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药师网(linyao.net)免责声明
禁止发布任何可能侵犯版权的内容,否则将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侵权后果;提倡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抵制低俗不良违法有害信息。
2012年01月02日12:15 来源: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http://health.people.com.cn/GB/16780743.html
人民网北京1月2日电 (记者 赵敬菡)根据网友投票和专家评审委员会评议,2011年“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群众性推选活动结果揭晓,马玉杰、刘晓林、雷方、汤新辉、董淑猛、周月华、周晨燕、潘满芝、杨瑞辉、马克勤等10人入选(名单按行政区划排列)。从即日起公示,公示期5天(2—6日)。
据活动办公室介绍,2011年“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群众性推选活动自2011年9月份启动以来,得到全国卫生工作者以及广大网友的积极响应。截至2011年12月31日24时,网友参与人次达到5011,733人次,累积投票高达49,193,432票。活动办公室秉承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按照方案,综合96名候选人网上投票和专家评审委员会评议结果,评议出4名医生、3名护士、3名公共卫生人员,马玉杰、刘晓林、雷方等10人的综合评议位列前十,当选2011年“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
10位当选者即日起在人民网和健康报网等媒体进行公示,公示期5天(2—6日)。在此期间,欢迎广大网友对十名入选人员进行监督,如有反馈意见,请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反馈,邮箱:healthguard@people.cn。
附:2011年“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10位当选者事迹介绍。
马玉杰(公卫)
女,46岁,黑龙江省疾病控制中心副主任。马玉杰同志作风朴实,勤奋钻研,技术精湛,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是一名国家和省内知名的公共卫生专家,被授予“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先后荣获省政府特殊津贴、国务院特殊津贴。马玉杰同志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她作为业务技术专家,始终战斗、指导在第一线,经常临危受命,深入疫区、深入基层,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以及丰富的现场流行病学和微生物实验室工作经验,指挥处理了多起重大传染病疫情及突发事件,为黑龙江省消灭脊髓灰质炎、消除麻疹、控制乙肝、防控甲流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做出了较大贡献。免疫规划所作为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在她的带领下,其实验室成为国内一流的实验室,至目前,已连续19年以满分成绩通过国家及世界卫生组织的职能考核和现场认证。
由于工作出色,她本人多次被评为国家和省计划免疫先进个人、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先进个人,荣获黑龙江省首届“女性科技创新”先进个人、黑龙江省“巾帼建功”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奖励。
刘晓林(医生)
女,53岁,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她是阜阳劣质奶粉“大头娃娃”第一个发现者和举报者。她自己掏钱让患者家属化验问题奶粉,及时报告有关机构并向电视台申请做了节目,扩大了宣传;在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中, 刘晓林首先发现疑点,及时上报疫情, 这对疫情病因的及时确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有效救治更多的患儿争取到了宝贵时间。卫生部部长陈竺称赞道:“刘医生对这次疫情的发现和控制是有特殊贡献的。”
在20多年的从医生涯中,刘晓林默默无闻地工作在第一线。作为医院质控办主任,她将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想方设法降低病人费用,严格控制医生对抗生素的使用率,使医院抗生素的使用率由50%以上降到40%左右。1999年刘晓林被查出患乳腺癌,但她依然带病坚持工作,甘于奉献,无私无畏,为医院的发展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挽救患儿生命奉献出全部的心血。
雷方(医生)
女,47岁,河南省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眼科教授、主任医师。
自1998年以来,雷方同志先后16次参加国际和国家医疗队,并多次担任国家医疗队队长和总队长,远赴斯里兰卡、西藏、新疆、宁夏、贵州等贫困边远地区为白内障患者进行复明手术。先后5次进藏、3次进疆,几乎走遍了全国所有的边远省份。她以青春、热血、爱心和精湛的医术,为6000多名贫困白内障患者解除病痛,使他们重见光明,将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给了偏远贫困地区各族群众的心里。她被藏族同胞亲切地称为“门巴”(藏语好医生)。
雷方同志连续十年被评为“模范国家医疗队员”,先后被评为“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助残扶残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2011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并入选2011年CCTV“感动中国”候选人。
汤新辉(护士)
女,47岁,湖南省肿瘤医院护理部副主任。28年来,她始终奋战在护理肿瘤患者这个特殊的岗位上。在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工作中,她倾注了满腔的心血。汤新辉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使全院护理服务和护理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 2011年被评为湖南省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先进单位;
她敢于创新,指导并亲自参与的“医用标识固定夹”获得了国家专利;她刻苦钻研业务技术,发表论文20余篇;她不仅关心住院患者,还将关爱延伸到了社区。她带领医院护理服务志愿者每年走访贫困患者36余次,捐赠钱物价值6万元多元,探访孤寡老人100余次。
汤新辉同志家中多人身患重病,需要她长期细心照顾。但她贴心照顾家人,不离不弃,独自承担生活的重担。这一切都没有影响她对工作的那份执着,她连续六年被评为优秀护士长,三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获得嘉奖,荣获湖南省优秀护士。2009年被评为湖南省卫生厅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被评为湖南省卫生系统芙蓉百岗明星,2011年被评为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
董淑猛(公卫)
男,32岁,广东省开平市玲珑医院副院长。2004年大学毕业后,董淑猛告别了条件优越的城市生活,同女友一起扎进了大山深处的麻风病防治专科医院——开平市玲珑医院。虽然条件非常艰苦,但“成为麻风病人的好儿女”的信念让他勇敢地坚持了下来。7年来,无论刮风下雨,他都坚持每天去病区为病人作检查、聊家常。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董淑猛自己下田种菜,解决生活之需,同时带动病人们编灯笼、搞联欢,活跃气氛,让玲珑医院充满家的感觉。2006年4月,董淑猛和女友在麻风村举办了婚礼,从此将家安在了麻风村。
董淑猛的事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栏目、《新闻30分》以及广东省委组织部专门拍摄纪录片进行了广泛宣传。董淑猛同志2006年被评为开平市十大杰出青年、2007年获得广东青年五四奖章、首届“爱在江门”十佳人物、2011年被评为广东省模范共产党员。
周月华(医生)
女,42岁,1990年11月至今在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西河村卫生室从事乡村医生工作。因患小儿麻痹症,周月华自幼左腿残疾。目睹了因交通闭塞、缺医少药给家乡父老造成的种种不幸和自身的痛苦经历,她立下当医生的志愿,1990年从卫校毕业后回到家乡当起了乡村医生。
20多年来,周月华依靠拐杖和丈夫的背扶,走村串户为村民看病抓药,经年累月,从未懈怠。她曾连续数年坚持每周徒步一小时为一名帕金森症患者针灸、推拿,直到病人去世;她曾在凌晨2点由丈夫背扶着冒雨出诊,步行一个小时山路为一名孕妇接生。周月华刻苦学习、扎根农村、服务村民、无私奉献,始终坚守“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这一信念,依靠一副拐杖和丈夫坚实的背膀,克服无数困难和挫折,真情服务于群众,赢得了广大村民的信赖和赞誉,被人们称为“行走在丈夫背上的乡村医生”、“重庆的张海迪”。
周月华先后荣获“全国优秀乡村医生”、“感动重庆十大人物”、“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白求恩式医务工作者”等荣誉。
周晨燕(医生)
女,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血液科主治医师。她关爱患者,先后救助了40多名贫困白血病患儿,并与志愿者一道筹建了“公益儿童墓地”,免费安葬多名早逝白血病儿。她被称为“倒给患者红包的医生”。
“我见过的最好的医生”、“周医生在,我心里就踏实”……凡是接触过她的患者家属,无不被她的善良和爱心感动,在许多患儿家长的眼里,周晨燕比亲人还亲。这名1997年毕业后一直从事儿童血液肿瘤疾病临床工作的医生,十几年来“只想做一名好医生,多救几个孩子”。
为了患者她到处“化缘”。自2006年起,周晨燕开始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参与儿童白血病的社会救助工作。她四处奔走呼号,累计募集慈善捐款100多万元,使40多名白血病儿童得到救助。不久前,在她的努力下,华西第二医院与中国社工委儿童救助委员会签署了“神华爱心行动”,与爱佑华夏基金会签订了扶贫助困协议,累计筹资达200多万元,使更多白血病儿童得到免费救治。
潘满芝(护士)
女,苗族,31岁,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医医院护士。她的工作不惊天动地,但她是春天的滴滴细雨,让生命的原野再现新泉。潘满芝所在的科室,患者多数年老体弱,基础护理工作难度较大。有位80多岁的老奶奶,因患脑梗塞导致双下肢瘫痪,在医院一住就是3年。起初,老奶奶因儿女较少探望,情绪很不稳定,拒绝治疗和护理。潘满芝陪老奶奶聊天拉家常,老奶奶慢慢接受了她,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在3年中,潘满芝每天都为老奶奶洗脸、喂饭、翻身拍背,做口腔护理,擦浴、洗头、剪指甲。
潘满芝非常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在工作之余,她积极参加医院的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和考核,每次都取得了优异成绩。潘满芝主动报名参加了自治州中医医院的优质护理服务小组,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亲情感认真做好每项工作,赢得了患者和亲属的赞扬。每次医院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潘满芝总是排在前列。
6年来,潘满芝把病人当成自己的亲人,总是带着微笑,当好病人生命的守护者。她先后被评为贵州省黔东南州民族医药研究所先进工作者、医院先进工作者。
杨瑞辉(护士)
女,52岁,陕西铜川市职业病防治院党支部副书记、金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护理中心主任。1998年,因所在的企业医院停业,当了19年护士的杨瑞辉无奈下岗。她与一起工作过的几位姐妹商量,利用原医院的闲置病房开办一家托老院。经过10余年的发展,杨瑞辉创办的托老院至今已先后护理过500余位老人,为80多位老人送终,原先的托老院也发展成全省闻名的老年康复护理和职业病防治机构。
杨瑞辉给托老院制定了“为天下儿女尽孝、为天下父母解难、为党和政府分忧”的办院宗旨,确立了“让老人绽放笑容、让老人享受舒适、让老人充满幸福”的医护理念。她不仅精心做好护理工作,还经常把家里的钱拿给老人用,把衣服拿给老人穿,做可口的饭菜给老人吃。她曾把上级给她个人的2.67万元慰问金,全部用于康复护理部大楼建设工程和给老人们改善生活。
10余年来,杨瑞辉以院为家,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当中。如今,虽然康复护理部的好多同事都是她的下属或徒弟,但她仍然像从前一样脏活累活带头干。
杨瑞辉先后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和陕西省“道德模范”、“白求恩精神奖”等荣誉称号。
马克勤(公卫)
男,46岁,回族,青海省黄南州尖扎县疾病预防控制保健中心主任。作为少数民族卫生工作者,马克勤同志长期从事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他勤奋好学,敬业爱岗,工作严谨、作风扎实,具有丰富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经验。
自2003年4月,他任尖扎县疾控中心副主任,组织并参加了尖扎县多项重大计划免疫和疾病控制重点工作,在他和同事们共同努力下,尖扎县各种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如期实现消除脊髓灰质炎、新生儿破伤风、碘缺乏病、基本控制麻风病和人间布鲁氏杆菌病的工作目标。
在抗击非典、防控甲流、防控鼠疫、参加汶川和玉树抗震救灾工作中,马克勤同志主动请缨,不怕牺牲,勇挑重担,出色地完成了卫生防疫和应急任务。
马克勤同志曾多次荣获省、州、县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07年度青海省卫生工作先进个人,2009年度青海省鼠疫防治工作先进个人,2010年5月参加了为期42天的“玉树抗震救灾”鼠疫防控工作并荣获青海省抗震救灾个人模范,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省军区的表彰。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