸膜下,可形成自发性气胸或间质性

      肺气肿。

      (2)对机体的影响:①肺气肿患者常在慢性咳嗽、咳痰等支气管炎症的基础上,出现呼

      气性呼吸困难、发绀和呼吸性酸中毒等阻塞性通气障碍和低氧症状(2004)。②胸廓呈过度吸

      气状态,呈“桶状胸”。③肺泡性肺气肿破坏了肺腺泡内血管床的正常构形,引起肺循环阻

      力增加,肺动脉压升高,最终并发肺源性心脏病(2000)。

      二、大叶性肺炎

      1.病理变化 病变以纤维素渗出为主,按发展过程分为四期(2007)。①充血水肿期;

      ②红色肝样变期;③灰色肝样变期;④溶解消散期。

      2.并发症 大叶性肺炎大部分预后好,完全恢复正常的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只有极少

      部分有并发症(2000)。①肺肉质变;②肺脓肿及脓胸;③败血症或脓毒败血症;④感染性休

      克。

      三、小叶性肺炎

      1.病理变化 化脓菌感染,病变起于细支气管,向周围或末梢组织扩展,形成以肺小

      叶为单位,灶性散在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主要发生在小儿和年老体弱者(2000、2007)。

      (1)光镜下:病灶中央或周边可见细支气管管壁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管腔内

      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及脱落的上皮细胞(2002、2005)。

      (2)肉眼观察:①病变呈灶状分布,以两肺下叶、背侧较为常见。②病灶直径多为lcm

      左右,形状不规则,呈灰黄色。

      2.并发症(2008)①呼吸衰竭;②心力衰竭;③肺脓肿和脓胸;④支气管扩张症。

      四、肺硅沉着病

      1.病因 硅沉着病是因长期吸入大量含游离二氧化硅(Si02)粉尘微粒所引起的一种常

      见职业病。

      2.病理变化 基本病变是肺组织内硅结节形成及肺弥漫性间质纤维化。硅结节是硅沉

      着病的特征性病变。早期硅结节由吞噬硅尘的巨噬细胞局灶性聚积而成,多位于肺小动脉周

      围,为细胞性硅结节,随后结节发生纤维化和玻璃样变,成为玻璃样硅结节(2008)。

      3.并发症(2008) ①肺结核;②肺源性心脏病;③肺气肿

      五、肺癌

      1.病理类型

      (1)中央型:肿瘤位于肺门区,发生于主支气管或段支气管。

      (2)周围型:肿瘤发生于段支气管开口以下的支气管,在肺叶周边部形成球形或结节状

      无包膜的肿块。与周围肺组织界限不清,直径多在2~8cm(2001)。

      (3)弥漫型:少见。

      2.病理变化 ①鳞状细胞癌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②腺癌的发生率仅次于鳞状细胞

      癌,多为周围型,女性患者多见。③腺鳞癌。④小细胞癌。⑤大细胞癌。⑥肉瘤样癌。

      历年经典试题

      1.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最主要的并发症是(A)

      A.肺源性心脏病

      B.肺肉质变

      C.肺脓肿

      D.纤维素性肺炎

      E.肺萎陷

      2.肺部疾病痊愈时,容易完全恢复组织正常的结构和功能的疾病是(B)

      A.慢性支气管炎

      B.大叶性肺炎

      C.小叶性肺炎

      D.病毒性肺炎

      E.慢性肺气肿

      3.细支气管不完全阻塞所致的阻塞性通气障碍可造成(E)

      A.肺不张

      B.肺纤维化

      C.支气管扩张

      D.气胸

      E.肺气肿

      4.小叶性肺炎按其病变性质属于(D)

      A.卡他性炎

      B.纤维蛋白性炎

      C.肉芽肿性炎

      D.化脓性炎

      E.浆液性炎

      5.大叶性肺炎的炎症性质是(A)

      A.急性纤维素性炎

      B.纤维素性化脓性炎

      C.化脓性炎

      D.浆液性炎

      E.蜂窝织性炎

      6.小叶性肺炎的常见并发症不包括(D)

      A.脓胸

      B.肺脓肿

      C.心力衰竭

      D.大疱性肺气肿

      E.呼吸衰竭

      7.肺硅沉着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D)

      A.肺真菌感染

      B.肺栓塞

      C.胸膜间皮瘤

      D.肺结核

      E.肺脓肿

      8.女,65岁,咳嗽、痰中带血,胸痛2个月,无明显发热。胸片发现右下肺周边有一直径

      6cm的结节状阴影,首先应考虑为(C)

      A.肺脓肿

      B.结核瘤

      C.周围型肺癌

      D.团块状矽结节

      E.转移性肺癌

      第7单元 消化系统疾病

      重点提示

      本单元2000~2009年约考过l8题,病毒性肝炎9道,占本单元总题量的l/2,每年

      均考2道左右。

      重点掌握病毒性肝炎,包括各类肝炎的临床病理类型及疾病特点,多以概念考查和理解

      分析的题型为主,有一定的难度,需在平日复习中对这一部分的内容下夫、深刻理解、勤加

      练习。

      考点串讲

      一、消化性溃疡

      (一)病理变化

      1.肉眼观察 溃疡通常为一个,多位于小弯侧,边缘整齐,常深达肌层。直径多在2.5

      以内。

      2.光镜下 溃疡组织由黏膜侧到浆膜面依次为渗出层、坏死层、肉芽组织层和瘢痕组织

      四层结构。

      (二)并发症

      1.出血 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少量出血可见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大量出血,患者

      可有呕血和柏油样便;大出血时患者可发生失血性休克(2001)。

      2.穿孔

      3.幽门梗阻

      4.癌变 胃溃疡癌变率不超过l%,十二指肠溃疡癌变罕见(2006)。

      二、病毒性肝炎

      (一)基本病理变化

      1.变性 肝细胞水肿(气球样变)和嗜酸性变(胞质嗜酸性增强)。

      2.坏死 包括嗜酸性坏死(形成嗜酸性小体)和溶解性坏死(2003)。

      3.渗出 以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

      4.增生

      (二)临床病理类型和病变特点

      分为急性、慢性及重型肝炎三大类。

      1.急性普通型肝炎 可分为黄疸型和无黄疸型。病变以肝细胞变性为主(2007),其中

      以肝细胞胞质疏松化和气球样变、肝细胞嗜酸性变和嗜酸性小体形成麴主。坏死病变较轻,

      表现为肝小叶内散在的点状坏死(2004)。

      2.慢性普通型肝炎 将慢性肝炎分为轻、中、重度3类。

      (1)轻度慢性肝炎:有点灶状坏死,偶见轻度碎片状坏死,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肝小

      叶结构完整(2003)。

      (2)中度慢性肝炎:肝细胞坏死明显,可见中度碎片状坏死及特征性的桥接坏死。肝小

      叶内有纤维间隔形成,但小叶结构大部分保存(2001、2006)。

      (3)重度慢性肝炎:肝细胞坏死严重且广泛,有重度的碎片状坏死及大范围桥接坏死

      (2006)。

      3.重型肝炎 根据起病急缓及病变程度,可分为急性重型和亚急性重型两种。

      (1)急性重型肝炎:病理变化表现为肝细胞坏死严重而广泛,呈弥漫性片状。肉眼观见

      肝体积显著缩小,质地柔软,切面呈黄色或褐红色,故又称急性黄色(或红色)肝萎缩(2007)。

      (2)哑急性重型肝炎:病理特点是大片的肝细胞坏死(坏死面积约占50%),同时出现肝

      细胞结节状再生,常见胆汁淤积形成胆栓(2002)。

      三、门脉性肝硬化

      (一)病因

      由多种原因导致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继而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增生,

      这三种改变反复交错进行,使肝小叶结构被改建,肝脏变形、变硬而形成肝硬化(2000)。

      (二)病理变化.

      1.由于肝细胞反复坏死增生,致使正常肝小叶结构被破坏,由增生的纤维组织将再生

      的肝细胞结节分割包绕,形成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的肝细胞团,称假小叶。假小叶的中

      央静脉缺如、偏位或有两个以上。肝细胞索排列紊乱。假小叶周围胆管和纤维组织增生,并

      有慢性炎细胞浸润(2008)。

      2.肉眼观见早、中期肝体积正常或略增大,质地稍硬。后期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表

      面呈小结节状。

      (三)临床病理联系

      1.门脉高压主要临床表现 ①胃肠道淤血、水肿;②脾大可引起脾功能亢进(2000):

      ③腹水形成;④侧支循环形成。

      2.肝功能不全 肝功能不全可造成:①激素灭活功能下降;②出血倾向;③黄疸;④

      肝昏迷,是肝功能极度衰竭的结果。

      四、胃癌、食管癌和大肠癌

      病理类型和病理变化

      1.胃癌 好发部位为胃窦部,特别是小弯侧,占75%左右(2003)。临床上一般将胃癌

      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

      (1)早期胃癌的特点(2007):①早期胃癌为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的胃癌(2002)。②早

      期胃癌肉眼观可分为隆起型、表浅型和凹陷型。表浅型又可分为表浅隆起型、表浅平坦型和

      表浅凹陷型。③组织学类型与进展期胃癌相同。④早期胃癌经手术切除治疗预后良好。

      (2)进展期胃癌的病理变化:①肉眼类型:息肉型、溃疡型、浸润型。②组织学类型:

      管状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乳头状腺癌、未分化癌。

      2.食管癌 食管癌由食管表面被覆黏膜鳞状上皮或腺体发生。食管癌以食管中段最多

      见,下段次之,上段最少。

      进展期食管癌的肉眼类型:溃疡型、蕈伞型、髓质型、缩窄型。

      组织学类型:鳞状细胞癌、腺癌、小细胞癌。

      3.大肠癌 以直肠最多见,乙状结肠次之。

      大肠癌的病理变化如下。

      (1)肉眼类型:息肉型、溃疡型、胶样型、浸润型。

      (2)组织学类型:与胃癌相似,但在直肠肛管区有时可发生鳞状细胞癌。

      (3)大肠癌的分期(Dukes分期)

      A期:尚未穿透肌层且无淋巴结转移,手术可以治愈。

      B期:已经穿透肌层,扩展到肠周围组织,但仍无淋巴结转移,5年存活率约为70%。

      C期:已经发生了淋巴结转移,5年存活率约为30%。

      五、原发性肝癌

      1.肝癌的肉眼分型 ①巨块型。②多结节型。③弥漫型:瘤组织在肝内弥漫分布,结

      节不明显,常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2000)。

      2.肝癌的组织学类型 ①肝细胞性肝癌。②胆管上皮癌。③混合性肝癌。

      历年经典试题

      1.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的胃癌是(C)

      A.原位癌

      B.浸润型癌

      C.早期癌

      D.进展期癌

      E.晚期癌

      2.肝细胞胞质内嗜酸性小体(E)

      A.细胞水肿

      B.脂质沉积

      c.结缔组织玻璃样变

      D.血管壁玻璃样变

      E.细胞内玻璃样变

      3.胃癌最好发的部位是(D)

      A.幽门管

      B.胃窦大弯侧

      C.胃体大弯侧

      D.胃窦小弯侧

      E.贲门小弯侧

      4.急性普通型病毒性肝炎,其坏死病变主要为(A)

      A.点状坏死

      B.桥接坏死

      C.碎片状坏死

      D.大片坏死

      E.灶性坏死

      5.胃溃疡最少见的并发症是(A)

      A.癌变

      B.呕血

      C.幽门梗阻

      D.穿孔

      E.黑粪

      6. 槟榔肝(nutmeg liver)的典型病变是(E)

      A.肝小叶结构破坏

      B.肝细胞萎缩

      C.肝细胞坏死

      D.门静脉分支扩张淤血

      E.肝血窦扩张淤血,肝细胞脂肪变性

      7. 门脉性肝硬化形成假小叶,其病理特点不正确的是(D)

      A.肝细胞排列紊乱

      B.肝细胞可有双核出现

      C.肝细胞可变性,坏死

      D.小胆管闭塞,缺如

      E.中央静脉可偏位,缺如

      8. 一肝炎患者行肝穿刺活检,镜下见肝细胞点状坏死,汇管区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及轻度

      纤维组织增生,肝小叶结构完整。上述病变符合(B)

      A.急性普通型肝炎

      B.轻度慢性肝炎

      C.中度慢性肝炎

      D.重度慢性肝炎

      E.早期肝硬化

      第8单元 泌尿系统疾病

      重点提示

      本单元2000~2009年约考过l9题,其中肾小球肾炎14道,接近总题量的80%,一定

      要重点掌握。题型以概念记忆及理解分析为主,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在平日的复习中,在熟

      练掌握概念定义的基础上,要着重于各型的对比联系,尤其是各型的特点特征一定要掌握,

      才能在考试中做出正确的选择。本单元的历年出题量相对稳定,每年在2道左右,预计在未

      来的考试中仍会维持这一水平,但难度可能加大,请多加注意。

      考点串讲

      一、肾小球肾炎

      (一)各型病理变化

      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常见病,是以肾小球损伤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炎症性质属于增生

      性炎症。

      1.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理变化

      (1)光镜:病变累及双肾大部分肾小球,早期以渗出性病变为主,后期以增生性病变为

      主,肾小球肿大,肾小球内细胞数目显著增多,主要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系膜

      细胞增生肿胀(2003、2006、2007)。

      (2)电镜:基底膜和脏层上皮细胞之间可见有电子致密物沉积,其形状如“驼峰”,足

      细胞突融合消失(2007)。

      (3)免疫荧光:血管系膜区可见颗粒状荧光。

      (4)大体:双肾肿大、充血,被膜紧张、色红,故称大红肾(2000)。肾表面有散在的出

      血点,又称为“蚤咬肾”。

      2.弥漫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弥漫性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理变化

      (1)光镜:特征性病变是肾小球内有新月体或环形体形成,间质内有多数淋巴细胞、单

      核细胞等炎细胞浸润(2004)。

      (2)电镜:肾小球基底膜见电子致密物沉积,基底膜增厚,局灶性断裂或缺损(2008)。

      (3)免疫荧光:沿毛细血管壁呈连续的线形荧光。

      (4)大体:肾体积增大、苍白,皮质内可见散在出血点。

      3.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病理变化

      (1)光镜: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均匀一熬性增厚(2000、2002、2008)。

      (2)电镜:电子致密物沿基底膜外侧呈钉状突起(2001)。

      (3)免疫荧光:沿基底膜表面呈颗粒状荧光。

      (4)肉眼:肾体积增大、苍白,有“大白肾”之称。

      4.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病理变化 是各种肾小球肾炎终末期病变,不是一个独立

      类型的肾小球肾炎。如,继发性颗粒状固缩肾(2004)。

      (二)临床病理联系

      1.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病理联系 ①尿的变化:可出现血尿、蛋

      白尿、管型尿、少尿,严重者可无尿。②水肿。③高血压:轻中度高血压。

      2.弥漫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弥漫性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病理联系

      ①明显血尿。②少尿、无尿、氮质血症。③高血压。

      3.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病理联系 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三高一低”,即

      低蛋白血症、大量蛋白尿、高度水肿、高脂血症。

      4.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病理联系 ①尿的变化:多尿,低比重尿,夜尿增多。

      ②贫血。③高血压。④氮质血症和肾衰竭。

      二、慢性肾盂肾炎

      1.病变本质 肾盂和肾间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肾盂、肾盏纤维化和瘢痕形成(2003)。

      肉眼:出现不规则的瘢痕,病变处肾包膜与周围组织粘连,肾外形改变。切面肾盂扩张、变

      形,肾盂黏膜增厚粗糙(2002、2005、2007)。

      2.临床病理联系 患者发病隐匿,大量肾小管受损可出现肾小管衰竭,即尿频、尿急、

      多尿、夜尿,尿中有红细胞、白细胞、脓细胞、管型等。本病病程长,可反复发作,病变严

      重者可发展为尿毒症。

      历年经典试题

      1.毛细血管基底膜可形成钉状突起,见于(C)

      A.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B.弥漫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c.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

      D.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

      E.弥漫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2.肉眼观察肾体积明显缩小,质地变硬,表面有大的不规则瘢痕凹陷,该病变性质最可能

      是(E)

      A.晚期肾小球肾炎

      B.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

      C.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

      D.良性高血压病引起的萎缩肾

      E.慢性肾盂肾炎

      3.弥漫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中新月体的细胞是(B)

      A.肾小球球囊壁层上皮细胞

      B.肾小球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和单核细胞

      C.肾小球球囊脏层上皮细胞和单核细胞

      D.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

      E.肾小球系膜细胞

      4.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电镜下可见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的变化是(B)

      A.内皮细胞下见驼峰状致密沉积物

      B.基底膜和上皮细胞间见驼峰状致密沉积物

      c.内侧大团块状致密沉积物

      D.外侧大团块状致密沉积物

      E.基底膜内粗大带状致密沉积物

      (5~6题共用备选答案)

      A.弥漫性毛细血管壁增厚

      B.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

      C.弥漫性系膜细胞增生及系膜基质增厚

      D.肾小球毛细血管样硬化

      E.弥漫性上皮细胞足突消失

      5.微小变性肾小球肾炎的特征病理表现为(E)

      6.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特征性病理表现为(A)

      (7~8题共用备选答案)

      A.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B.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c.弥漫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D.弥漫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E.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

      7.大红肾见于(A)

      8.毛细血管壁增厚呈车轨状或分层状见于(D)

      第9单元 内分泌系统疾病

      重点提示

      本单元不常考。适当了解即可。

      考点串讲

      一、甲状腺疾病

      1. 单纯性甲状腺肿病理变化 单纯性甲状腺肿最显著的病理改变是滤泡的高度扩张,

      充满大量胶体,滤泡壁细胞变扁平。

      2.甲状腺肿瘤的病理变化

      (1)乳头状腺癌:是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70%。

      (2)滤泡状腺癌:较乳头状腺癌少见,约占甲状腺癌的20%,居第二位。

      二、胰腺疾病

      1.糖尿病的病理变化

      (1)动脉:动脉粥样硬化见于半数以上病人,周围动脉尤其是下肢足背动脉等硬化可引

      起坏狙。

      (2)微血管:糖尿病中微血管病变的特征为毛细血管基膜增厚,基膜中有糖类沉积。

      2.胰腺肿瘤的病理变化 胰腺癌的组织学类型以导管细胞癌最多,约占90%。

      第10单元 乳腺及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重点提示

      本单元2000~2009年约考过ll题,其中子宫颈癌5道,是主要的出题点,多以概念性

      的考查为主,难度不大,但对于重要内容如宫颈癌的组织学分型需要做重点全面的掌握。此

      外,乳腺癌及葡萄胎、侵袈陛葡萄胎和绒毛膜癌这两个知识点各有3题,其中乳腺癌的组织

      学分析,滋养层恶性肿瘤的病理特点都是常考点,也要多加注意。

      考点串讲

      一、乳腺癌

      乳腺癌是乳腺导管上皮及腺泡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2003)。

      1.组织学类型

      (1)导管内癌:①癌组织位于扩张的导管内,未突破基底膜,属导管原位癌。②组织结

      构多样。

      (2)浸润性导管癌:①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占乳腺癌的50%~80%。②根据其实

      质与间质比例不同,可分为三类。单纯癌:实质与间质大致相等(2006)。硬癌:实质少,间

      质多(2006)。不典型髓样癌:实质多,间质少,间质内无明显淋巴浸润。

      (3)浸润性小叶癌:小叶原位癌突破小管或末梢导管基底膜向问质浸润所致。

      (4)湿疹样癌(派杰病)(2007)。

      2.乳腺癌常见扩散及转移途径 直接蔓延;淋巴道蔓延(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最早转移

      到同侧腋窝淋巴结);血道转移。

      二、子宫颈癌

      (一)组织学类型

      1.子宫颈鳞癌

      (1)早期子宫颈癌:起源于子宫颈外口和柱状上皮交界处的鳞状上皮(2007)。当异型增

      生累及上皮全层(包括累及宫颈腺体)而未突破基底膜时,称为原位癌或上皮内癌(2003、

      2007)。原位癌的部分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向固有膜浸润,但浸润深度不超过基底膜下3~5mm,

      在固有膜中形成一些不规则的癌细胞条索或小团块,称为早期浸润癌(2002)。

      (2)浸润癌:癌组织浸润深度超过基底膜下5mm的部位,甚至侵及子宫颈全层或子宫颈

      周围组织并伴有临床症状。

      2.子宫颈腺癌

      (二)扩散与转移

      1.子宫颈癌主要扩散途径为直接蔓延及经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少见。

      2.淋巴道是宫颈癌最重要的转移途径,首先转移至子宫颈旁淋巴结(2006)。

      三、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及绒毛膜癌

      病理变化

      1.葡萄胎 葡萄胎亦称水泡状胎块,是一种良性滋养层细胞肿瘤。

      (1)肉眼观:典型的葡萄胎形状极似成串的葡萄。

      (2)镜下:绒毛间质高度水肿而形成水泡状物,间质血管消失或稀少。

      2.侵蚀性葡萄胎 又称恶性葡萄胎,多数继发于葡萄胎之后。

      (1)由于水泡状绒毛常向子宫深肌层甚至向子宫外侵袭,引起组织破坏,甚至穿破肌壁

      引起大出血,并可转移至邻近阴道或远处肺等脏器(2003)。

      (2)化疗侵蚀性葡萄胎有很好的疗效。

      3.绒毛膜癌 简称绒癌,是来自滋养层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

      (1)肉眼观:肿瘤多位于子宫底前、后壁,呈不规则结节状。

      (2)镜下:瘤组织由两种异型性明显的滋养叶细胞组成,即细胞滋养层细胞和合体细胞

      滋养层细胞,常排列成团块或条束状(2001)。

      (3)出血、坏死非常明显。

      (4)瘤组织中无血管和其他间质,也无绒毛形成,这一点是与恶性葡萄胎最主要的鉴别

      点(2000、2001)。

      (5)易经血行转移。如肺、脑等。

      历年经典试题

      1.只有实质细胞而没有间质的恶性肿瘤是(E)

      A.乳腺髓样癌

      B.印戒细胞癌

      C.恶性黑色素瘤

      D.横纹肌肉瘤

      E.绒毛膜癌

      2.早期浸润性宫颈癌是指宫颈上皮癌变,癌组织(D)

      A.达基底膜

      B.已延伸至宫颈腺体

      c.累及宫体内膜腺体

      D.穿透基底膜,深度<5mm

      E.累及腺体穿透基底膜至浅肌层

      3.乳腺癌来源于(D)

      A.小叶间质

      B.乳腺囊肿

      c.导管内乳头状瘤

      D.乳腺导管上皮及腺泡上皮

      E.乳腺纤维腺瘤

      4.宫颈原位癌的病理特点是指(E)

      A.癌局限于宫颈的部位未累及宫体

      B.宫颈上皮内部分细胞具有异型性

      C.癌细胞高度分化

      D.癌细胞突破上皮基底膜侵入下方固有膜

      E.癌细胞仅局限于上皮全层

      5.切除子宫做病理检查,光镜下见子宫壁深肌层内有大量异型的滋养层细胞浸润,并有绒

      毛结构,应诊断为(c)

      A.水泡状胎块

      B.子宫内膜癌

      C.侵蚀性葡萄胎

      D.绒毛膜癌

      E.子宫颈癌

      (6~7题共用备选答案)

      A.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B.乳腺导管内癌

      C.乳腺单纯癌

      D.乳腺硬癌

      E.乳腺髓样癌

      6.癌组织中实质与间质大致相等是(C)

      7.癌组织中实质少,间质多是(D)

      第11单元 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重点提示

      本单元2000~2009年约考过22题,其中流行性乙型脑炎5道,结核病7道,细菌性痢

      疾、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相关的题目各有3道,血吸虫1道。每年均考3道左右。

      出题重点首先集中在结核病的知识点上,其中对于其病变的性质、特征的考查非常频繁,

      要求考生必须牢固掌握。其次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考查,多以理解记忆型题目为主,相关的

      概念定义,特别是其特征及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区别是出题的重点,一定要多加注意。

      考点串讲

      一、结核病

      1.基本病理变化结核病是一种特殊性炎症,其病变特点是形成结核性肉芽肿(2006)。

      (1)渗出为主的病变。

      (2)增生为主的病变镜下典型结核结节中央常有干酪样坏死,其中含有结核杆菌,周围

      有类上皮细胞、Langhans巨细胞以及外周浸润的淋巴细胞和少量增生的成纤维细胞(2000、

      2008)。

      (3)变质为主的变化:发生干酪样坏死。坏死呈黄色、均匀、细腻,状似奶酪。镜下为

      红染无结构的颗粒状物,内含结核杆菌。

      2.原发性肺结核的病变特点 原发性肺结核病是指机体第一次感染结核杆菌引起的肺

      结核病,多发生于儿童(2007)。

      3.原发性肺结核发展和结局

      (1)淋巴道播散:浅表淋巴结结核穿破皮肤,形成经久不愈的窦道。

      (2)血道播散:多为原发性肺结核病的播散方式。①全身粟粒性结核病;②肺粟粒性结

      核病:常为全身粟粒性结核病的一部分。

      4.肺外器官结核病

      5.继发性肺结核的类型和病理变化 继发性肺结核病是指人体再次感染结核杆菌而发

      生的肺结核病,多见于成年人。①局灶型肺结核。②浸润型肺结核临床上最常见,属于活动

      性肺结核。③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④干酪性肺炎。⑤结核球。⑥结核性胸膜炎。

      6.肺外结核的病理变化

      二、细菌性痢疾

      1.病理变化 急性细菌性痢疾主要发生于大肠,以乙状结肠和直肠最重。初期表现为

      急性黏液卡他性炎,随后大量纤维素渗出,与坏死的黏膜组织、中性粒细胞等一起形成特征

      性的假膜(假膜性炎)(2002)。假膜脱落后形成表浅、大小不等的“地图状溃疡”(2000、

      2001)。

      2.临床病理联系 ①毒血症。②腹痛和腹泻。③里急后重和排便次数增多。④中毒性

      休克。

      三、伤寒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变特征是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生,以回肠

      末段淋巴组织的病变最为突出。伤寒的本质是肉芽肿性炎。

      1.肠道病理变化 病变主要累及回肠下段集合和孤立淋巴小结,分四期,每期持续时

      间为l周。

      (1)髓样肿胀期:镜下巨噬细胞增生明显,吞噬伤寒杆菌、红细胞和细胞碎片,称为伤

      寒细胞,由伤寒细胞聚集成的结节称伤寒肉芽肿(2007)。

      (2)坏死期:淋巴组织中心和局部黏膜组织发生坏死。

      (3)溃疡期:溃疡长轴与肠纵轴平行呈椭圆形,孤立淋巴小结病变形成的溃疡为圆形

      (2000、2001)。

      (4)愈合期:肉芽组织增生填补溃疡性缺损,边缘上皮再生。

      2.临床病理联系 病人出现持续高热;中毒性心肌炎可引起相对缓脉;肠道病变引起

      的食欲减退、腹部不适、右下腹痛等临床表现。

      四、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病理变化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病变性质是

      化脓性炎症(2000),主要累及大脑顶叶、大脑额叶及脑底的脑脊髓膜。

      肉眼:蛛网膜下腔充满灰黄色脓性渗出物,使脑同、脑沟模糊不清(2003、2006)。

      镜下:蛛网膜下腔内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少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纤维素(2004)。

      2.临床病理联系 ①脑膜刺激症状;②颅内压升高的症状;③脑脊液改变。

      五、流行性乙型脑炎

      1.病理变化 是由乙型脑炎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病变性质是变质性炎症(2000、

      2001、2003)。

      (1)大体:脑膜充血,脑水肿,脑皮质、基底核、视丘可见粟粒大或针尖大的半透明软

      化灶。

      (2)镜下:①血管反应和炎症反应。血管扩张充血,炎细胞浸润,主要以变性坏死的神

      经元为中心,或在血管周围问隙形成血管套(2000、2004)。②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在变

      性、坏死的神经细胞周围,常有捶生的小胶质细胞围绕,形成卫星现象。增生的小胶质细胞

      吞噬变性坏死的神经元称为噬神经细胞现象(2004)。③软化灶形成。—弛经组织发生局灶性

      坏死液化,形成质地疏松、染色较浅的筛网状病灶(2000、2004)。④胶质细胞增生。呈弥散

      性或灶状分布,可形成小胶质细胞结节(2000、2004)。

      2.临床病理联系

      (1)神经细胞广泛变性、坏死,可导致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嗜睡、昏迷。

      (2)脑神经核受损引起相应的脑神经麻痹症状。

      (3)脑内血管扩张充血,血管通透性增强以及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升高,引起头痛、呕吐

      等。

      (4)严重时可致脑疝形成。

      六、血吸虫

      1.基本病理改变

      (1)尾蚴引起的损害:尾蚴性皮炎。

      (2)童虫引起的损害:童虫在体内移行引起血管炎和血管周围炎。

      (3)成虫引起的病变: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形成嗜酸性脓肿。

      (4)虫卵引起的病变:是血吸虫病最主要的病变。主要发生在大肠壁和肝脏(2003)。

      2.肝、肠的病理变化 ①干线型肝硬化。②肠道病变主要累及直肠、乙状结肠和降结

      肠。

      七、性:病

      1.淋病的病理变化 在受染的第2~7天,尿道口充血、水肿。之后,尿道炎性瘢痕导

      致尿道狭窄,排尿困难。

      输卵管炎可导致输卵管粘连,脓性渗出物积于输卵管腔内成为输卵管积脓,从而局部感

      染慢性化。

      2.尖锐湿疣 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角层角化不全、轻度角化过度,特点为乳头瘤样

      增生,棘层高度肥厚,表皮嵴增粗延长,中上层的细胞有明显的空泡形成。

      3.梅毒的病理变化 ①灶性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及血管周围炎。②类似结核的肉芽肿,

      该肉芽肿韧而有弹性,质地如树胶,故称树胶肿(gumma)。

      历年经典试题

      1.结核结节中最具有诊断意义的细胞成分是(B)

      A.郎汉斯巨细胞和淋巴细胞

      B.郎汉斯巨细胞和上皮样细胞

      C.淋巴细胞和上皮样细胞

      D.上皮样细胞和异物巨细胞

      E.异物巨细胞和纤维母细胞

      2.结核病的细胞免疫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胞为(D)

      A.T细胞

      B.B细胞

      C.NK细胞

      D.巨噬细胞

      E.嗜中性粒细胞

      3.下列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理改变的叙述,错误的是(D)

      A.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B.血管套形成

      C.软化灶

      D.蛛网膜下腔有脓性渗出物

      E.胶质细胞增生

      4.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变类型是属于(B)

      A.渗出性炎

      B.变质性炎

      C.增生性炎

      D.出血性炎

      E.肉芽肿性炎

      5.下列属于假膜性炎的疾病是(D)

      A.肠伤寒

      B.肠结核

      C.阿米巴痢疾

      D.急性细菌性痢疾

      E.肠血吸虫病

      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时的脓液主要聚集于(B)

      A.软脑膜与脑皮质之间的腔隙

      B.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问的腔隙

      C.蛛网膜与硬脑膜之间的腔隙

      D.蛛网膜本身的疏松纤维组织间

      E.软脑膜本身的疏松纤维组织间

      7.儿童型肺结核病常见的类型是(B)

      A.浸润性肺结核

      B.原发型肺结核

      C.结核球

      D.干酪性肺炎

      E.结核性胸膜炎

      8.伤寒小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B)

      A.肉芽组织

      B.巨噬细胞增生

      C.淋巴细胞增生

      D.纤维组织增生

      E.肌纤维母细胞增生

      9.胸膜组织切片见成团类上皮细胞,包绕少量郎罕斯巨细胞和干酪样坏死,周围散在多量

      淋巴细胞。本例考虑为(B)

      A.组织细胞增生症

      B.胸膜结核

      C.胸膜问皮瘤

      D.纤维素性胸膜炎

      E.胸膜淋巴瘤

      (10~11题共用备选答案)

      A.溃疡呈环形与肠的长轴垂直

      B.溃疡呈长椭圆形与肠的长轴平行

      C.溃疡呈烧瓶状口小底大

      D.溃疡边缘呈堤状隆起

      E.溃疡表浅呈地图状

      10.肠伤寒的肠溃疡特征(B)

      11.细菌性痢疾的肠溃疡特征(E)
    临床药师网,伴你一起成长!微信公众号:clinphar2007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jjqqlee 发表于 2012-2-14 23: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临床药师网,伴你一起成长!微信公众号:clinphar20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dm198711 发表于 2012-2-15 01: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执业医师?执业药师?
    临床药师网,伴你一起成长!微信公众号:clinphar20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zyc666 发表于 2012-2-15 07:56: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谢谢!
    临床药师网,伴你一起成长!微信公众号:clinphar20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1260483047 发表于 2012-2-16 11: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zyc666 发表于 2012-2-15  07:56
    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谢谢!

    恩,互相学习!
    临床药师网,伴你一起成长!微信公众号:clinphar20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艳阳天 发表于 2013-12-8 11: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临床药师学好了还可以考执业医师
    临床药师网,伴你一起成长!微信公众号:clinphar20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禁止发布任何可能侵犯版权的内容,否则将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侵权后果。
    2、请认真发帖,禁止回复纯表情,纯数字等无意义的内容!
    3、提倡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抵制低俗不良违法有害信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