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21-3-23 16:35 |
---|
|
临床药师网(linyao.net)免责声明
禁止发布任何可能侵犯版权的内容,否则将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侵权后果;提倡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抵制低俗不良违法有害信息。
北京青年报:新医改方案当设定约束性硬指标
2008年10月15日 09:57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表评论
千呼万唤终露脸——昨日,《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由发改委网站全文公布,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一个月。
看病难、看病贵、普通群众看不起病,已是积累多年的社会焦点难题。自上届中央政府施政中期始,基于构建和谐社会之必需,温总理多次强调“一定要让广大群众看得起病”,引发“旧医改”成败得失大争论,最终形成医改必须重起炉灶之社会共识。然,要纠正历史形成的“泛市场化旧医改之过”,出台“新医改”方案,涉及面及利益取舍太复杂、太艰难。故,尽管新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一再难产,社会各界还是非常体谅政府。
保障全体民众享有基本医保事关大民生,乃现代政府天职之一,无论如何,这一回“新医改”一定得“真改”,改成让全体民众基本满意。
作为近年多次撰文呼吁尽快化解医卫需求矛盾的新闻从业人员,我全文通读了“征求意见稿”,结合医卫供需矛盾之现状,谈点读后感:
“征求意见稿”内容较为笼统,即如医卫界的专业人士,阅读后也较难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新医改”所设定的总目标实现时间是2020年。长达12年的时间,理应划出几个时间段,明确规定每个阶段务必达到的子目标,否则,对眼下最缺钱看病的那部分困难群众而言,依然远水难解近渴。阶段性子目标不明确,社会各界包括舆论对“新医改”效果之评价就无从谈起。
“新医改”涉及“医、药、卫”三大块,每块又有若干项子任务——政府替百姓想的较周全没错,只是,民众对享有普遍公共医卫服务的念想是分轻重缓急的。当前,或“新医改”的第一阶段——譬如说到本届政府施政期满前的2012年内,人人享有低标准的基本医保最显迫切。
中国之大,发展程度千差万别,国家财力这些年虽说年年呈百分之二三十的高增长,但要花钱的地方也多,包括急需偿还的“民生欠账”更多,低标准而普惠的基本医保是最现实也最得民心的选择。先解决人人享有的公平难题,再依赖经济发展逐步提升保障标准。
人人享有低标准医保需多少国库银两,不妨算笔账。首先,“人人”并非指13亿人,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员工(含离退休人员)已可除外,对集体企业、部分民企和外企员工,以及已施行农村“新合作医疗”的部分农民来说,是个提高大病报销比例、小病也能适当报销部分费用的问题。目前看病全无保障的民众,大约有4亿或3.5亿。就按4亿人算,假如国家为每人每年出资700元,其中500元打入个人账户,供其看小病(超出部分自负),剩余200元用于对该群体大病患者“大病医保”统筹使用,国家一年须支出约2800亿元,只相当于2007年中央财政总收入的5%。而这2800亿元也无须中央财政独挑,地方各级财政事实上也可以分担不少。因此,先实行最低标准的医保全覆盖,不但道义上必要,情理上迫切,财力上也不存在支付困难。
“征求意见稿”强调要“建立公共医卫服务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机制”,这是一个大亮点——认识到基本医卫服务的公共属性具有“拨乱反正”的意义。问题在于,每年、每个阶段该投入多少,直接关乎“新医改”的实际惠民效果和程度。关于政府投入,“征求意见稿”提出“政府卫生投入增幅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这个说法过于笼统和模糊,何谓“经常性财政支出”——除了政府自身谁也解释不了!可见,“新医改”方案务须对政府投入实行“硬约束”,以年为单位明确投入比例及资金来自政府预算的哪个具体课目项。最后,于政府责任在“新医改”中之体现,还须确定明确的监督方,各级人大监督和舆论监督必须引入其中。 (鲁宁)
【编辑:王赛特】
北大教授炮轰新医改
http://news.ins.com.cn 2008-10-15 08:59:02 来源:东方网
专家批评医改新方案有假大空之嫌,无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突出矛盾
昨日,发改委和卫生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再次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一些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发改委公布的医改征求意见稿只是提出了一个原则性、方向性的方案,许多细节都还有待在一个一个领域中不断加以深化,为此建议发改委应该举行听证会,征求各方对医改的意见。还有专家则对《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昨日,发改委和卫生部联合发布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再次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一些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发改委公布的医改征求意见稿只是提出了一个原则性方向性的方案,许多细节都还有待在一个一个领域中不断加以深化,为此建议发改委应该举行听证会,征求各方对医改的意见。还有专家则对《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重点不突出 前后矛盾
著名医改专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李玲指出,医改的根本目的是要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征求意见稿》提出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等,这扭转了过去改革中出现的政策不配套局面,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不过,也有多个曾参与不同版本医改方案起草的专家对征求意见稿提出了措辞严厉的批评。
“这是一篇态度不明确、重点不突出、前后矛盾的八股文。”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卫生经济与管理学系主任、北大医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国恩就征求意见稿向本报记者表示,《征求意见稿》为了平衡各方的不同意见,把不同机构的医改版本中某些截然相反的意见全都涵盖在内,“既要政府主导也要市场化、既要‘补供方’也要‘补需方’,而很多方面其实是不可能并存的。”
刘国恩以医疗服务为例,“医疗服务之前出了很多问题,《征求意见稿》也提到了,但就是不敢说,因为这是人为定价造成了医疗制度和医疗行为的扭曲。”刘国恩说,作为一个改革的指导意见,应该态度明确地突出几个核心原则,而他在《征求意见稿》中看到的大都是类似“建立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正确处理政府、卫生机构、医药企业、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等说了多少年的套话,而没有体现出如何解决当务之急的 “看病难”“看病贵”等突出矛盾。
公益与市场谁主导很模糊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医学社会学研究中心景军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发改委公布的医改革征求意见稿只不过是提出的一个原则性方向性的意见,里面有许多细节都必须在一个一个领域中不断加以深化,如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医疗配置不合理如何解决,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如何解决,药品流通市场不规范等等,这些目前还没有一个具体的细节。
景军认为,从《征求意见稿》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医疗卫生制度将重点放在公益性上,即突出公益性的原则,但同时也指出要坚持公平与效益的统一,主张由政府主导,并发挥市场机制的参与,这是文件最大的亮点。
“但说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在世界上连发达国家都还没有解决这一问题。”景军认为,我国目前的现实问题是,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是顾及公平还是顾及效率。他表示,这种主张公益性的宏图,在中国目前的卫生服务情况下是否可以接受仍是一个问题,因为目前有许多医疗卫生机构在经营卫生服务时都更看重市场效益,一旦把公益作为主要目标,势必就要降低收费标准,而这一现状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景军认为,发改委应该举行听证会,而不是简简单单地采用征求意见的方式,否则一旦推出后遭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阻力,就会变成一纸空文。
看病贵、看病难无解决细则
对于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景军说,发改委的征求意见中确实还没有看到解决的具体细则。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认为,对于看病贵,新医改的措施大体上有三大思路:第一,采取一些行政整顿措施,强行控制医药价格的上涨;第二,改革医疗机构,恢复公立医疗机构的主导性,强化其社会公益性,迫使它们不追求收入最大化;第三,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医疗卫生服务的第三方购买机制,从而在控制医疗服务上涨的同时,引导医疗机构走向社会公益性。
顾昕认为,第一条思路是治标不治本,有时连标都治不了。第二条思路是重要的,但若单纯加强对公立医疗机构的行政控制,可能削弱市场竞争,那么原本就没有真正市场化的医疗服务业就会退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为此,顾昕认为,只有设法让民众的大部分医疗费用由第三方,也就是医保机构来支付,才是破解“看病贵”的唯一良方。
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华东医药集团公司董事长李邦良告诉本报记者,意见稿的措施中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医院投入的问题,即谁来养活医院。以前我们是靠药品差价来养活医院,草案提到落实公立医院政府补助政策,逐步加大政府投入,主要用于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这些问题既需要制定细则来规范,更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时间表。
作为医药行业的代表,李邦良认为,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操作起来其实难度很大,和我国的药品生产现状并不相符,因为我国的医药企业集中度不高,生产相对分散,所以要落实定点生产和定点采购操作起来很难。 |
|