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新手激活药事管理抗菌药物药师培训举报中心药考软件
本站已运行

临药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 wx_jytEetEe3X4N大家说:祝贺临床药师网建网17周年
  • r1235201314rclinphar说:祝贺走过17个春秋,希望越办越好,一直陪伴我们。
  • hhw859大家说:这里真好,可以下载好多课件
  • hhw859大家说:大家好,工作顺利
  • wx_HQ_AwAoX大家说:一起加油!
  • wx_CfsfWCUwfUnd大家说:加油!!!
  • 568721zsl临床药师网说说:感谢分享知识
  • clinphar大家说:春节快乐,万事如意!
  • cwc平台说:发挥全国各临床药师的力量,众人是柴火焰高,一定会越办越好
  • 神女应无恙好的平台说:好的平台,希望越办越好
  • wx_poNQQV902inq越办越好说:好的平台,希望吸引更多人才
  • 13885433081好的平台,希望越办越好说:好的平台,希望越办越好
  • HF^O^平台说:希望临药网这个平台越办越好!
  • jingxuchen平台说:给我们基层工作的药师提供了帮助,关键时刻雪中送炭,敞开胸怀素材共享,万紫千红总是春,越来越兴旺!
  • lipinshang平台说:10多年的临药网忠实粉,在这里学到了很多,查找资料非常方便,愿平台越来越好。
  • sd13jyyyxklss平台说:好的平台,知识丰富,开阔眼界,望越办越好
  • liutangren平台说:风雨同舟相处十五年,越来越好。
  • 求知临床药师网说:生日快乐!从牙牙学语长成15岁“帅哥”
  • gary平台说:希望临床药师网越办越好,为广大临床药师提供更多的资源和交流
  • Alst210507平台说:好的平台,希望越办越好
  • 15129825015临床药师网说:非常棒的平台,但愿越办越好。
  • 568721zsl临床药师网说说:药师学习平台,相信药师网越办越好
  • lzh0586临药网说:祝福网站越来越好,祝福同仁万事如意!
  • sunny-yaoshi临床药师网说:希望论坛越办越好,成为药学人员学习的首选网站!加油
  • 冬日暖阳~秀临药网说:此平台是药学人家园,常常来交流小憩,愿学科越来越好,愿药学人日子越来越好
  • 修行临床药师网说:好的平台,希望越办越好
  • sln123临床药师网说:对我们工作非常有帮助
  • 一千小可爱临床药师网说:感谢这个平台,临床药师网yyds
  • 小分队临床药师网说:这个网站的内容对工作和学习的帮助太大了。内容质量好,权威性高
  • chuyinghong药师说:临床药师真正体现药师价值的机遇来了!
  • gyh660222感谢老师为交流平台做的贡献。说:对我们工作很有帮助
  • 郜琪臻太好了,终于又见面了说:越办越好
  • sunqi3541盛京医院说:希望能被基地录取
  • gary大家说:祝临床药师网越来越好
  • 柠檬梅子临床药师网的老师们说:谢谢临床药学网给我们基层药师提供学习平台,希望我们也能进专业平台学习
  • 我是庆宇平台说:恭喜恢复开放,这是我们临床药师的福音啊!
  • 祥籽clinphar说:我们支持~感谢临药网
  • Terry0915大家说:无意间点开网页 居然可以上了 还开心呀 希望网站越办越好
  • gfelwaiz临床药师网说:希望功能越来越完善
  • clinphar大家说:数据基本恢复完毕,大部分版块已经开放。
  • 海上升明月clinphar说:祝临床药师网越办越好 一直到永远
  • yyhh425666什么时候取消密码呢说:祝药师网越办越好
  • 鸢舞轩临床药学说:希望能在这里学到更多
  • clinphar大家说:数据恢复中,会逐步开放及取消密码。
  • 水月洞天自己说:做好自己就OK其余随缘
  • 梁药师201902227临床药师网说:好平台,提高自我的一个学习平台
  • Lion898大家说:共同成长!祝各位药师越来越学识渊博!
  • qazw310临床药学说:可找到组织了
  • clinphar大家说:贺临床药师网建站13周年!
  • tianshenglu临床药师网说:这真是个非常实用的论坛,希望越来越好
总共63693条微博

动态微博

    查看: 5040|回复: 4

    2008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第八届中国药师周大会报道(感谢论坛贵宾“朋友”提供)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4 天前
  • clinphar 发表于 2008-10-21 13: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临床药师网(linyao.net)免责声明
    禁止发布任何可能侵犯版权的内容,否则将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侵权后果;提倡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抵制低俗不良违法有害信息。
    这次年会,会场比较分散,医院药学主报告是长海医院胡晋红主任关于医院药学与IT技术的应用。另外,医院药学有两个论坛,一个是医院药学实践与发展论坛,另一个是医院药学沟通与咨询论坛。

    每个论坛有四位报告人,分别是:医院药学的未来(北京协和医院的梅丹)、药品的社会特性及药事工作的价值(南京军区第454医院陆瑜)、抗震救灾应急药品保障探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汤韧)、医院药师岗位技术大练兵初探(北京宣武医院贾丹);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医院药学管理(河北省人民医院张淑慧)、医院药剂科调剂服务的投诉处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张晓乐)、现代临床药学信息沟通渠道的建立(长海医院杨樟卫)、浅谈药学服务中的沟通技巧(北京天坛医院韩容)。

    这次年会有一个新药研制政策与实践高峰论坛,很有点意思,10余位跨国制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参加由中国药学会主办的2008新药研发政策与实践国际高峰论坛中外制药企业高级对话会。此次对话围绕一个主题:中外制药企业能否联合进行同步研发。还有不少专业性很强的报告(药剂、制药工程、药物分析、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药物化学、老年药学、应用药理、中药和天然药物、海洋药物、药学史、军事药学、药物流行病学、抗生素、药物经济学等等。

      感谢论坛贵宾“朋友”提供上述介绍,会议期间她们要跑多个会场,非常繁忙,辛苦了!
       


    此次会议的相关报道见今天健康报,内容如下。


    第一篇:全球同步研发:梦想还是现实?
        10月17日,包括施贵宝、礼来等公司在内的 10余位跨国制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来到河北省石家庄市,参加由中国药学会主办的2008新药研发政策与实践国际高峰论坛中外制药企业高级对话会。据会议主持人、该学会医药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宋瑞霖介绍,中外制药企业家高层对话在国内是第一次。此次对话围绕一个主题:中外制药企业能否联合进行同步研发。

      有益于整合资源

      浙江新昌制药公司李春波认为,发达国家在新药研发上有义务也有责任扶植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希望能够在中国进行同步临床试验,以发达国家规范的临床数据为依据。中国企业在掌握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希望一些新的药物能拿到发达国家做临床试验,这是对等的。

      美方代表提出,新药研发成本大幅上升,在美国开发一种新的化学药物要花10亿美元以上,而且每次研究20种的新药,最后只有一种可能真正投放到市场上,这是上世纪90年代收集的数据,现在研发成本更高。为什么要推动全球同步研发?是因为企业意识到花很多的钱做重复研究已经不现实,企业承担不起,病人也等不起,每一次研究都应该有一定的增量突破才行。

      与会美方代表提出,中国重大新药创制计划提出,要建立很多的平台,比如临床前评价、药物筛选、药代动力学等。所有这些平台都非常重要,但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整合的思维方式和理念。全球共同研发的问题就是反映了一个良好的愿望。中美企业可以更好互动,这会对临床研发阶段的药品早日上市有帮助。特别是在开发的早期,美国企业已经开始使用了生物标记等先进的技术,中国企业也需要有这种基础的设施,在这方面也许美国企业可以提供一些帮助。

      美方代表提出,全球化是一种趋势。医药创新在中国非常重要,对于保护公众健康起到重要推动作用。这与美国全球同步研发委员会所做工作相一致。该委员会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把更多的中国病人纳入到全球同步开发的临床试验工作中,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同步开发会获得好处,能使不同健康主管部门的审评和评估同时进行,还会及时提供一些回馈和反应,也能提高中国的临床研究工作者和研究机构的能力。

      监管法规是否要一致

      美方代表提出,全球共同研发,政府监管的措施和法规也不容忽视 ,监管框架的复杂性影响了创新。印度有强有力的监管法规和措施,大部分的监管规定都要求与国际标准相符。比如说印度可以批准临床多中心申请,30天就能批准,这使得印度能够在全球同步开发过程中与美国、欧洲处于同样领先的位置。

      美国全球共同研发委员会找到了在中国进行全球同步开发面临的一些障碍,比如临床试验批准时间过长,疫苗的多中心的研究需要有其他国家药品当局的批准才能在中国进行,这也是一种障碍。

      美国代表建议,可以借鉴美国、欧盟等相关部门的一些管理框架来改进或完善中国的药品管理规定,要把药品开发与药品注册的要求区别开来。

      除此以外,他们建议中国应更好地协调统一与创新相关的新观念和做法。比如让生产者与药品审评中心和药监局开展定期的沟通。还有就是要有清晰的法规框架,使本地、国外企业能够更好地进行合作研发,这些规定应该与国际相一致。

      他们认为,修订这些监管规定,不仅会给中国的药品研发带来好处,使资源能有效利用,监管部门提高效率,也会使跨国公司获益,使他们能在不同人种中进行临床试验,促进新技术发展。跨国公司能够全球协调统一,有助于缩小关于知识产权的纠纷,促进全球共同开发,使患者能更早获得创新疗法和药物。

      中国的法规要求,国外企业的新药必须要做多中心临床后才能到中国来做临床试验,否则在中国就不能注册试验。但是按照这样的规定执行,这些企业如果在欧美进行试验,虽然试验的手段非常好,但是会使跨国企业等待很多时日。于是有的企业就把在韩国、泰国等中国周边的国家进行的试验合起来,比起在欧美的试验水平差很多,但是能满足中国的注册要求,只等五六个月就行。这说明在监管方面还是需要探讨和交流。

      上海复兴医药集团公司总经理陈启宇则认为, 任何一个国家的法规体系都在不断完善,欧美的监管体系有可取之处,但是中国不能完全按照欧美现有的监管体系去做。虽然欧美国家用很长时间形成这些体系,有更严格的监管措施,是最先进的。但是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证明了看上去非常先进的体系,实际上也存在一些风险和漏洞。

      他认为,我们国家过去对创新药监管积累的经验不多,原有的药品监管法规体系,对仿制药监管可能更为完善一些,经验更丰富。对于创新药全球同步研发,肯定要逐渐学习,而且肯定最终形成一个中国特色的体系,能够逐渐与全球的新药创新体系接轨,也使中国的新药研发体系和全球体系能接轨。

      中方代表认为,在推进全球同步研发过程中,跨国制药企业应该有耐心和持续投入,和中国一起进步,跟中国的企业、监管部门一起完善和发展。也希望跨国制药企业帮中国制药行业良性发展,其中也包括把更多创新药投放到中国。

      合作基于科学和标准

      美方代表说,美国企业很关心全球同步研发的问题,可以和中国企业相互借鉴各自的专长,开展交流合作,达成一致的意向。但前提是,所有的合作应该是基于科学的标准。

      他们认为,科学是根本,科学推动各方面的进步,包括监管制度的进步。其实任何一个国家的监管机构都会有问题,都会有矛盾。

      审视跨国公司的临床一期、临床二期试验,他们自信有非常严格的临床试验控制制度,所以产生严重不良影响、严重不良反应的病人很少。相反,如果监管制度滞后,使新药不能够尽快投放市场,病人无法获得药物,病人的损失会更大。

      美方代表认为,其实监管流程也应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应该与时俱进。永远不可能有这么一天全世界都采纳一模一样的监管制度。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监管制度总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也很必要,但是大家对科学的理解却应该是一致的。所以他们希望促进全球同步研发,各个国家的监管制度能够协调能够互相借鉴。

      默沙东公司代表李自立认为, 从与中国企业的对话中,更多地看到了中国企业的进步。大家希望跨国企业公布研发数据和信息,这让人感受到中国企业在科学背后的独立。中国已经在硬件上投入很多了,缺的就是一座桥梁,一座与世界能够完全接轨的桥。这座桥梁就是规范和人才,这两条对于药业的发展比硬件的投入要艰难得多,痛苦得多,也需要花很多的精力。

      他说,美国代表团想把全球同步研发的理念带到中国,是一种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挑战。他感到中国企业在临床研发的科学思考上,在设计上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内容并不多。外国企业期望把最好的临床试验带到中国,但是最大挑战就是在实践上,因为全球同步开发,并不能等着所有的国家水平一致后再开展。

      需要统一的市场

      美方代表认为,中国企业想到美国市场去,美国要到中国市场去,这是共同的目标。但是,现实并不是很乐观。去年有一项有关美国制药公司在中国投资数目的调查,结果显示,这些企业在中国的投资相当大,但是与这些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投入相比,份额占很小一部分。他们的愿望是增加10倍到中国来投资,那为什么还没有到达这一程度呢?大家都知道,30年前世界上在药物研发等方面欧洲是最强的,美国是次要的。但是后来欧洲越来越弱,美国越来越强,原因是欧洲在药品定价方面越来越严了,美国则比较自由。中国会是何种情况,要看中国的政策。

      另一方面,美国是一个统一的市场,为什么中国有那么多药厂,大家普遍反映这些企业是低水平重复,原因在于中国的地方保护主义。比如石家庄要保护自己的公司,湖北也要保护自己的企业,四川要保护四川的企业,结果导致药厂太多。在美国,纽约不会保护纽约的公司,新泽西州不会保护新泽西州的公司,他们都要在同一个市场竞争。

    第二篇:在10月17~20日召开的2008中国药学会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和新药研制政策与实践高峰论坛上, 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围绕创制新药等主题阐述了各自的看法。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药学会理事长桑国卫院士:新药创制是重大战略举措

    医药体系创新有三大目标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已经启 动。这一专项提出,立足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两大重大需求:一是有效防治重大疾病,有力保障人民健康;此外,要带动制药产业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模式。

      这一专项提出今后医药体系创新的目标是:

      ——针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研制疗效好、副作用小、价格便宜的药品,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基本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和医疗需求。

      ——重点依托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技术产业优势区域,构筑国家药物创新技术体系;培养高水平专业人才队伍,为创新药物研究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探索并建立符合我国国情、行之有效的创新药物研制的新模式和新机制。

      国家投入加大

      培育和发展新药研发能力,形成国家新药创新体制,应当成为我国医药产业政策的重要内容。

      “九五”期间,国家投入1.8亿元,带动地方投入6亿元,获得1个一类新药;“十五”期间,投入8.5亿元,带动地方投入26亿元,获得15个一类新药。

      专项“十一五”实施计划和2008年度实施计划已于今年8月28日举行的“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总体组第二次会议上通过。目前,该专项课题申报已有两批。

      重点发展人源化治疗抗体药物

      “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提出的医药体系创新有三个定位:

      ——传承中医药优势和特色,加速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使我国创新中药研究居于国际领先水平。

      ——重点发展人源化治疗抗体等生物技术药物,力争在生物技术药研究领域取得多点突破,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另外,要探索药物创新的新模式,开拓创新、全面赶超,全力推进化学药研究开发实现跨越发展,使化学药研究开发的综合能力和水平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2020年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2008~2010年是创新转型阶段:基本形成国家药物创新体系;2011~2015年是快速增长阶段:新药研发的主要技术规范基本实现与国际接轨,研发水平显著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缩小;到2016~2020年为跨越发展阶段:新药研究开发的综合能力和水平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完成100个创新药物临床前研究

      专项的重点任务是:创新药物研究开发,药物大品种技术改造,创新药物研究开发技术平台建设,企业新药孵化基地建设,新药研究开发关键技术研究。

      其中,创新药物研究开发主要针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精神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耐药性病原菌感染、肺结核、病毒感染性疾病等10类(种)重大疾病,自主研制一批化学药物、现代中药和生物技术新药。

      这一专项对新药临床前研究目标是完成100个创新药物的临床前研究,2010年底之前能够向SFDA提出临床研究申请或获得临床研究批件。针对10类(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对候选药物开展新颖性、有效性、安全性评估等临床前研究工作。选择具有专利、成药性好、可产业化的课题进入临床研究。

      药物大品种技术改造

      专项提出了药物大品种概念。药物大品种主要为了保障基本医疗保障的需求, 满足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的需要,对医药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大产品,选择市场需求量大、市场占有率高或增长潜力大、附加值高、对治疗疾病具有确切疗效的药物大品种,开展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和优化生产工艺等研究,提高10个药物大品种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标准,培育出符合社会需求的药物大品种和品牌产品。

      大品种既包括化学药物,也有中药,还会选择5~8个临床效果可靠、市场需求量大的生物技术药物品种。并且会选择非专利药物大品种,将选择5~8种作用显著、市场需求大、我国急需的品种,对其有效性及安全性、质量控制及生产工艺等进行深入研究。对国内需求量大的品种,将重点解决国产或国内生产量不足的问题。对国际市场份额大的品种,重点解决国产化及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临床短缺急需的治疗药物,如抗病毒和抗耐药菌类药物的研究首先要避免知识产权纠纷。对具有出口创汇前景的药物,则重点改进生产技术,解决尚存的环境污染问题。

    第三篇:中国药学会医药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宋瑞霖:

    我国医药产业政策尚不成熟

    所谓产业政策,是不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为扶植某个产业而制定的特殊政策。最近美国政府出台救市方案说明发达国家也要有产业政策。如果对一个产业没有明确的定位,整个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就没有方向,好的产业政策能够引导一个产业健康发展。中国目前已经感受到医药市场竞争的国际化,国外制药企业也在成为中国制药行业的一分子,他们带来了技术,也分割了中国的市场。中国企业面临挑战和机会。

      医药产业政策面临挑战

      一是始终没有成熟的产业政策。产业结构不合理,医疗卫生体制不顺,以及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我国目还没有完全建立起全民医疗保障制度,使得医药产业始终没有明确发展方向。

      二是药物创新体系不健全,自主创新能力不够。中国医药企业和产品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仿制药水平不高。外资企业认为他们的原研药经常在价格上受到压制,国内企业认为外企的原研药是超国民待遇,因为在中国存在着两种价格体系。其实在矛盾的背后,我们会发现,中国的仿制药水平还没有和原研药的标准完全一致,我们自身的最大挑战是只模仿了标准,而没有完全做到模仿到产品。

      国家要资助基础研究

      中国药学会医药政策研究中心的研究认为,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是最重要的和有利的医药产业政策。

      完善的医药产业政策首先要解决以药养医的机制,“取消以药养医机制不是纯粹的战术问题,而是国家战略问题。所以,最近国家医改方案在征求意见,人们再次呼吁改变以药养医的机制。”

      新药研发以企业为主体,但是反对将所有的新药基础研发放到企业。因为新药的基础性研究风险非常高,这个风险不应只让企业承担。中科院药物所不应当和企业研究同样的课题,国家应当鼓励专业科研机构、大学做基础研究,由企业做临床、做商品的转化,所以国家要成为资助者,国家与企业要共同投入,建立一个国家药物创新基金,在不增加企业负担的前提下让创新药成为国家专项,这个专项不是三年也不是九年,而是一个长期的产业政策或者说是一项产业战略。

      低投入高收益不现实

      世界上较大的制药企业,其销售收入和研发投入的曲线是一致的。当中国4000多家药厂的产值和一个辉瑞差不多的时候,应当回过头来思索没有高投入怎么会有高收益。国人希望低投入高收益,但是这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需要冷静分析中国制药行业未来面临的抉择。

      现在相当多的外资企业将他们的研发中心放到了中国,有相当多的企业特别将他们的CRO放到了中国。因为中国的研发成本,特别是临床成本大大低于美国,所有的市场都是互补的。中国有非常好的临床基地,有非常便宜的人力资源,中国需要的是国外高新的设计和思维,所以中国的企业也应当走出去,将新药研发基地向海外推进,在国外建研发中心;与国外科研机构成为合作伙伴;与国外科研机构达成开发协议。目的是借助外脑,这对于中国的制药产业和国际化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药品:要廉价还是要安全?

      现在所有企业都面临药品价格压力。在医疗费用上涨的压力下,首先考虑压低药品的价格,这是最简单的工作,也是成本最低的工作,但是它的后果是复杂的。在某些情况下,政府定价越多,不见得市场管理得越好;对于政府已经明确定价的产品,不应该再通过另一种形式否认政府已经制定的价格。对政府指导价格的药品或者是市场调节价的药品,应当通过购买者购买的招标方式,而不是第三方或第四方招标的方式,通过谈判确定价格,当然谈判的双方博弈一定是在合理的情况下形成最优的价格。国家要明确首先考虑的是廉价还是药品的安全?

      降药价不能降低医疗费用

      经过几年的努力,中国的药品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已经从过去的56%降到了44%,但是医疗总费用依然是“高昂着头”,这说明单纯靠降价解决不了费用上升问题。西方发达国家的药品费用在整个卫生总费用中的比例,欧洲国家最高的是23%。我们真正要压低的是整个药品在卫生总费用中的比例,而不是单纯压低一个药品的价格。否则的话,永远解决不了看病贵、看病难问题。药品降价并不能够真正实现降低费用,但一定会降低企业承担新药研发和产业发展的风险承受能力。如果我们不能够提升医生的收入,那么我们国家的医疗水平就不会有真正提高;如果不能容忍药厂有合理的利润,那么中国的新药研发就无从谈起。所以制定药价的时候不是单纯靠成本价格,更要关注产品的价值。价格应当是价值的体现,而不仅仅是市场需求的体现。

    第四篇:医改 赋予药物经济学新使命

       10月19日,中国药学会的第16个专业委员会——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石家庄市召开。

      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委员会的诞生,而可能预示着一种观念的转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药学会理事长桑国卫院士说:“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正当其时。”

      一种观念的转变

      药物经济学一直以来在国内很大程度上仅限于理论研究和探讨,而不久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征求意见稿)》推出后,赋予了它新的内涵。

      药物经济学仅仅作为一个概念显得如此抽象,好像是那些专家学者们研究讨论的事情,而离我们普通百姓的生活很遥远。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中的一些原则规定,却让人们看到了它可能带来的实际好处。

      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中说:“合理调整政府定价范围,改进药品定价方法,利用价格杠杆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促进国家基本药物的生产和使用。对新药和专利药品逐步实行上市前药物经济性评价制度。”

      社会对药价是敏感的,于是“药物经济学评价”便一下子进入关注医改的人们的视野。这也就是桑国卫之所以说“正当其时”的原因所在。

      桑国卫说,正如当前的金融风暴改变了很多人们对西方金融体制以及保障制度的看法一样,对药物经济学的看法和观念也在发生着转变。

      而这种转变,是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悄然发生的:医改道路艰辛,大家在思索和探求多方多面的支持时,药物经济学给了人们一种更多的选择,而且是一种科学的选择。

      不片面追求节约

      20世纪70年代,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问题困扰着美国,于是药物经济学便在这个国度应运而生,并在上世纪90年代药品费用飞速上涨的现实中得到了长足发展。

      20世纪末,药物经济学概念被引入中国。但在我国医疗资源配置也面临问题需要解决时,却并未“大显身手”。

      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顾海说,障碍很多:

      ——我国新药上市,并未要求提交药物经济学的证据。

      ——医保目录药品的筛选主要考虑药品的价格,很少参照药物经济学的指标。

      ——医药卫生政策的决策,没有参考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价结论的明确规定。

      ——没有对应用药物经济学做强制规定,企业重视程度不够。

      药物经济学究竟有什么用呢?或者说能在哪些方面起作用呢?

      抛开学术繁杂的概念,通俗理解就是:研究投入与产出效益关系的一门科学,而这个“效益”指的是“健康效益”。

      解放军第306医院药学部主任吴久鸿说,药物经济学在如何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思考中应运而生。近几年,我国药品生产和消费增长迅速,增长率已经超过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2007年国家GDP增长率是9%,而同期药品销售额增长高达26%。与此同时,药品生产与使用存在着结构性问题,如抗生素、生物制品、维生素以及辅助用药和中药注射剂用量较大。社会上对看病难、看病贵的批评不绝于耳。

      如何改变这种矛盾状况?药物经济学能为解决这些矛盾提供重要的分析手段,并在发展医药产业、形成合理价格机制、制定医保目录、促进合理用药以及建立国家医药卫生药物政策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而这一切都与当前进行的医改密不可分。“药物经济学不是片面追求药物资源的最大节约,而是确保药物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以实现健康状况的最大改善。”吴久鸿说。

      一部指南的期待

      与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中“药物经济学评价”相对应的是,在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成立的同时,一部《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的修订工作也纳入日程,并作为该专业委员会成立后的主要工作之一。

      药物经济学要想由一种理论到实践,指南是一座“桥梁”。而指南的制定与推广,也意味着药物经济学评价制度由学术层面上升到了行政层面。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善联说:“我们现在做的指南还只是技术性的,要进一步推动还是得靠行政方面的力量。”

      该指南曾一度历经磨难。2006年,在ISPOR第二届亚太会议上,《中国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初稿公布,被业界称为“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专家意见是“太繁琐”,而企业更是认为“不是太成熟——方法虽然科学,但做的人太少,没有能力配套。” 在多方因素影响之下,2007年之后,指南初稿的推动陷入了停滞。

      而作为亚洲国家中第一个着手制定国家强制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的国家,韩国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到2007年,是初步实施阶段。而从2008年起,韩国已经开始强制实施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

      桑国卫提醒国内的药物经济学研究者说,中国开展药物经济学,不要脱离中国国情,不符合国情的药物经济学是行不通的。


    第五篇:石药集团董事长蔡东晨:

    药企研发要走出困境




      企业遇到四个阻力

      ——中国医药行业竞争激烈,低水平的重复多。药品生产企业有4682家,医药批发企业1.3万家,药品的零受商业企业34.1万家。但是优质的研发资源和优质的医疗资源过分分散。

      ——国内制药企业终端资源薄弱,品牌效应小。

      ——国内制药企业的政策参与性差,处于从属地位,没有话语权。比如说国产新药进入医保目录难, 原研药单独定价,国企在招标、采购的发言权与进口产品转移利润模式相应的定价权方面都处于弱势。再就是国内企业已经形成低水平重复竞争,企业药物创新政策的支持不到位。

      ——国内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弱,在经营管理和质量管理方面,资金和规模优势方面,在产品研发能力及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以及全球性的资源配置能力方面都有薄弱环节。

      另外, 目前医药政策遗留问题没有解决,比如一类新药不赚钱,劣质药充斥市场,外资企业超国民待遇,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现象严重。

      企业承担创新主体责任要有策略

      国家的有关科学发展规划提出要以企业为研发主体。让大企业盈利,市场导向好,才有可能加大研发投入,才能吸引人才。同时不能盲目照抄,而是追求国内国外资源协调,追求全球化资源配置。要重视引进外国专家资源,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中国医药企业发展了,才有钱做研发,但要同时谋划发展与研发互动,不做研发也无法发展。发展离不开市场。一是发展国内市场;另一方面是要积极参与做市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避免再形成外资企业产品不合理定价、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等局面。同时要积极与跨国公司在国内市场合作。

      面对国际市场,一方面要积极参与,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知识产权保护,利用国外代理商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另外,要用多种形式与国内科研院所开展合作,从科研院所引进半成熟的产品。企业也可参与到创新药物的早期立项及研发中,与科研院所、院校进行合作研发。在科研院校建立联合试验体,加强人才培养。建立以企业为主题的长期稳定的产学研联盟,从五个方面建立新药研发基金,筛选符合企业研究方向的项目。石药集团近年来尝试建立产学研联盟, 建立了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资产为纽带的长期稳固的科学运行机制,联合国内新药研发实力最强的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机构,形成了创新药物研发联盟。

      建议国内企业积极参与到国际研发链中去,学习发达国家制药企业新药研发经验,通过承担部分研发任务,提高自身研发实力,与国际新药研发接轨。通过合作开发,参与国际市场的分配。目前石药集团已申请发明专利90项,专利成功实现跟美国和韩国的市场许可转让,实现国内知识产权的一些突破,与美国的实验室共同建立合作公司,开展先进的生物制药工厂。

      国家应进一步规范市场,提高质量和技术准入标准,加强药品安全管理,逐步与国际接轨。以市场为主体,对企业创新药物予以医保、招标和政府采购方面的政策支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补贴。在市场化机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保持对基础研究的补贴。

      应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合理规划,通过财税政策鼓励资源共享;国家应支持国际合作,鼓励国内企业技术创新。此外,国家应规划新产品孵化基地,促进产学研之间、企业之间进行技术对接及合作。
    临床药师网,伴你一起成长!微信公众号:clinphar2007
  • TA的每日心情

    4 天前
  • 临药之~ 发表于 2008-10-21 13: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 朋友

    即时有效的信息获取,也是临床药师更好为临床服务必备的能力要求之一。
    希望临床药师们好好关注临床药师论坛为大伙提供的平台。
    临床药师网,伴你一起成长!微信公众号:clinphar2007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双人水木 发表于 2008-10-21 22:3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参加的是医院药学分会场。有论文集。
    临床药师网,伴你一起成长!微信公众号:clinphar2007

    该用户从未签到

    深谷幽兰 发表于 2008-10-23 05: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渴临发提供中国药学年会会议信息,感谢论坛贵宾朋友提供!
    我本定好参加此会,但因临时有个更重要的会议与此会时间冲突,不得不放弃,深感遗憾。可很想获取一份资料,请问如何获得会议资料?
    临床药师网,伴你一起成长!微信公众号:clinphar2007

    该用户从未签到

    深谷幽兰 发表于 2008-10-23 05:4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文集是书还是光盘?如是光盘能发给我吗?谢谢!
    临床药师网,伴你一起成长!微信公众号:clinphar200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禁止发布任何可能侵犯版权的内容,否则将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侵权后果。
    2、请认真发帖,禁止回复纯表情,纯数字等无意义的内容!
    3、提倡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抵制低俗不良违法有害信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