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义心理研究
方 新 钱铭怡 訾 非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7年第3期
【关键词】完美主义;父母教养方式;综述
中图分类号:R3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729(2007)03-00208-03
1.完美主义的两种理论
20世纪初,Janet指出,强迫型人格障碍者有一种内在的不完美感(feeling of incompleteness),总感到自己的行为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1]。五六十年代Horney[2] 、Hollender[3]等人将完美主义(perfectionism)视作一个精神病理学概念。1980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制订的《心理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II)》[4]把完美主义作为强迫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之一,此后欧美心理学界对完美主义的研究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文献明显增多。
不同的研究者对完美主义概念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在理论和研究结果上都存在较大分歧。大体可分成两派,一派认为完美主义是消极特质,另一派则以两分法看待完美主义,认为完美主义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
1.1 完美主义消极特质论
此派在早期的研究中重视挖掘完美主义的定义及内涵,其中的代表人物有Burns[5]、Pacht[6]、Weisinger和Lobsenz[7]等。至90年代则重视从多种维度看待完美主义构成,并重视发展有关的测量工具。近年来此派的代表人物有Frost[8] 、Hewitt和Flett[9]等人。
Burns[5]指出,完美主义者存在的两种心理歪曲:一是教条地认为消极事件将来还会重复出现;二是饱受“应该”原则的折磨:应该更好、应该不生气、应该与众不同等。Pacht指出:“完美主义者为自己树立了高得不能现实的目标,于是不断地被现实与目标之间的差距所挫败[6]”。Weisinger和Lobsenz认为,完美主义者如果没能达到预期的完美,就会觉得失败了;如果达到了预期,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因为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他没有衡量努力和成功的客观标准,也没有体味成功的机会[7]。
完美主义者往往采用被Burns称为“全或无” [5]、被Barrow和Moore称为“圣徒和魔鬼”[10]、而被Pacht称之为“上帝和渣滓” [6]的二分法思维方式,他们只能看到一个连续体的两个极端,看不到中间地带,要么是“正确”、“成功”;要么就是“错误”、“失败”。
Hewitt和Flett从完美主义的取向上区分出三种完美主义:自我取向的完美主义(SOP, Selforiented Perfectionism)、他人取向的完美主义(OOP, Otheroriented Perfectionism)、社会规定性的完美主义(SPP,Socially Prescribed Perfectionism)。它们的区别在于完美主义所指向的客体,但共同本质都是消极的。SOP是指强加给自我的过高的标准;OOP是指向他人的“完美主义”——对他人抱有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SPP是指完美主义者要去迎合社会或他人对自己的要求和期望,认为自己必须达到这些期望才能赢得赞赏和接纳。Hewitt和Flett制订了测量这三种维度的完美主义问卷(MPS)并发现,SOP与心理困扰的相关很微弱,OOP虽与“责备他人”等人际交往问题有关,但与焦虑、抑郁等指向自身的心理困扰大多没有显著的相关,只有SPP才与多种心理困扰呈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正相关[9,12]。这提示社会规定性的完美主义是消极完美主义的主要成份。
Frost等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也提出了“多维度完美主义”的概念,并确定了六个维度:(1)担心错误(CM),即对错误的消极反应,把错误等同与失败并认为失败后将失去他人的尊重;(2)过高的个人标准(PS),即对自己要求过高,并且这些要求在自我评价中占了过分重要的比重;(3)父母的期望(PE),即认为父母为自己设立了非常高的目标;(4)父母的批评(PC),对父母过分批评自己的一种知觉;(5)行动的疑虑(D),即对自己完成任务的能力的怀疑;(6)条理性(O),即对秩序、条理和整洁的强调。在多维度概念的基础之上,Frost 等编制了“多维度完美主义问卷”(FMPS)[8,13] 并得到了广泛运用。
1.2完美主义两分法——正常的与神经质的完美主义
这一派认为,完美主义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Hamachek把完美主义分为正常的和神经质的两种,他认为正常的完美主义是一种积极的人格特质,它促使人们为自己设立较高的标准来驱动自己成为有能力、有成就的个体;正常的完美主义者允许自己在自我评价时有一定的自由空间,并不期待自己在所有的情境下都表现完美,能建设性地应付自卑感;神经质的完美主义者正好相反,他们在每种情境下都为自己设立根本不可能达到的标准,一直被自卑感所压迫而不是被挑战所激励[14]。
Johnson和Slaney 把完美主义既看作一个观点,又视为一种行为。他们编制了“接近完美量表”(Almost Perfect Scale,APS),确定了与Frost的有所不同的六个维度:(1)标准,即个人标准;(2)秩序,即条理性;(3)差异,即现实与标准之间的差异造成的烦恼;(4)亲和,即人际关系的困难;(5)焦虑,即对任务和表现的神经症性的紧张;(6)惰性,即对任务的消极逃避[15] 。他们的研究发现,标准和秩序是完美主义的积极方面,与心理困扰无关或负相关,差异、人际关系的困难和焦虑是完美主义的消极方面,与心理困扰正相关 [15] 。
Ashby和Kottman发现有高自卑感和低自卑感的完美主义,高自卑感的人会表现出较多的心理困扰,而有较低的自卑感的人正常、积极地追求完美,表现出的心理困扰较少。他们把神经质的完美主义者定义为因追求完美而表现出过分的情绪痛苦的人[16]。
分析上述两派观点对完美主义概念的定义,可以发现,第一派所说的“完美主义”实际上就是第二派所说的“神经质的完美主义”,第二派所说的“正常的完美主义”实际上就是第一派所说的“积极正常地追求完美”。
2.完美主义的形成——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尽管对完美主义的定义存在分歧,研究者们对完美主义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是基本相似的,即:完美主义是习得的,主要来自童年期与父母的互动关系。
Pacht观察到,完美主义者常常以为:“如果我过去表现得再完美一些,父母是会爱我的。”他们在成年以后还会努力追求达到某种完美,以得到奖赏,即父母的爱[6] 。Hamachek认为神经质的完美主义产生于两种童年期的情绪环境,一种是父母从不赞同或者表扬不一致,这样子女就不知道如何取悦父母;另一种是父母有条件地表示赞同,即只在子女做得完全正确时才给予表扬[14] 。Rice、Ashby和Preusser的研究指出,神经质的完美主义者较之于正常的完美主义者,更容易认为父母较少鼓励自己[17] 。
Blatt从客体关系的角度分析了神经质完美主义的形成。他认为这种完美主义者有严重的自我批评倾向,这是因为他们的父母曾过分左右他们的行为,并阻止他们自信、有个性的行为。这种与父母客体关系的不断重复就形成了一种内化的自我批评,导致了抑郁 [18] 。Stber建议把“父母的冷漠/拒绝”和“过度保护”结合起来命名为“无情控制”(affectionless control),它与完美主义总分相关,并且母亲比父亲更有影响力[19]。Kawamura, Frost 和Harmatz的研究表明[20],子女所感知的父母的严厉和权威主义与子女在FMPS的“担心出错”这个维度上呈正相关。父亲的权威主义态度与子女的“行为的疑虑”有比较强的正相关。Ablard和Parker发现那些父母对其持有成绩目标的儿童比那些父母对其持有学习目标的儿童更可能表现出神经质的完美主义[21]。
总体看来,父母的不当教养方式可能是造成子女完美主义的重要原因,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的过分干涉保护、惩罚严厉及冷漠拒绝。
3.完美主义的影响——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不少文献都记载了完美主义和许多心理障碍及心身疾病有密切关系,如:进食障碍、抑郁、强迫症、焦虑、惊恐发作、周期性头疼、性功能障碍、A型行为、酒依赖、强迫型人格障碍、吗啡成瘾、儿童腹痛、溃疡性结肠炎、A型行为等。下面将对目前研究较多的几个方面内容分别进行论述。
3.1 完美主义与强迫症及进食障碍
Tallis报告了三例完全由完美主义的人格特质所引起的强迫性洗手行为。强迫性洗手通常被认为是由脏感、心理上的污染感或对疾病的恐惧感而引起,但Tallis报告的三个病例并不担心污染对自己和他人造成疾病,而且他们对脏也没有感到不舒服,过分的洗手只是他们使自己保持完美的方法,达到一种完美的干净状态[22]。
Frost和Steketee比较了强迫症患者、正常人和伴广场恐怖的惊恐发作患者(PDA)的完美主义,发现强迫症患者在完美主义总分、担心犯错、行动的疑虑等分量表上得分高于正常被试。强迫症与PDA相比,在行动的疑虑分量表上高于PDA组,在总分和担心犯错分量表上没有显著性的差异[23]。
Davis研究发现,正常的完美主义与体形自尊呈正相关,但这种关系只在神经质的完美主义水平较低时才存在。相反,当正常的和神经质的完美主义水平都较高时,对自我体形的贬低就变得非常突出[24]。
3.2 完美主义与情绪障碍
Hewitt等人研究了完美主义、应激和抑郁之间的关系,发现应激事件和抑郁在那些完美主义倾向高于一般水平的被试中有明显的相关[25]。Blatt等人把抑郁分成两个维度,一个是依赖型,即怕被抛弃、无助感、依赖别人以得到爱、保护和营养;另一个是自我批评型,即感到自卑、无价值、内疚、经常批评自己。他的研究表明:完美主义总分与自我批评型抑郁显著相关,而且担心错误和行动的疑虑分量表与之相关更明显 [18]。
Hewitt和Flett认为,完美主义容易产生失败、焦虑、愤怒、无助、失望的感觉,这些感觉与抑郁和自杀观念关系密切。自我取向的完美主义者易受成就应激的影响而抑郁,社会规定性的完美主义既易受人际应激的影响而抑郁。自我取向的完美主义和社会规定性的完美主义分别定义了完美主义的自我和人际维度,因此它们与多种心理困扰相联系,如抑郁、自卑、自杀观念等[12]。Saboonchi和Lundh发现,自我取向的完美主义与特质愤怒有关[26]。
Frost等发现FMPS的总分与BSI(SCL-90简易版)总分显著相关,并且担心出错(CM)和行为的疑虑分量表(D)与BSI的总分及多数分量表显著相关[8]。訾非和周旭[27]发现,有自杀念头的大学生在FMPS量表的CM、D和PC这三个维度的得分都显著高于无自杀念头者,而在O上显著低于无自杀念头者。Juster、Heimberg、Frost和Holt的研究表明,对错误的过份担心和对行为的疑虑与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和一般的心理病理症状都表现出相关[28]。
4.小结
完美主义研究尚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现在广泛采用的FMPS量表在突出完美主义的负性内心感受、负性自我评价系统、强迫性等方面尚有欠缺,其在不同人群中的施测得到的因素数目也不够稳定。中文版的完美主义心理量表为Cheng[29]等人翻译并以香港青少年样本作了修订,但用在内地人群中仍需要做一些信效度检验和补充修正的工作。针对中国人群的本土化的完美主义心理量表至今尚没有出现,这也是一个需要填补的空白。既然完美主义与一系列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有关,针对功能障碍型完美主义的心理干预和治疗应该是未来完美主义心理研究的重点。
从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经验来看,中国人,尤其大学生受到完美主义的困扰可能多于西方。例如,訾非[30]对350名中国研究生的调查发现,约有四分之一的被试属于神经质的完美主义者。这与中国强调父母权威的文化背景或许有关。
完美主义是一个深刻影响人格的心理特征。国外多年来对完美主义已经有了广泛研究,但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本文旨在引起我国学者对完美主义研究的重视,希望有更多的心理学专业人士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